江苏省如何借鉴硅谷经验打造全球产业科创中心

2019-12-20 12:04
新营销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态圈科技型硅谷

(东南大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201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政策意见,并将之作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江苏省作为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省份之一,曾连续8年位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省份排名榜首,在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基础。2017年,江苏省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企业研发人员总量、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等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的产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7%和3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7%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4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

硅谷作为典型的全球科创中心,其形成历史和发展经验能够为江苏省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从区域、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根据硅谷的发展经验,为江苏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建议。

一、区域层面: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圈

格雷格·霍洛维茨在《硅谷生态圈》中将硅谷比喻为一个多元的、生机勃勃的雨林式生态圈,半导体、集成电路、软件和互联网产业,或者说仙童、英特尔、微软、苹果都只是适宜生长在这个生态圈的“杂草”。我们学习硅谷的经验法则,并不是去复制这些“杂草”,而是创建一片肥沃的土壤,至于这片土壤上长出的“杂草”,不必和硅谷的一模一样。江苏省要打造硅谷式的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在于创造出一块有利于创新的区域环境,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江苏省在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圈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在引进人才、平台支撑、政策支持方面,营造出了宽松自由的创新创业环境。但与硅谷这样的世界级创新生态圈相比,江苏省的创新生态圈还存在不够成熟、不够高端的问题。一个区域创新环境是否足够有吸引力,不是资金的保障和政府的支持,最主要的是人才的供应。江苏省虽然不乏高等院校和科研平台,但真正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的人才供应基地却几乎没有,一流人才和一流大学的匮乏是江苏创新生态圈升级的最大障碍。因此,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应着力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计划。一方面,继续从全球范围内引进顶尖人才,尤其是在优势产业领域的国际精英;另一方面,要加强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保障和人才供应。

硅谷创新生态圈不仅仅只是一群充满创新活力的小企业,一所以研究为主的斯坦福大学,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一批恰逢其时的风险投资等元素的糅合形成的“综合反应”。这些元素确实是硅谷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因”,但这些基因的简单复制并不能克隆出一个硅谷。硅谷生态圈的生命力在于它长期培育的硅谷文化,这一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求新求异、自由竞争、敢于冒险、容忍失败。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稳重的观念是不利于中国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江苏省应关注区域中创新文化的培养,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积极创业,提倡个性,认可冒险精神,允许创业失败。当然,创新文化的培养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摒弃,而是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对待“异类”,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在探索和借鉴中形成本土创新文化。

二、产业层面: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互惠机制

从产业层面来看,硅谷的形成得益于产业集群带来的诸多效益。不可否认,半导体、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给硅谷初创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的集群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于此,得以共享和最大化利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也分散了创业风险。但更重要的是,硅谷的产业集群使大中小企业得以分工协作,这种分工协作不仅提高了专业化程度,也增大了创新创业的可能性。硅谷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互惠配合,形成的创业“引擎”。那些站在科技前沿的大企业往往会比中小企业更能发现技术机会和商业机会,但大企业在已有专业领域前提下,很难再集中资源和能力投入到另一个新领域。也就是说,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在开发新领域中存在不专注和不精准的问题,但大企业往往是那些未开发商机的存储库。事实上,硅谷每年孵化出的新兴产业和成千上万的创业公司,很大一部分是仙童、微软等大企业的分离和衍生,或者至少是来源这些大企业产生的商业机会。

江苏省的优势在于,在工程机械、电子科技、能源、光纤、医药制造等传统制造业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培育了徐工集团、中天科技、天合光能、亨通、恒瑞等产业内龙头企业。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中,如果能够抓住重大技术机会,提高内部研发能力,或许能够成为江苏省区域创新的重要母体,迸发出大量的创业机会。目前,江苏省传统产业正在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在转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要注重对新兴技术的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制造、生产工艺的优化,甚至商业模式的变革,苏宁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新材料、新能源等的创新利用,提高产品性能,甚至催生新的产业。如新能源与传统汽车制造的结合,产生了新能源汽车产业。

此外,在新兴技术领域,江苏省也拥有众多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更专注于新市场,也更愿意冒险,但缺少资金支持和科研能力。中小企业要想发展,要学会利用外部力量。小企业可以围绕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承接其技术外溢,利用大企业研发力量产生的技术创新成果寻觅商机。政府、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也应积极扶持那些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小企业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高科技企业。

三、企业层面:企业建设和市场建设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摩尔认为,硅谷的诞生事实上是一群科学家通过探索有效的企业建设和市场建设活动,引发了技术机遇规模和性质变化的渐进过程。从企业层面来看,硅谷形成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仙童、英特尔等核心企业以正确的方式回应了正确的时机。

(一)识别、创造并抓住机会

在一个技术环境优越的时代,一项通用技术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最关键的便是识别、创造和抓住市场机会。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后来爆发出的惊人的市场机会令仙童公司和英特尔都感到震惊,尽管他们也没有料到半导体产品在计算机市场的爆炸性需求,但二者显然都成功地识别、创造并抓住了市场机会。当今,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通信、纳米材料等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重大通用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展现的市场机会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企业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识别新兴技术潜在的市场机会,更要主动地创造市场机会,将技术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硬产品,让飘在空中的技术真正落地。

创造一个市场机会,除了开发产品,企业还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市场建设。仙童公司开发出集成电路后,并没有立刻受到市场的追捧,反而是遭到冷遇。若不是仙童公司大胆地以低于成本价进行市场开拓,这一如今改变世界的发明也许已被市场打入冷宫。因此,回应一个技术机会的不仅是企业的技术转移,还要配合适当的营销策略等市场活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市场没被唤醒。当企业对新开发产品有足够的信心时,更要有魄力和毅力去积极地开垦市场。

(二)限制竞争范围

对于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即使是一家经营管理能力极强的企业,也不可能站在所有领先技术的最顶端。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个通用技术,一家企业不可能包揽这个技术带来的所有市场机会。企业的分离和衍生在所难免。但企业限制竞争的范围,将部分业务分离出去,并不是不利的。当初仙童公司几乎拥有半导体行业的所有领先技术,但对它而言,分离出一些产品和技术反而更有效率。英特尔虽然有能力做整机,却果断选择专注于最有竞争力的芯片市场,而将主板、设备等留给其他制造商。这种集中资源的战略不仅使英特尔专注于芯片的研发和制造,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也使其他互补技术能够得到最优化,形成了一个垂直专业化的产业链,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创新水平的提高。

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没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不断地进行多元化扩张。这种盲目和急功近利地多元化容易使企业分散精力,无心专营核心业务,从而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江苏省目前拥有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链、智能电气产业链、高性能合金产业链等多条优势产业链。对于这些优势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要学会选择核心业务领域,抛弃不擅长业务,或没有创新前景的技术,将部分业务分离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互补技术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垂直专业化,从而增强江苏省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培养科技型企业家

在硅谷的早期创建中,企业建设起到了核心作用。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最核心的是科技型企业家的演变和增生。硅谷著名的“天才八叛徒”几乎全是物理学和数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对新兴技术敏锐的洞察力,一旦他们掌握了企业运作的规律,走上创业的道路,那么这些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转变的创业者就会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甚至一个地区的核心资源。

江苏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中心,不乏一批有科学技术背景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对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缺乏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有必要建设科技型企业家培训中心,着重培养有技术能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成长为既有技术洞察力又有商业能力的领军型人才。此外,也可以效仿仙童大学,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开设内部精英教育,为企业未来发展培育“两面型”人才。苏宁企业于2011年创立了苏宁大学,可以说是江苏省企业开设大学的一个尝试。

(四)科技型企业的内部管理

科技型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与一般性企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对于科技型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如果掌握了一项核心技术,往往能获得很高的附加值,取得明显的市场份额,并得到快速增长。因此,企业往往会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上,这也使研发部门成为科技型企业的核心部门。科技型企业要想获得成长,必须强化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硅谷享誉全球的科技型企业,无一不是拥有一支强大的内部研发团队。其次,科技型企业的核心业务是研发出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从研究开发中获取利益。也就是说,科技型企业的科学研究是以盈利为导向的,追求的是商业目的。这就使科技型企业的内部研发区别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因此,科技型企业在对内部科研活动进行管理时,要注重其结果导向和市场导向。比如,可以通过改进研发部门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方式,引导研发人员以尽量少的信息获取特定结果,将开发可交付产品作为研究开发的首要目标。最后,对于科技型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时,要注重研发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管理。尤其是研发和制造部门的合作,可以通过人员流动、项目制方式加强二者联系,从而避免研发和制造的分歧,实现更高效的技术转移。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江苏省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其他地区发展经验,更要在自身产业结构、地区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摸索适合江苏省的科创中心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生态圈科技型硅谷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新区制造生态圈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跑步生态圈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