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

2019-12-20 15:10左小民袁晋武
商品与质量 2019年9期
关键词:墙板灌浆装配式

左小民 袁晋武

1.河南省焦作市房管局住宅开发公司 河南焦作 454150

2.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配合工作,形成系统的施工生产系统。从前期开始就要制定科学、完整的施工规划,选择有效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应提前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监管,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等目标的实现,推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继续创新,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

通常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协调搭配开展作业。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将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各类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装配。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与柱体,尽可能的使用预先装配完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拼装。

2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主要特征

2.1 节约资源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可以使用预制墙板,从而减少了对模板的依赖,而且叠合板阳台的应用能够减少木材、钢材的用量。由于减少了建筑材料的用量,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会同步减少,需要处理的废弃物也会减少,能够大大节约工程成本。

2.2 工期缩短

住宅建筑传统施工中,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还需要相应的时间在墙体上进行窗洞剔凿、副框收口等工作,而在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中,可以在进行墙板预制期间就将各类孔洞、收口工作处理完成,在墙板安装完成、结构封顶之后就可以继续开展外围封闭施工,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工艺周期,并且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可以提前为室内装饰创造条件,传统施工中外墙装修、保温、装饰灯工序需要较长时间完成,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风险,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在预制外墙、飘窗过程中就可以将保温层、装饰层预制完成,从而大大减少了住宅建筑的外部装修时间。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3.1 预制品相关重点

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对于预制品的质量要求极高,因此在预制品部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标准要求。

(1)构件身份数字化。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建设立国家标准的身份证,英文为 National Precast Concrete Id entity,简称为NPCID。通过国家标准的设立,为每个建筑构件建立统一的类别、尺寸、材料等在内的维护一个身份证PCID码,从而达到随时可以获取每件构件生产、材料、安装等全过程的详细数据,进行有效数字化管理。

(2)降低生产环节资源消耗。国家标准的身份证的建立,可以实现全产业链信息管理,促使生产及管理更为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提升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能效,大大降低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资源损耗。另外在构配件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就地集中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3.2 预制墙板安装要点

(1)灌浆技术。首先应当按照施工要求对灌浆料进行拌和,每次尽量少拌,拌合前在桶内加入适量的水,将搅拌时间控制在3min左右,而后再次加水,确保其达到均匀状态后,先静置排气而后再灌浆;其次,实际灌浆阶段应当对灌浆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出现外溢情况,确保灌浆达到充实状态,然后将实际灌浆量与预期标准对比,如果实际用量超出标准时,则证明灌浆的充实状态良好。

(2)PC板安装。首先,PC板入场之前,应当根据施工要求对支撑架进行固定,而后才能将PC板运输到施工现场指定位置上;其次,PC板安装阶段应当对安装要求进行充分掌握,并将其放置在堆放架中,通过应用顶面预留吊环对其进行吊装,为了提高后续安装质量,需要确保将PC板与预制墙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实现整体拼接;最后,在完成拼接施工后,应当对PC板位置进行校准,以分层混凝土浇筑为核心,保持浇筑高度及厚度的合理性。

(3)墙体混凝土浇筑。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前期,应当首先在底部浇筑厚度适中的水泥砂浆,当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要确保浇筑间隔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在精准把控振捣时间的基础上促使其保持均匀状态,一旦发现其表面呈现浮浆状况,要及时停止振动;其次,混凝土浇筑振捣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尽可能的避免与预埋件及钢筋等直接接触,在浇筑施工结束后,还应当对钢筋及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3.3 预制叠合板安装工序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属于最基础且最重要的技术。在安装环节,要严格遵守标准规范调整作业层与预制叠合板的空隙,在确保空隙尺度达到要求后,调整叠合板安装方向,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在安装预制吊板时,应当加强叠合板保护,控制材料损害,强化安装质量。

采用模数化吊板安装技术,提升吊装紧密度。在安装叠合板的过程中,在板底设置临时支架,增强稳固性。在完成吊装施工后,及时拆除临时支架。在安装双层结构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需求设置双层支架。在完成上一层叠合楼板结构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而后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各类建筑模式越发广泛,形成了多样性的建筑构造,其中装配式混凝土作为新兴的主要住宅建筑施工模式,在发展中仍然可以不断加强其效率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于该类建筑模式的技术加强和质量管控,可以快速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规模上的更新,通过新兴模式强化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建筑行业缔造一个更为快速且效率化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墙板灌浆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相变蓄能墙板基本构造的热工分析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定形相变墙板的制备及其调温性能研究
浅议装配式建筑轻质墙板的应用现状
小满过麦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