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2019-12-20 07:25刘渝册马志辉杨艳君刘兢郑贺英宋兆瑛刘俊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针运动性失语症

刘渝册,马志辉,杨艳君,刘兢,郑贺英,宋兆瑛,刘俊双

(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2.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河北唐山 063101;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五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运动性失语(Broca’s aphasia,BA)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失语症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语言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失[1]。疾病日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改善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同时,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针刺方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治疗运动性失语症的针刺方案中舌三针、头针是公认有效的针刺方案[2];但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方面疗效并不明显[3]。成都中医药大学李仲愚教授根据针灸理论、阴阳理论、八卦九宫理论、八阵理论创造针刺百会八阵穴有效治疗失语症[4]。本课题组应用针刺百会八阵穴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了探索其有效性及与其他针刺方案临床疗效的差异,将本法与舌三针治疗、头针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共108例,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死亡,不纳入疗效统计,实际纳入105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简单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脑卒中的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5]选择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的诊断参照北京医科大学制定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6]进行诊断,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93.8分可诊断为失语症。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风痰瘀阻型的诊断标准[7]。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梗死及运动性失语的诊断标准;②符合风痰瘀阻型的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40~75岁;④母语为汉语,且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不包括小学);⑤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耳聋者;③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接受针刺百会八阵穴疗法。选穴:以百会到印堂为半径,百会为中心作圆周,以八等分分圆周而形成的8个特殊部位,从圆周的下方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命名为地坤、云艮、蛇坎、风巽、天乾、兑虎、离鸟、龙震。操作: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毫针进行针刺,采用子午捣臼刺法,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左转9次,再紧提慢按,右转6次。

1.5.2 对照1组 接受头针治疗,选择顶颞前斜线(位于头部侧面,前顶至悬厘连线,取下2∕5段)、颞前线(位于头部侧面,颞部两鬓内,颔厌与悬厘连线)。操作同1.5.1项下。

1.5.3 对照2组 接受舌三针治疗,选穴:上廉泉、廉泉左旁开0.8寸、廉泉右旁开0.8寸。操作同1.5.1项下。

1.5.4 疗程 每周5次,每次30min,共治疗12周。

1.6 观察指标

1.6.1 失语症的检查方法 按照北京医科大学高素荣等制订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6]进行失语症检查评分。

1.6.2 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包括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运动、感觉、意识、面瘫、忽视、构音障碍、语言、提问、执行指令、眼球运动、视野13个小项。

1.6.3 生活质量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74)评估,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

1.7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高素荣《失语症》的标准制定[6]。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为60%~89%;有效:疗效指数为30%~59%;无效或恶化: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患者语言功能、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语言功能、NIHSS评分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语言功能方面、NIHSS评分方面进

表1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in the 3 groups ()

表1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in the 3 groups ()

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N 女35 35 35性别(n∕例)男20 18 19 15 17 16年龄(n∕岁)59.95±9.65 60.15±11.25 61.22±12.01病程(t∕月)33.09±10.29 30.17±9.28 32.19±11.78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65.71%、71.43%,观察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中风失语症与风、火、痰、瘀、虚密切相关[8]。风火、痰瘀系疾病之标。初期以风火为主、日久发展为痰瘀。虚为疾病之本,主要表现为肾精不足、脑髓亏虚。风痰瘀阻是该病常见的证型。针刺治疗失语症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针刺治疗中风的方法主要有头针、舌三针、辨证常规取穴、特定穴治疗等[9]。针刺舌三针及头针治疗是失语症公认的治疗方法[10]。舌三针可以明显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头针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及语言功能[11]。头针、舌三针疗法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但是众多研究中入选病例没有辨证分型,而且在缓解患者的整体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1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NIHS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NIHSS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NIHS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NIHSS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1组治疗后比较;③P<0.05,与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NIHSS评分11.34±4.09 4.56 ± 2.65①②③11.01±4.35 7.56±5.78①12.06±5.11 11.02±5.99①N 35 35 35 35 35 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自发语言能力20.15±6.34 62.21 ± 9.13①②③20.31±6.77 40.39±7.15①20.65±7.22 38.86±6.95①复述能力27.86±8.54 75.01 ± 9.25①②③28.05±8.85 55.87±9.15①28.98±9.37 53.11±9.41①命名能力31.56±9.65 76.12 ± 12.33①②③31.22±8.15 50.09±11.13①31.98±9.09 49.98±10.251①口语理解能力97.54±16.36 171.55 ± 20.56①②③98.02±15.25 120.33±18.29①97.68±16.58 124.67±17.76①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1组治疗后比较;③P<0.05,与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N对照1组对照2组物质功能55.50±10.41 80.25 ± 13.46①②③56.09±10.68 67.67±12.08①55.90±10.98 66.69±12.16①35 35 35 35 35 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躯体功能47.35±7.22 82.25 ± 9.16①②③48.57±7.98 65.15±8.35①50.21±8.17 65.98±8.45①心理功能51.25±9.14 83.32 ± 12.56①②③50.35±9.22 67.46±10.21①49.18±8.77 66.57±8.91①社会功能48.76±9.43 81.09 ± 11.26①②③49.65±9.76 64.13±10.76①50.27±9.54 65.09±10.21①

表4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3 groups n(p∕%)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选择针刺百会八阵穴的治疗方法,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表明针刺百会八阵穴疗法治疗风痰瘀阻型失语症更加有效。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仲愚教授根据针灸理论、八阵理论创造百会八阵穴。八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阵法。百会八阵穴,因方位不同分别命名为地坤、云艮、蛇坎、风巽、天乾、兑虎、离鸟、龙震。此8个腧穴因所含阴阳之气多少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头为诸阳之会,此8个方位腧穴因位置不同,综合所过经脉的经气,具有不同的功能。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津液输转通畅、从而痰凝渐化。阳气协调则阴津自复。阴津自复,内风自灭。通过刺激此8个腧穴,可以调节全身的阳气,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刺激百会八阵穴可以贯通脑气与五脏六腑之气,对脑部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3]。现代研究显示,刺激百会八阵穴在改善局部经气紊乱的同时,可以恢复五脏六腑经气出入升降的平衡[14]。

综上所述,百会八阵针刺法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更加符合失语症的中医病机,其在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的实验探讨。

猜你喜欢
三针运动性失语症
失语症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针刺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
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