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模式“牛产业发展的样本

2019-12-25 12:01
甘肃农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康美养牛母牛

本刊特约记者 晚 风

买牛有资金、选牛有“超市”、养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康美集团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牛产业脱贫带动龙头企业和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副会长单位,近年来,通过开展“六位一体”模式,大力培育建档立卡户发展牛产业,把牛产业做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使扶贫实现了由“供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村里的“牛超市”

“买牛有资金,选牛有‘超市’、养牛有保障、卖牛有出路”,在临洮县新添镇的“牛超市”墙上写着醒目的大字。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师向东介绍,“牛超市”是由康和良种肉牛繁育有限公司建设管理的。“牛超市”其实就是买卖牛的地方,但它又不同于纯粹的交易市场,贫困户在这里买牛,可以实现贷款、签约、保险、培训、选牛“一站式”服务。

“我们的牛都是经过严格的隔离观察、接种相应疫苗、经检测达标后才投放给贫困户的,从源头上保证了牛的品质。销售价格按照市场价进行核算,牛基础价、防疫费、保险费等费用都在‘牛超市’公开公示,一目了然,当天各地的牛市场价格信息也会公布出来作为参考。这样,贫困户就可以放心买牛了。”师向东说。

该县畜牧中心牛产业办公室主任王守军介绍。康美牛产业扶贫带动模式为:首先是贷款养牛企业拿出贷款金额的10%购买良种基础母牛或架子牛给贫困户投放,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按养殖肉牛贫困户分布区域在全县新建1-3个“牛超市”,由“牛超市”统一引进西门塔尔良种基础母牛(月龄在12月龄以上、体重250公斤以上、体高1.2米以上)或架子牛(月龄在14月龄以上、体重350公斤以上、体高1.3米以上)供贫困户挑选,投放前“牛超市”要建立好牛只档案、合理估价、做好防疫、留观、编号工作,养牛企业和贫困户直接到“牛超市”,通过摇号的方式为贫困户选牛,贫困户可全部选架子牛或全部选良种基础母牛,也可架子牛和良种基础母牛同时选,但每户不得超过3头。贫困户从“牛超市”领牛后,由贷款养牛企业付给“牛超市”牛款。养牛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肉牛养殖协议和保底价回收协议。

另外,贷款企业、合作社、大户在贷款期内每年拿出贷款金额0.3%的资金,无偿帮扶智障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扶资金按全县确定的智障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数确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据了解,2016年11月,康和良种肉牛繁育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成立了临洮县牛产业联合会(社),吸纳137家肉牛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为会员,为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搭建了便捷、高效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

康美模式投身产业扶贫

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脱贫攻坚会议和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强调,产业脱贫是基础是关键,全省脱贫产业主要是“牛、羊、果、蔬、药、薯”,产业脱贫要靠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主要还是龙头企业带动,牛是甘肃省优势产业。

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投入产业扶贫工作中去,在多年的发展中,辐射临夏、定西、甘南3个市州,7个县肉牛产业的发展,示范带动发展了千头以上肉牛育肥场17个、500头以上的35个、100头以上的 171个,5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万多户,年出栏育肥牛达10万头以上。康美集团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牛产业脱贫带动龙头企业,其在直接、间接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投身产业扶贫工作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公司通过饲草种植回收订单、免费冻配回收犊牛订单、育肥牛收购订单实现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

在2014年-2017年连续四年与鸣鹿乡鸣关、拔子沟两个贫困村的500户农户签订饲草种植协议,每年订单种植达1000亩以上,每户种草一项增收3000元,两个贫困村每年实现收入150万元;

通过该项订单,公司年免费冻配良种肉牛和回收良种犊牛16000多只(头),年产犊牛价值1亿元;公司屠宰线累计收购和屠宰加工育肥牛19万头,总产值达30多亿元;带领康乐、临洮及周边地区近5万多农户(贫困户)参与到肉牛产业中来,有近万人在康美公司等肉牛产业相关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实现稳定就业。

除了上述订单式直接带动农户脱贫外,康美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户脱贫致富。康美集团投资的甘肃南部最大的标准化封闭式牛羊交易市场的间接带动,该市场的运作形成了大流通,年交易额达18亿元,促进了当地牛羊交易和产业发展。

鸣鹿德系西门塔尔牛集约化繁育园区的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提供良种等形式间接带动当地及全县农户近3000户。

“康美模式”带来的红利

走进临洮县峡口镇党家敦村宋南社绍从娥家,宽敞的水泥地干净整洁,新盖的房屋窗明几净,可曾想几年前,她住的是下雨就漏的土抷房,靠吃低保过活的困难户。

绍从娥感慨道:“那时家里就养着一头牛,几亩地一年收成没几个钱,2016年县上大力发展养牛产业、扶持养殖户,我申请了产业扶贫资金买了5头牛搞起了养殖,现在规模扩大到了18头牛,全部是西门塔尔良种肉牛。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买牛村民到新添镇的‘牛超市’去选,母牛都上了保险,一头牛保费是275元,保额7000元,如果牛出个啥问题,也不用太发愁。牛的销路也不是问题,现在由康美集团统一收购,行情好时按市场价浮动,行情不好就以保底价收购,一年下来有好几万块钱的收入!”

为了促农增收,该县衙下集镇杨家庙村陈家社曾尝试调整种百合,养羊来发展经济,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用该村村支书陈建的一句话说“种啥啥不行”,几经历挫折和考察,陈建觉得牛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发展牛产业前景好。2017年该村成立了建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入社群众4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7户,有20户建档立卡户已入股,今年每户可以拿到600元的分红。陈家社有486户人通过发展牛产业已经有70%的贫困户脱贫。

通过实践探索,目前,康美集团已形成了“政府+金融+企业+合作组织+贫困户+保险”的“六位一体”牛产业发展模式,让贫困户买牛有资金、选牛有“超市”、养牛有保障、卖牛有出路,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贫困户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畜禽养殖投入成本大,风险系数高,银行信贷支持和保险兜底保障灵活嵌入到牛产业发展体系中,为养殖户解决了资金周转难、养殖风险大的问题。在养殖技术方面,我们依托牛产业技术服务专家组和乡村牧医服务合作社这两个平台,实行统一的养殖配套技术服务,即:统一饲养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料标准、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出栏标准,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肉牛防检疫、疾病诊疗、冻配、科学养牛技术培训等服务,提升了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王守军介绍。

据统计,2017年康美集团以“六位一体”牛产业扶贫模式向临洮县15个乡镇27个贫困村的2150户贫困户和23个富民产业合作社投放良种西门塔尔基础母牛2276头,早期投放的良种西门塔尔母牛都已产犊,预计今年将产犊2000头,实现产值1600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

成全省扶贫产业主推模式

康美集团“六位一体”牛产业扶贫模式是将银行、保险、龙头企业、协会灵活嵌入到政府扶持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金融集团优势,在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通过保险降低养殖生产风险,通过龙头企业保底价收购降低了养殖市场风险,提高了贫困户的养殖技术和能力,推动了“供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换。

这种将政府支持、银行信贷、保险兜底、企业壮大、协会组织、贫困户增收进行集团化运作的模式,具有推广和示范的价值。

目前康美集团已对接联系了十二个适合养殖肉牛的贫困县。与临夏州康乐县、积石山县,定西市临洮县和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四个县签订了牛产业扶贫模式政企合作协议,已带动7232户贫困户参与康美集团肉牛产业的发展。

推进较快的天水市张家川县有1886户贫困户将3771.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到公司,公司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给贫困户分红,每年分红301.72万元,3年累计分红达905.16万元,第一笔分红资金给贫困户已分红到位。

为了加大我省肉牛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速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康美集团积极发挥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副会长单位产业带领作用,在甘肃省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建成覆盖线上线下的完善营销体系,积极运用康美集团专卖店线上加线下的市场营销模式和渠道推动全省的农产品销售,真正探索出一条通过牛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康美养牛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独董被判连带赔款亿元,冤不冤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独董被判连带赔款亿元,冤不冤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康美药业的罪与罚谁人买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ST康美:重启勇敢者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