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培养研究

2019-12-26 03:5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

蔡 佳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促使不同文化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国际社会中多元文化间的相互交融已成为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对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需求逐渐提升,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中国大学生更需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大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欠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本土文化同其他文化的交流。

1 需求分析

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对国际化人才(具有跨文化素质)的需求逐渐提升,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为有效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提高了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内容与目标,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2)缺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在短期内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改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素养,则很难在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3)学生缺乏英语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常只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对相关英语文化知识学生很少去主动学习,限制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4)没有将国内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时文化自信的展现。

2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意义

本族语者同非本族语者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交际),跨文化成功交流的根本要素在于同外国人打交道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实现得体的交流。

作为交流的工具及文化的载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在交流过程中展现文化自信及优势的桥梁,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受到文化差异的直接影响。交际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满意的沟通效果的取得,需以遵守相应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为前提。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在需结合中英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同时,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为使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快,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作为交际工具的一种,英语主要作用在于为国际间顺利交流提供服务,但在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流障碍,主要原因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乏,实际在同英美人士进行交流时,只根据日常学到的英语语用规则难以实现有效的交流过程,交流的开展更需在了解其特定文化背景及身份的基础上进行,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实际跨文化交际情况已经表明,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背景和交流方式的差异,中国和欧美国家间的人际交往中矛盾和冲突较为明显。因此,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非常由必要。

3 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在当前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改进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主体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等是破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难题的有效手段。

3.1 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严格按照其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及时的优化和调整,有机结合各种英语课程(包括综合类、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有效训练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英语教学以学生交际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支撑,具体设置大学英语课程的措施包括:对于包含必修课程的基础阶段应设置初级综合课程作为主要课程类型,从而能够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对于包含选修课程的拓展阶段则以技能分类课程作为主要课程类型,使语言知识技能通过专业语言知识的拓宽教学得到进一步强化;对于包含选修或必修课程的整合阶段应设置高级综合课程作为主要课程,使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分类得以培养和提高。需以不同侧重点对不同阶段的课程进行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及效果的相辅相成,教师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的组合和调整不同阶段课程数量、内容及类型,从课程角度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进行合理规划。

3.2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通常决定着教授方法、学习内容及教学进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同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上起着难以被替代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高素质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根本途径,只有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具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素养,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问题的准确发现,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3.3 融合中西文化于语言教学,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外语教学,语言的熟练运用同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可以说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应将英语文化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有机结合语言文化和语言知识,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可通过:(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将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导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比如委婉语在中西文化中都很常用,使人们通过更恰当更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实现顺利交流,又如不同于中国,年龄在英美国家中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故此产生了较多的委婉语,通过让学生在文化对比中发现异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2)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风俗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积淀,进而影响到价值观、思维模式、交流方式等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可对网络丰富的文化影视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直观有效的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并改进自身交际技巧。(3)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交际教学法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文化区别,掌握文化差异,不断提升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

3.4 加强课外阅读与实践

作为长期系统的工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在对教学层面加以改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身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有限的课堂时间及繁重的教学任务要求在依靠课堂教学的同时,需各方面互相配合,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实践提升跨文化知识,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方法为:(1)由教师布置相应的文化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实际的实际情况,将同西方社会文化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推荐给学生做课外阅读,使学生通过英文原著的阅读对西方文化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逐渐积累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英文版加入阅读目录内,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对应的英文积累与表达。(2)学生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的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需学生进行长期的学习与积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要提升自己的阅读兴趣,主动扩大阅读量,实现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不断积累,要善于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掌握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模式及交流技巧,完成相应知识的储备。(3)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如各种英语学习俱乐部等),在真实情境交流中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话剧表演、配音等),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去旅游景点为外国游客进行义务导游和讲解,通过真实交际体验不同文化,发现中西交际差异,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真实的交流实践中得以提升。

4 结束语

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由于对中英文化了解不足而使学生在英语交际过程出现语言使用的障碍,中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日益频繁,迫切需要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概念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作为长期系统的工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英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需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更好的满足国际化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交流
情景交际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交际羊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两块磁的交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