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院校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反思探索

2019-12-26 03:5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技工基地院校

滕 林

(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南宁 530000)

校内创业基地是技工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平台,深化教育创新,提高创业实践基地的应用价值是促进技工院校学生提高个人素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只有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机会,技工学生才能夯实技术基础,提高技术水平。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技工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就业能力。新时期,技工院校要应反思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不断提升其实效性与实用性。

1 技工院校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创新导向,复合性功能不足

技工院校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无论哪个时期,技工院校对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贡献都是不容小觑的。技工院校注重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往往会通过反复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技工院校的创新驱动力不足,多采用传统的发展理念,使得人才培养的目标单一[1]。对于某些技工院校来说,建设校内创业实践基地主要是为了增加学校的办学实力,强化学生技能,并未将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纳入发展战略中,使得实践基地的复合功能不强,难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1.2 顶层设计不精,方法模式单一

在创建校内实践基地时,技工院校往往忽视了对校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仅以实训室为主,使得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难以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的不到位,使得技工院校的创业实践基地难以发挥真正的效用。另外,在技工院校的就业培训上,仍存在着单一地进入企业实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够给予学生更多了解职业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工作,使其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成为了参与者,其主体意识得不到提升,同时难以激发学生潜力,抑制了创业的动力[2]。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创业导向不足,难以使学生培养起创业精神。

1.3 开放度不高,缺乏共享机制

有些技工院校对于实践基地的投入较大,但利用率却不高,使创业实践基地成为了一种表面化的“设施”。同时,技工院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开放性不高,通常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很少有学生能够以个人为单位对其加以利用。培养创业精神是一种个人行为 ,这种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空间感不足,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3]。另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协助,由于共享机制的不健全,有些技工院校未能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存在信息、设备、技术上的断离,而合作之后的管理与服务也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管理团队进行有效运营,使得创业实践基地成为一个“项目”,一个“名称”,却未能使其发挥真正的价值。

2 技工院校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2.1 明确建设目标

首先,技工院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技工院校要联系行业发展需要,整合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要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其次,技工院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要以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目标[4]。教师是学生创业就业的引导人,只有提高教师素养,才能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技工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实践基地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另外,技工院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要以完善特色教学体系为目标。技工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工作,增加创业实践基地的专业特色,在建设过程中融入本校文化和办学理念,在基地的功能和布局上、在教育内容和结构上不断创新,增加教学体系的活力。

2.2 规划发展模式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统一规划,制定发展模式,明确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方向。技工院校应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在模式的选择上,技工院校可以采用“五个结合、五个依托”的形式,实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的结合,依托校内的跨专业资源、企业资源、创业产业园资源、创新创业社会团体资源、校外创业孵化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提升[5]。

2.3 创新建设路径

2.3.1 整合本校资源,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技工院校是一个着力打造跨专业性的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将教学、创业、研发、生产等环节有机整合,并结合在一起。建设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应以本校的创业专业或创业学院为主导力量,其他相关专业进行辅助,实现跨专业共建[6]。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色、就业特点,技工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创业实践基地的实训内容,完善管理体制,在考评标准中纳入创业实训指标。同时,学校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将资金等资源直接拨放到创业团队,让学生团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方案、实践创业项目,从而锻炼其创新创业能力。

2.3.2 结合校外力量,建设共享型创业实践基地。技工院校在明确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要充分重视外部资源。一方面,技工院校要积极与企业沟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企业的环境优势,提高创业基地建设的专业性、指向性、实用性。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可以与其他院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促进先进经验和技术的互通,协同多方力量进行共建联办,在整体上提高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

2.3.3 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完善的创业服务平台。除了学校自身、企业,技工院校还应注重政府的主导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技工院校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资金上,政府应给予创业实践基地一定的投入,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7]。另外,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创业实践基地更多优惠或补贴,并在法律和技术层面对技工院校予以帮助。政府的宏观主导是技工院校建立健全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保障,有利于技工院校优化创业服务水平。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技工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创业优势,结合多方力量,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提升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一过程中,技工院校要注重专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共同进步,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从而实现产学互动、产教融合,提高技工院校的创业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技工基地院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的基地我的连
技工与专家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