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衔接之探讨

2019-12-27 19:11申彦丽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心理健康

申彦丽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在关联性

教书育人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追求生命价值,发挥能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是“育人”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旨在通过“非道德”标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政治、品德、价值观方面的影响,用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审视自我,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品格,完善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范畴来看,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隶属于德育层面,以情感为媒介分析学生的内在心理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释放负面情绪,应付生活挫折。从目标来看,道德是感性认识经过升华后的理性成果,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基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教育,抗压能力、个性、情感、动机等心理素质位于整体素质发展的中层,而政治抱负、人生理想、价值理念等思想道德素质位于整体素质发展的高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德育目标则是让学生拥有克服困境,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树立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觉悟和意志。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内涵和目标明显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两者间存在对立和矛盾。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人才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着相互补充的肌理和互相借鉴的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同时开展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健康的心理是高尚思想品德的基础,在开展心理辅导的同时摸索出学生思考的规律,融会社会道德和价值选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担当,主动调整自己的想法、习惯和思路,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理性的角色。德育能超越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从意识形态层面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尊重个体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协助其提高整个德性。另一方面,基于人性塑造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德育回归生活轨道,使学校德育从外部判断标准中解放出来,摆脱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性和局限性。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较为单一,容易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现状,沦为不切实际的理论说教,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德育的“生活”内核,能提升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匹配性,切实解决学生面对的现实问题,保障学生的人格与社会价值标准相契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辩证关系表明两者有共通的价值取向,应构建衔接机制,推动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度结合。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割裂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导向下,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组织师资力量,普及理论知识,开展校园活动中倾注大量成本,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割裂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得高校的教学活动过于空洞,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视为德育的一部分,只在德育课程中穿插心理健康知识,没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和疏导,导致学生难以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的高校混淆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将学生的深层心理问题误认为思想品德问题,用道德标准加以评价和指正,不但无法打开学生的心结,反而让学生觉得委屈和自卑,轻则造成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排斥,重则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学生生命安全和学校名誉。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不应等同而论,但高校往往偏重德育,从价值观高度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片面规定学生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自我期许,导致德育工作失去根基,而心理健康教育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无法避免根源性风险。

(二)忽视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各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尚未制定明确的管理章程和救助流程,因此在学校中的存在感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心理辅导机构。这些心理咨询医师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无法取得对方信任,在分析中出现偏差,甚至将简单的心理问题严重化,不但无法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协助,还可能加剧学生的困扰。部分高校忽略心理健康理论的介绍和讲解,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途径,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常态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有问题”,出于自尊而不愿参加相关活动,即使遇到困难和疑问也不敢向老师咨询,害怕被轻视和嘲笑。在变味的教学安排下,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无法协助学生妥善处置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三)德育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德育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各高校屡次强调德育的地位,但在实际德育工作中,部分高校仍不可避免地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出现假、大、空的“政绩工程”,为说教而说教,导致教学活动收效甚微。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个性鲜明,不愿被束缚和控制,而高校思想道德课程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没有坚持生本理念,不尊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违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校经常通过讲座、会议进行道德培养,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虽能节约成本,但无法保证所有学生参与,部分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讲,实际上没有任何收获。学生的认知需要在亲身体验和深入思索后方能建立,高校德育过于重视理论宣讲,选取的典型案例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不了解、不熟悉,自然不会进行深思,使得精心准备的德育课程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总体来说,高校灌输型的德育工作脱离生活,难以发挥启发作用。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衔接路径

(一)融会贯通教学方法

高校德育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让全体学生成为爱国明礼、遵纪守法、政治觉悟突出的优秀青年。要弥补当前德育工作的漏洞,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在集体会议、讲座外采取更加多元的德育方法。例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内部讨论、辩论,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自我批评并提交思想汇报,以学院为单位分批组织学生到当地烈士纪念馆、名人故居参观学习,这些活动能摆脱沉闷的说教,借助外部环境力量吸引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完全融入教学过程,随着课程的推进而看到自己的成长。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用体验性的道德情感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将“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秉持“预防和治疗并重”的教育理念,拔高教材案例的思想性,在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基于道德角度对案例进行解读,让学生在道德抉择中客观评价自己,锻炼心理调适能力。

(二)整合培育校园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体观念、态度、行为有着深远影响,要建立高校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互动衔接的机制,应推进两者的内容整合,以心理健康为内在载体,以高尚品德为根本方向,培育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官方网页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将校内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时间和联系电话公布在社交媒体上,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求专业咨询。为加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可以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例如“认识我自己”自我表达周、“你好,同学”人际交往周、“珍爱生命,责任同行”宣传周等,用较为轻松、自由的自发性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正视自己,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优秀品格。高校应鼓励学生组织相关社团,开发学生群体的内部资源,倡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在校园内营造和谐的整体氛围。运用校园文化打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壁垒,推进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一体化,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富有人情味和趣味性。

(三)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高校应利用互联网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微课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精悍、情景丰富、互动性强的特点,可以运用微课开展心里健康和思想品德的融合教学,由学校统一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循序渐进的课件和配套测评资料。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思想道德修养》等教材的基础知识,掌握情绪调节、自我管理、人际沟通、恋爱交友、求职深造、理想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在微课平台上开放心理健康测试,在保障学生隐私的条件下让学生进行自测,以便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心理状况。高校心理教育和德育衔接的基本思路就是统一规划、编排和实施,通过搭建微课平台来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突破心育和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两者达到价值性的联合,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青年的总目标。

四、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着深厚的关联性,高校应重新审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中的弊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职能,在德育中借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推进两者的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发掘大学生的心理潜能。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心理健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