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桥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实践及启示

2019-12-27 08:16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讲座馆员团体

徐 璐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命脉,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竞争力[1]林巧敏.阅读与国家竞争力[J].全国新书信息月刊,2008(10):4-10.。2014 年以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了“全民阅读”,而2017 年的工作报告在表述上将“倡导”变为了“大力推动”[2]闫静怡,夏岩石.高校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5):45-48.。高校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优越的馆舍环境,成为了推动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日本作为亚洲图书馆事业率先发展的国家,在全民阅读以及阅读推广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作为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载体,日本的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3]小特集,学習支援としての読書推進活動.大学図書館研究[J]. 2013(97):1-44.,以此锻炼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及表述能力。日本一桥大学作为日本历史悠久的名牌国立大学,在其中期计划中提出,图书馆应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及信息检索讲座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支援活动作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主要途径,积极配合并应适当延长开馆时间以配合学校计划的完成[4]一橋大学.“国立大学法人一橋大学中期計画”[EB/OL].[2019-08-20].http://www.hit-u.ac.jp/guide/middle/pdf/H30chuki-k.pdf.。本文通过介绍日本一桥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二、日本一桥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一)入馆教育游戏化——图书馆密室逃脱

新生入馆参观及讲解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新生在入学初期,大部分的时间被选课及参加学校各部门开展的新生讲座所占据,很难注意到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通知,也很难抽出大块时间来参与相关活动,导致参与人数逐年下降。故2016 年起,图书馆推出了“图书馆密室逃脱”,来代替入馆教育讲座,以新颖的游戏形式吸引新生及全体本科生加入其中[5]匂坂佳代子.平成28 年度情報リテラシー教育活動報告:ゲーミフィケーションやアクティブ·ラーニングを取り入れた能動的ガイダンスへの転換と、情報リテラシー教育活動のリデザイン.一橋大学附属図書館研究開発室年報.2017(5).。该项游戏的推广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取枯燥的讲座变为参加解谜通关游戏,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图书馆成立的7 名馆员小组和学生志愿者团体的合作及宣传,使该游戏在学生中流行起来。参与者通过在馆内设置的提示板进行答题,题目分为10 道小题和5 道大题(见表1),并通过闯关形式在馆内各个角落搜索关键词,成功获取五个关键词的参与者将答案输入电脑中,便可得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并最终通关,最终由图书馆通过邮件通知获奖者领奖。通过解答题目,学生对图书馆基本情况及文献资料的检索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学生在用自己的力量寻求答案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参观到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并由此获得的成就感,是以往的讲座及参观式入馆教育中无法感受到的,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入馆教育中。

表 1 2017 年“密室逃脱”所列问题及考察知识点

从表1 可以看出,“密室逃脱”所涉及的问题涵盖图书馆基本情况、文献检索方式及校史、馆史等相关内容,学生在亲自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图书馆馆情、利用方法及所藏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在日后使用图书馆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常规及定制讲座

一桥大学图书馆的讲座项目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常规类讲座和预约定制类讲座。常规类讲座为每年固定开展的信息素养普及型讲座,其内容包括针对研究生开展的介绍图书馆基本情况和利用方法的新生讲座和英语论文写作方法指导讲座;以本科生新生的班级为单位,由图书馆指定馆员进驻班级,并为学生讲解文献资源的查找方法的小班制讲座,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查询资源的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和加深对图书馆的印象并锻炼出自我查找文献的能力;其他的常规型讲座包括数据库讲座、写作能力讲座等,不限制参与者类型,以一年不间断的方式,使学生在每个月都有可参加的讲座。考虑到常规类讲座所涵盖的内容和受众群体的局限性,一桥大学图书馆开放了预约定制讲座,即读者可通过在图书馆网页上填写申请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预约,申请者可参与决定讲座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由馆员提供讲解服务。

(三)合作型专题图书讲座——与社会团体及学生团体的合作

为了给校内读者创造一个和作者交流、加深对作品理解的机会,一桥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起联合社会团体及学生团体面向校内读者开展专题图书讲座,邀请书作者为学生及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对该书内容进行介绍及讨论。

1.与社会团体合作

2014 年1 月,一桥大学图书馆与亚洲经济研究所签署了馆际互借协议,在同年5 月,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资料室与亚洲经济研究所也签订了馆际互借协议,为了纪念这两个馆际互借制度的开始,一桥大学图书馆与亚洲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了两次专题图书讨论会。并在同年5 月成立了专题图书讨论会项目执行小组,组长由图书馆学术情报科科长担任,组员由副组长及同科室的三名馆员组成,由这五名成员负责校内宣传及会场布置等。校内宣传安排在讲座开始的前两周,在图书馆一楼的电梯附近集中展出与该书作者专业领域相关的书籍,包括讨论会当日的主题书《残障与开发的实证分析》、由亚洲经济研究所列出的参考书单书籍、项目执行小组所选定的推荐图书等,合计25 册。展示的书籍可正常外借,在讨论会当日,亚洲经济研究所资料室所藏的相关图书也会进行展示。同时,通过图书馆主页、SNS 主页、以及校内海报进行宣传,在馆内服务台上也放置可供读者取走的宣传单,并对相关院系学科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重点宣传。

讨论会共计两个半小时,其中讲座时间为一小时,答疑时间为30 分钟,由项目执行小组做好会场准备和迎宾工作,并安排讲师和讨论会的主持人及手语翻译针对讲座事宜进行事前沟通,特别是为保证手语翻译环节的圆满进行。讲座后的答疑环节采取在现场派发提问纸的形式,并由讲师进行逐一回答。为了解讨论会的成效,在结束后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参加者身份、讲座是否对自己有益、作者的观点是否容易理解等。

2.与学生团体合作

2014 年起,一桥大学图书馆在学生团体的协助下举办读书讨论会活动,并将该项活动以每年一次的频率延续至今。讲座主讲人由馆长指定的教授担任,在举办前两个月成立工作小组,组长由图书馆学术情报科科长担任,组员由副科长及三名馆员组成,并安排主讲人、工作小组和学生团体进行事前碰面,就当天的演讲内容及方式进行确认,特别是如何让作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学生易懂、让未读过讲座主题书籍的读者易懂,并就讲座后的答疑环节以及学生团体协助事宜等进行确认。在首次碰面后,学生团体还将进行三次左右的活动策划碰面会,并与教授就演讲内容和进行展示的图书进行二次确认。活动期间的宣传工作由工作小组和学生团体同时进行,宣传方式涵盖线上发布通知及图片展示、线下联系出版社制作和张贴传单、在馆内举办相关书展等。

讨论会开讲当日,工作小组与学生团体成员协力配合控场,以确保讨论会的顺利进行。在讨论会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选取2014 年11 月11 日的调查结果为例),“能和作者直接对话,真的是非常完美的一次活动。”“听完本次讲座感觉视野开阔了。”“虽没读过本次讨论会的推荐图书,但能参与到其中非常开心。”等反馈多数为好评。

与亚洲经济研究所和学生团体合作的两种主题讨论会,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而言有两种意义。一是为图书馆和读者、读者和作者之间提供相互了解和对话的机会。通过读者和作者的沟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其所阅读的作品,并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继续阅读相关著作。图书馆通过回收调查问卷结果,对讨论会的效果进行精准把握,总结出亟待改善的问题,不断完善。二是增强与社会团体及学生团体合作,促进交流,为今后强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团体的加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实习经验[6]田中梓, 菅原光, 山本順也, 鈴木宏子. 一橋大学附属図書館における新たな読書推進活動:他機関 学生と連携したブックトークの実施報告. 一橋大学附属図書館研究開発室年報. 2015(3):64-78.。

(四)学生图书采买和书评合战

学生图书采买是图书馆为了解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喜好而设立的活动,学生通过报名参加,和馆员一起赴指定的书店对图书进行挑选,选中的图书经馆员审核后,由图书馆来买单。馆员在和学生一同选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喜好、以及希望图书馆提供何种服务加以了解,并在活动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听取学生对该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对学生挑选的图书进行购买和编目后,图书馆在一楼设立了专门书架,对每次采买回来的图书进行展览,并由参加图书采买的学生每人从自己挑选的书里选定一本并写上读后感,贴在展览图书上。和其他高校图书馆不一样,一桥大学图书馆在学生图书采买活动结束后,趁热打铁的举办书评合战。

书评合战是近年日本各界最为流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其形式是参赛选手向读者介绍其所推荐的图书,利用PPT 等设备,用5 分钟左右的时间向观众介绍该书并分享读书心得,观众可围绕书籍内容向参赛者展开2-3分钟的提问,最终由观众投票评选出获奖者,由图书馆提供图书礼券等奖励,并将参赛过程、参赛者的推荐书籍及比赛结果通过图书馆主页等网络媒介进行跟踪报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持续发展的思考

阅读推广是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的工作重点,许多高校图书馆为此积极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然而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面临人力资源的不足[7]周乃泉.对高校图书馆社团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6(1):28-31.、缺乏馆员对各项环节的把控、形式创新不足[8]魏秋慧.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EB/OL].[2019-08-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010.C.20170615.1717.074.htm.、缺乏对活动进行合理评估的体制等问题,这使得馆员无法及时掌握读者对活动的反馈,从而对活动效果不能准确分析,对接下来的活动不知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日本一桥大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阅读推广活动对象细分化、内容定制化

读者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在策划活动之前应找准定位,将学生按照年级、专业、来源地等信息进行细分,即明确该项活动是为哪个年级、哪个专业、哪种语言背景的读者开展的。如面向大一新生,可开展的活动有新生讲座、馆内寻宝等活动,能够让新生对馆情进行大致了解。而面向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则应根据其需求,开设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讲座,助力于大四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于有特殊需求的读者,图书馆也应做好准备,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如针对准备参加语言、法律、计算机等考试的读者,可根据考试时间,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为读者提供讲解应试技巧、难点的讲座;或者是根据专业课老师的要求,安排图书馆的业务骨干进驻班级,配合老师的课程内容,提供信息检索方面的实习教学等。提供细分化、定制化服务,在满足读者实际需求的同时,加深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有助于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化发展。

(二)寻求多方合作,扩大影响力

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如果单单依靠图书馆的内部力量,必然会在资源、人力、思维和行动力上有所欠缺。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活动效果的提升。如和学校就业办合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毕业生推荐职场技能类考试书籍;和学生团体合作,联合讨论并策划阅读推广活动,通过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并通过策划和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与校外的社会团体合作,并通过组织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活动中,在无形中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三)关注读者感受,设立评估机制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评估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时,通常从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人,即图书馆的视角来展开,对在活动中投入的财力、物力、读者参与人数及活动规模等做出综合评价[9]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而对读者满意度、读者需求达成值、读者行为分析等方面做出专业分析的图书馆却并不多见。因此,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除了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还应创造与读者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并在会后及时形成文字材料,及时对每一次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以评估活动效果。

四、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理念及形式已日趋成熟,但在细分读者需求、拓展创新思维上仍和率先开展全民阅读的日本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从读者实际需求入手,勇于开展协作,注重活动反馈和评估;从理念入手,把阅读推广创新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讲座馆员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