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瓣膜置换术同期配合射频消融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2019-12-27 09:09刘曼莉张松松龙大利潘渝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瓣膜消融房颤

刘曼莉,张松松,龙大利,潘渝

(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贵州 贵阳 550001)

瓣膜性心脏病属于临床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心脏疾病,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属于比较普遍的心律失常疾病表现,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中风风险明显提升的危险原因[1]。房颤主要是指心律因为心房颤动的频率超过350次/min从而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中缺少明显的症状,只能够借助听诊的方式实现对心率的初步判断,并借助心电图实现进一步的确诊[2]。因为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属于临床中的高危表现,对于这一类患者普遍需要及时开展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随着近些年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医疗技术水平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临床中对于房颤的治疗已经基本普及了消融手术,手术成功率较高[3]。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最佳治疗方案,本文以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为例,探讨最佳手术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中总共30例患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中位数64.8岁,房颤病程中位数7.5年;常规组总共30例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中位数65.5岁,房颤病程中位数7.3年。两组基础资料差异不突出,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

入选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自愿接受相应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丢失;单纯瓣膜性心脏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全麻与低温环境之下进行手术,从胸骨正中间做切口并构建体外循环,同时以二尖瓣膜置换术从以左房作为入路,将左房血栓清除干净后,以主动脉瓣置换术应用升主动脉切口,并以三尖瓣成型方式应用DeVega法进行手术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通气消融手术进行配合治疗,具体操作为:右心房采取射频消融手术,主动脉阻断之前在右心房实行切口,消融路径主要是以房间隔上下的腔静脉之间为主,后瓣环形切口,右心耳到三尖瓣前瓣环,同时在下腔静脉和冠静窦做开口。左心房消融方面时,需要升主动脉并在切开之后将房间隔切开,同时在左心耳位置进行结扎处理。消融的路径主要是以左、右肺静脉的开口位置为主,在肺静脉之间,左上肺静脉口到左心耳为范围,以上下肺静脉到二尖瓣后瓣环为标准。如果在操作期间左房的直径超过了60 mm则应当在左右肺静脉之间添加一条经线并实现分隔处理。在手术之后实现对心外膜右心室壁的起搏导线安装。

1.3 观察指标 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转复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LVEF改善状况。

应用心脏病协会所提出的NYHA分级表实现对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其中I级标准为存在心脏病,但日常生活与体力活动不会引发症状,II级为体力活动存在一定影响,体力活动可能会引发疲劳、气喘以及心绞痛等症状;III级为体力活动严重受损,无法参与任何轻度劳动;IV级为明显心衰症状,影响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实现数据的分组处理、录入以及统计分析,在数据资料录入之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录,并应用连续性或离散型的变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定性的数据不需要分类变量。数据检验期间所有均数采用t值进行检验,百分制数据采用χ2值进行检验,在数据对比差异中P<0.05时证明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转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明显,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2.2 心功能、LVEF改善状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指标数据差异不突出,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通过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明显,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房颤的主要特征在于心房激动频率会有明显的加快,从而导致心律不齐症状的发生。房颤在人群当中的发生风险较高,同时症状发生率、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不断提升而提高。关于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其主要危害风险在于患者的心悸不适为主,这一种症状会导致血栓的发生风险明显提升,这一表现同样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4]。在临床中需要按照房颤的具体表现,做好转复的分级,因为瓣膜性心脏病的房颤存在比较长的病程,所以这也属于一种永久性的房颤。在临床中,普通情况下瓣膜性心脏病的房颤无法有效的转复,或转复之后容易复发。但是因为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中借助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5]。以往的手术方案主要是借助瓣膜置换术为主,但是这一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转复率也比较低,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之后仍然保留心房颤动的表现,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出血与心律失常。对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房颤症状,便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其中消融手术便是有效的配合治疗措施之一。

表2 心功能、LVEF改善状况对比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瓣膜置换术同期配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射频消融手术之下可以形成一个高热效应,可以促使局部组织发生凝固型的坏死,从而及时有效地阻断房颤的折返环,促使房颤逐渐消除[6]。另一方面在于射频消融操作的速度较快,手术的时间比较短,治疗时可以促使患者的心律不齐症状得到控制,同时有效的控制心房激动的频率,调控心输出量,降低心悸不适等症状,从而实现疗效的提高[7]。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而言,消融手术几乎不会对心脏形成切口影响,不仅可以控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间接控制出血发生率,显著控制体外循环与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与频率。在瓣膜置换术的同期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转复率[8]。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转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明显,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有意义(P<0.05);通过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明显,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有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借助瓣膜置换术同期配合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改善作用更加明显,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瓣膜置换术同期配合射频消融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瓣膜消融房颤
消融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百味消融小釜中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