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19-12-27 09:00许小兵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瘘管肛瘘括约肌

许小兵

(泰州市姜堰区马庄卫生院,江苏 泰州 225500)

肛瘘是一种以肛周流脓、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肛管直肠疾病。目前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使用药物效果不佳[1]。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肛瘘的很多手术方式都会影响括约肌及患者肛门的正常功能,因此手术治疗肛瘘时保留患者的括约肌势在必行,我院实施该方式后患者反馈效果良好,故反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24岁-68岁,平均年龄(31±3.1)岁;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21岁-65岁,平均年龄(30±2.9)岁。两组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瘘管剔除治疗,手术过程如下所述:将患者送进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麻醉,首先使用探针、指检等常规检测方式,目的是为了确认患者瘘管和括约肌的关系以及内口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肛门外口处做一个直达肛门括约肌的卵圆形的内切口,清除创面脓液后将瘘管及瘘管周围的病变组织全部剔除,除非创口过大,否则保持其开放状态使其自行愈合即可。(2)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保留括约肌,手术过程如下所述: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患者使用超声波进行检查以便确认患者瘘管和括约肌的关系以及内口的位置。对患者麻醉准备手术后,首先在括约肌间沟位置处做一个弧形切口,再使用电刀使括约肌间瘘管充分游离并充分暴露固定,用可吸收线接扎瘘管后,切除瘘管,清除周围坏死组织,清洗创面并进行缝合[2]。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的出血量,并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大的进行记录,针对治愈出院的患者,定期进行回访,确定有无复发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t值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大、复发率的数据统计与比较,上述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后,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大、复发率从数据上看都比对照组的优异,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大、复发率[n(%)]

3 讨论

肛瘘是一种肛门周围管道脓肿溃烂造成的常见直肠肛管疾病,大部分诱因是直肠肛管周围的脓肿引起的,常常由于脓肿的假性愈合造成反复溃烂,增加治疗难度[4]。手术作为常用治疗方式,种类多种多样,但是有些往往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坏,造成肛门失禁等危害。

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大、复发率的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组采用的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的方式使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大出现的例数更少,出院后复发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手术治疗时如果保留括约肌临床疗效更好,在最大限度保护肛门的情况下患者恢复更快。

综上所述,与其他不保留括约肌的手术相对比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由于最大程度的保护了肛门功能,且手术时间更短、复发率低,使得肛门功能恢复的更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瘘管肛瘘括约肌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排便的奥秘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