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带教模式在心内科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2019-12-27 09:01李静戴雯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心内科专业知识

李静,戴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多种带教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良性带教模式[1],可为护理实习生制定更优良的培训计划,以更高效掌握临床护理技能与专业业务知识为目的,不仅能有效提高带教成果和实习环境的和谐性,还可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感受到带教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以更佳提升学习效率。本研究旨在分析在心内科实施多种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7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实习的110名护理实习生被选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以55例在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期间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常规带教模式),另以55例在2018年7月-2019年4月期间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多种带教模式)。对照组中男性3例,女性52例,年龄18岁-25岁,平均年龄(22.4±1.2)岁,大专学历41名,本科学历14名。观察组中男性4例,女性51例,年龄18岁-26岁,平均年龄(22.6±1.3)岁,大专学历43名,本科学历12名。纳入标准:所有护理实习生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字。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家族史等。两组性别、年龄和学历等基线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而观察组采取多种带教模式。对照组:采取白班、晚班及夜班轮换跟班,未固定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示范规范操作,且鼓励实习生进行各项动手操作。观察组:①对心内科各种疾病护理知识实施影视投影或PPT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并着重讲解最常见专科疾病知识,鼓励实习生提问,以使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且由专业培训技能老师进行规范操作示范。②固定资深带教老师,实施责任到人制度,并在带教过程中进行全面身心照顾。③需耐心、反复地强化指导,根据实习生个体差异采取引导加强学习效率。④需积极与实习生交流沟通,以及时了解其真实想法,并采取正面针对性引导,可有效增强主观能动性,且采取多鼓励方式带教。⑤需强化实习生相关护理理念培训,使其更快融入实习状态。⑥重点指导实习生观察患者病情的正确方法、保护患者隐私、存在的护理问题、如何采取护理措施及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相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总满意率比较(n=55)

2.2 两组考核成绩结果比较 观察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Mean±SD,分)(n=55)

3 讨论

心内科具有病情变化迅速、危害大且病程长等特点[2]。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护理人员,拥有严密观察病情和及时采取护理措施的重大责任。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护理人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带教过程中加强实习生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不仅可有效提升各项护理专业能力,还可有效协助其树立“以人为本”的最终护理理念[3]。带教老师需加强引导、提升实习生积极主动学习性,以达到提高其临床护理专业性与综合护理素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且观察组专业知识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分别为(93.67±3.91)、(94.26±3.12),同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2±3.35)、(82.41±3.63)(P<0.05)。说明实施多种带教模式不仅可有效提高实习生满意度,还可有效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力与临床操作能力,能够达到提高护理专业性与综合护理素质目的。相比常规带教模式,采取多种带教模式优势明显,其具有更高的临床带教价值。

综上所述,多种带教模式在心内科带教中可有效提高带教效果,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心内科专业知识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