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原因临床分析及应对

2019-12-30 15:49王冬丽
医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换药伤口切口

王冬丽

贵州省盘州市中医院 贵州盘州 55353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三年我院妇产科的46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患者年龄22-5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2.2岁。所有患者均无自觉症状,患者都是在妇产科手术后第3-9天换药时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且切口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患者切口两端的皮下组织连接不紧密。伤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脂滴,细菌培养呈阴性,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高,中性分类正常。

2 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患者年龄及体质

发生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就越大,老年患者机体及免疫能力降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要高于年轻人群。同时,过于肥胖的患者由于脂肪层较厚,影响术野的有效暴露,因此易发生切口感染,缝合伤口时也会因脂肪层过厚容易留死腔。肥胖者的血容量相对低于瘦者,血供应少的组织抵抗力差,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2.2 妊娠期贫血

营养不良或已存在的基础疾病和感染灶:如肺炎、泌尿道感染、子宫腔内感染等,都会导致使机体免疫、防御机能相对低下,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切口感染率就会增加。

2.3 手术环境及时间

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并且由于手术中的牵拉、触摸,加重了切口组织的损伤,致使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2.4 难产因素

当产妇发生难产时,增加了其体能消耗,导致抵抗能力降低,下生殖道细菌在胎膜早破时可进入宫腔、羊膜腔内,在剖宫产娩出胎儿时带入腹部切口,从而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切口感染。

2.5 未及时更换药物

术后切口应及时换药,通过换药观察切口的恢复情况,在换药的同时能够将坏死组织进行清除,抑制细菌繁殖,同时促进了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如术后换药不及时,潮湿污染的敷料给细菌提供滋生环境,会导致大量细菌繁殖增生,使伤口化脓感染。

3 临床处理方法

患者在确诊的发生了腹部手术切口液化之后,首先要每日对患者的切口进行2次挤压,尽量将液化的脂肪挤出。在患者的切口上覆盖碘伏纱布,在可视条件下,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红外线理疗治疗。如果患者的手术切口渗液在采取以上措施仍然迁延不愈,就要及时的拆除患者的手术切口缝合线,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冲洗,并且采取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包扎,同时给与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量较大,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切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将液化的组织清除,每隔1天为患者换药1次,换药后使用无菌胶布进行固定,及时的清除患者的死腔。针对经过以上处理还不能很好愈合的患者,必要时给与拆除缝合线进行切口引流治疗,等到患者的切口重新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之后,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II期缝合。

4 预防措施

4.1 对于较胖的患者

应指导其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合理控制体重的增加;指导患者术前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脂肪过多的食物,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对术后伤口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4.2 术前营养及支持治疗

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对于营养状况不良且消瘦的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低能量、低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纠正各种原因的贫血以及提高血浆蛋白水平,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

4.3 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应指导其积极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基础疾病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力也会提高,进一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机会。

4.4 保持手术环境清洁,缩短手术时间

缩短手术时间,在手术前因制定好操作方案,术中注意保护组织,止血彻底,尽量减轻手术创伤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在手术中要慎用高频电刀,防止脂肪液化,对切口严格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对脂肪层缝合时不留死腔,切口缝合的时候应拉紧适度,保证缝合面整齐、平整,这对预防切口感染极为重要。

4.5 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提高技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选好时机尽早实施手术,及早手术可明显减少医院内耐药菌株在患者皮肤黏膜部位的定植。指导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不要随意串病房,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手术切口前应洗手戴手套,同时要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6 术后切口护理

手术完毕后应坚持定期更换药物,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潮湿的敷料给细菌提供滋生环境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为患者伤口换药前,医务人员应做好手的清洁工作,戴上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每日观察患者的腹部切口情况,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要积极处理,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防止感染加重。对于肥胖患者或是术后伤口不易愈合的患者,可给予红外线照射切口,促使伤口干燥和组织生长。

总之,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精湛的手术技巧、严格的无菌操作、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手术室的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都在防治切口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与手术医生、手术室人员等共同寻找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质量。

猜你喜欢
换药伤口切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舒适护理干预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