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韩日关系及其前景

2019-12-30 09:38毕颖达
世界知识 2019年23期
关键词:韩日文在寅支持率

毕颖达

2019年11月4日,在曼谷出席东盟系列峰会期间,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日本首相安倍并肩坐在沙发上会谈11分钟。这是两人时隔13个月的首次会谈,韩国官方事后称现场氛围“非常友好和真挚”。这让人想到今年6月两人在20国集团大阪峰会上仅仅握手8秒钟便各自离开的尴尬场面。由是人们难免猜测:韩日关系即将回暖了吗?

在两国围绕劳工赔偿问题展开激烈博弈、矛盾开始激化升级之际,今年7月起,日本开始有针对地对韩实施经济制裁,随后又将韩国从贸易“白名单”国家中除名。韩国针锋相对,将日本从贸易“白名单”中清除,并于8月22日正式提出将不与日本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一时间,韩日关系接近剑拔弩张。

多种因素制约韩日关系

为打破僵局,美日韩三方间互动不断,但并未能取得明显成效。韩国强调,日本的做法让韩国失去了对日本的信任,日本应首先撤回对韩制裁。日本虽不拒绝与韩国进行协商,但坚持既有立场,同时指责韩国违反1965年韩日协定精神,批评韩国不应将安保议题作为协商的砝码。美国虽不希望韩日两个盟友的矛盾影响美国同盟战略的大局,但也不愿意深入介入,只是积极呼吁要续签GSOMIA。

韩日关系之所以无法走出僵局,实乃受制于多种因素。

首先,从韩日关系层面看,历史问题是两国关系的重大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日本对于历史上的侵略行为以及强征慰安妇等问题并没有做出真正反省,也缺少富有诚意的道歉,这成为深植于韩国民众心中的巨大痛楚,使韩国民众难以真正对日产生好感和建立信任,每一届韩国政府都无法超越这一点而与日本真正走近。文在寅政府上任后,推翻了朴槿惠政府与日本签署的慰安妇协定,并在清算历史问题上不断有所动作,这自然加深了与日本的矛盾,当前的韩日之争实则是这一矛盾的延续。

2019年11月4日,安倍晋三与文在寅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35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

其次,从双方国内政治层面看,民族主义情绪的制约使政府无法率先向对方让步。在全球范围民族主义不断回潮的背景下,韩日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并不断被多种因素激发、高涨,无论是安倍还是文在寅,为了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不仅不能回避这种情绪,而且还需要对之加以利用。在日本,因对韩采取强硬政策,安倍的国内支持率出现明显提升。据日本共同社一位资深记者表示,如果安倍对韩采取强硬政策,其支持率将会提升五个百分点。韩国方面的情况亦类似,自韩日矛盾激化以来,韩国民众反日情绪高涨,抵制日货、拒绝赴日旅游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下,文在寅采取对日强硬应对政策深受民众支持。根据11月8日韩国盖洛普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文在寅的支持率连续三周回升,目前达到45%,在历任总统的中期支持率排序中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李明博中期支持率为49%),在文在寅总统的支持率中,加分最多的便是外交领域。可见,国内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韩日两国在争议问题上的做法。

再次,从韩美关系层面看,双方的争议和分歧不利于韩日关系改善。文在寅政府上任以来,韩国不断推进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虽然美国并没有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但却不断暗示要减撤驻韩美军来向韩国变相施压,同时要求韩国大幅增加防卫费分担额度;韩国在改善对朝关系上寻求得到美国更大的支持,但美国并没有给予相应配合,致使韩国倾注巨大外交资源的北南关系前景暗淡;韩日矛盾激化之后,韩国希望美国出面进行调节,但美国不愿在韩日之间进行“选边”,故而没有做出韩国期待之举,韩国则以不再续签韩日GSOMIA来对美国反向施加压力,而美国则不断要求韩国重新考虑续签问题,由此韩美之间的分歧日益突出。此外,在中国不断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的背景下,美国不愿意这一合作进程取得突破,故而对于当前的韩日关系采取一种“搁置”姿态,使之处于一种“可控的僵持状态”。总之,不断突出的韩美分歧和双方的多种盘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韩日关系。

由此可见,历史问题是长期制约韩日关系的重大因素,而当前韩日两国国内政治實情又限制了双方外交协调的空间,不仅如此,作为“盟主”的美国,出于多种复杂的考虑,没能在韩日之间进行实质性协调,这也是当前韩日关系难以走出僵局的重要原因。

大概率事情,但仍需等待时机

虽然韩日关系目前尚未能走出僵局,但从中长期来看,双方关系回暖将是大概率的事情。

从韩国方面来看,存在着有利于改善韩日关系的空间。首先,虽然韩国是遭受日本制裁的“受害者”,但它并不希望韩日关系恶化。如前所述,对于日本的制裁,韩国在采取强硬措施的同时,为防止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也为修复韩日关系预留了回旋空间,特别是在处理韩日GSOMIA续签问题上,韩国政府并没有使用“废除”一词,而是用了“终了”这一表述,并且明确表示,将根据韩日协商的结果来决定是否续签这一协定。11月8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表示,如果日本解除对韩制裁,可重新考虑续签这一协定。11月9日,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郑义溶也公开发表了相同立场。从这些表态中不难发现,韩国为修复韩日关系开出了条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韩日关系有可能得到恢复。不仅如此,在打破韩日关系僵局的行动上,韩国政府也做出了实际努力,利用日本天皇即位仪式、东盟10+3首脑会议等机会,实现了韩日首脑之间以及外交、国防当局间的深入交流,双方都认为应防止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其次,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助推着韩日接近。随着朝核协商陷入僵局,韩国对朝政策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定程度上会回归保守化,而加强与美日的安保协作将是一个常规动作,届时修复与日本的关系将是一个“自然之举”。尤其是,在投入巨大外交资源的北南关系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如果对日关系再进一步恶化,对美关系再生龃龉,文在寅政府后半段任期的国政运行将陷入空前困境。因此,缓解和改善对日关系成为文在寅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外,韩国国内有反日民族主义情绪,但也有众多亲日势力,特别是在野保守势力公开批评文在寅的对日政策,要求尽快改善对日关系。出于国政运行的需要,文在寅不得不重视这种呼声。

从美国方面来看,虽然当前美国对韩日关系采取了“适度放任”的姿态,但出于整体大战略需要,美国将会在必要时刻对同盟关系进行妥善管理。随着韩日GSOMIA终了日期临近,美国加大了对韩外交协商和施压的力度。11月11日起,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在其亚太之行中访问了日本和韩国,并参加韩美军事委员会会议(MCM)。紧接着,14日,美国防长埃斯珀也率众访韩,并参加第51次韩美安保会议(SCM)。另据英媒报道,美日韩三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将于近日举行会谈。可以预见,美国会全力推动韩日或美韩日协商,力求韩日GSOMIA能够续签。在紧密协商的同时,美国不断加大对韩施加压力。据韩媒报道,马克·米利访韩前曾暗示,在韩国不续签GSOMIA或不支付令人满意的防卫分担费的情况下,美国将撤走或裁减驻韩美军。可见,美国已经正在用减撤驻韩美军来向韩国施加压力。在美国的巨大压力下,文在寅政府很可能会在韩日GSOMIA问题上做出一定的立场调整。

日本出于强化美日同盟考虑,日本将会配合美国的需求,推动续签韩日GSOMIA。特别是为了有效侦测和预防来自朝鲜的核导威胁,日本需要分享来自韩国的军事情报,这也是推动韩日关系走出僵局的一个动力。此外,续签韩日GSOMIA和进一步缓和对韩关系,有助于提升日本在半岛事务中的发言权。基于这些考虑,特别是在美国的“实质性”作用之下,日本在对韩制裁问题上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立场松动。

随着美国更加深入、实质性地介入韩日关系,韩日两国有可能找到相互妥协的着力点。但由于问题牵扯多个层面,短期内韩日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改善。未来,美日韩有可能朝这个方向努力,即韩国同意续签韩日GSOMIA,但在日本完全解除对韩经济制裁之前,保留与日本进行军事情报互换。

猜你喜欢
韩日文在寅支持率
岸田支持率跌至新低
对韩日两国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教法——以“常常”“往往”为例
“文在寅手表”在韩国抢手
朝鲜4月发卫星令韩日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