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会结束吗

2019-12-30 09:38周杰王晋
世界知识 2019年23期
关键词:阿卜杜拉二世耶路撒冷

周杰 王晋

11月1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表示,约旦正式废止1994年与以色列签订的和平协定部分内容,收回租借给以色列25年的两块土地(巴古拉和古玛尔)。约旦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说,约旦没有任何延长这两块土地租期的计划。有分析说此举暗示着约旦正在考虑是否继续维系与以色列的和平协定,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微妙且独特的双边关系

巴古拉和古玛尔分别位于约旦西北部伊尔比德省和南部亚喀巴省。巴古拉面积约6平方公里,上世纪20年代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当地阿拉伯地主手中购得,外约旦允许其进行耕种,1950年以色列占领此地进行直接管理,并作为以色列集体农庄耕种至今;古玛尔面积约4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被以色列控制,由附近的以色列集体农庄耕种。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定,其中两份附件规定,巴古拉和古玛尔两块土地的主权归属约旦,但为了表达对于和平的善意,约旦允许以色列租借两块土地25年。约旦政府有权决定是否延长租期。若要停止租借或修改条款,双方中的任意一方需在租期到期一年前通知对方,否则自动续约。

但是,和平协定在约旦国内并未受到普遍欢迎。多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约旦民众认为向以色列租借土地让约旦受辱。2018年10月,阿卜杜拉二世发表声明说,从约旦人民的利益出发,决定到期后不再延长巴古拉和古玛尔两地的租期,终止以色列对这两处土地的使用权。在此之前,约旦首都安曼爆发了要求收回巴古拉和古玛尔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其中一些示威民众还要求约旦彻底废除与以色列的和平协定。

2019年11月13日,游客参观约以边界附近的巴古拉。

约旦是继埃及之后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定的第二个阿拉伯国家。历史地看,自上世纪20年代外约旦酋长国建立开始,约旦就一直与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者/以色列保持着微妙关系。一方面,约旦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对待与以色列关系比较“理性”,双方一直保持较为紧密的接触,约旦也是以色列沟通阿拉伯世界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由于约旦王室哈希姆家族具有的独特宗教意义,再加上约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具有巴勒斯坦血统(阿卜杜拉二世的妻子拉尼娅王后就是巴勒斯坦裔)等因素,约旦又常常在公开场合高调谴责和抨击以色列,展现出颇为“感性”的一面。有观点还认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就是约旦国王在民众压力下发动的。

作为约以和平协定的一部分,巴古拉和古玛尔也是反映约以关系变化的“晴雨表”。1997年,一名约旦士兵射杀多名在巴古拉游玩的以色列学生。惨案发生时距离两国签署和平协定还不到三年,令世人震惊。当时的约旦国王侯赛因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陪同下看望了死难学生的亲属。而每当巴以问题升温时,约旦国内要求收回两块土地的呼声就会高涨。

近年出现了较大波折

作为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建交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埃及),约旦与以色列长期以来在安全、经济等领域合作紧密。但近些年来,约以关系波折频频。除了受到巴以冲突的影响,双方有关耶路撒冷老城尤其是阿克萨清真寺的纷争也一直不断。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同时,此地也是犹太人最为神圣的朝圣地,被喻为“圣殿山”。根据约以和平协定,阿克萨清真寺的管辖权归约旦,治安权归以色列。巴勒斯坦方面也认同约旦对耶路撒冷的圣址尤其是阿克萨清真寺拥有管辖权。

过去十几年来,以色列军警与巴勒斯坦人经常在阿克萨清真寺发生冲突。以色列方面多次提出希望与约旦分担阿克萨清真寺的管辖权,还称可以仿照希伯仑的亚伯拉罕圣墓(阿拉伯人称为易卜拉欣圣墓),实现双方“共同管理”。但约旦认为,“共管”将导致以色列独占阿克萨清真寺及整个耶路撒冷老城,因为希伯仑的亚伯拉罕圣墓外围由以色列军警把守出入口,实际上使得以色列“占领”了这一圣地。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一直存在寻求改变阿克萨清真寺现状的声音,一些犹太教极端团体如“圣殿山忠诚者”,不断发起各种运动,要求摧毁阿克萨清真寺以重建第三圣殿。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地区兴建定居点等,都被约旦民众视为以色列试图“兼并”伊斯兰教圣寺,增加了约旦民众和国内舆论对以色列的敌意。

2017年7月,以色列单方面在阿克萨清真寺周边装置安检设施,引起约旦和巴勒斯坦民众的抗议。一名约旦青年借在以色列驻约旦使馆安装家具之机,用螺丝刀刺伤以使馆安全官员。该官员出于“自卫”开枪将约旦青年及其同伴打死。以色列随后要求撤回所有驻约旦使馆人员,约旦民众则要求约旦安全机构逮捕涉事人员。在阿卜杜拉二世的秘密协调下,以使馆人员撤回以色列。但是,内塔尼亚胡出于国内政治目的考虑,公开接见回国的涉事人员,引发约旦民众强烈不满,指责阿卜杜拉二世轻信以色列。此事也使得长期对以色列保持温和与理性态度的阿卜杜拉二世大为不满。

难以彻底破裂

但不管怎样,约以和平关系在未来不会彻底破裂。首先,约旦高层仍然希望保持与以色列的和平关系,以专注国内事务。约旦在很长一段时间试图兼并约旦河西岸,但在1987年放弃了对约旦河西岸的领土要求,将注意力聚焦国内事务上。特朗普政府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曾表示要“与约旦组成邦联”,但遭到阿卜杜拉二世的拒绝。

其次,约旦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与以色列之间的合作项目对约旦至关重要。比如,约旦水资源稀缺,而约以之间签有“分水协议”,约旦每年从以色列控制的约旦河抽取5000万立方米淡水,以满足国内用水需求。前些年,约旦与以色列政府宣布耗资8亿美元修建“两海运河”,将红海海水注入死海,在试图挽救日益枯竭的死海的同时,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为两国提供淡水供应。这是约以两国达成和平协定以来规模最大的合资项目(由于死海部分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境内,巴勒斯坦政府也是签约方之一)。再比如,约旦能源稀缺,97%的能源依赖进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约旦主要依靠埃及通过阿拉伯天然气管道向其输送天然气。但自2011年以后,阿拉伯天然气管道埃及至以色列段屡遭袭击,致使输气多次中断。2014年起,埃及对约旦的天然气供应彻底中断,约旦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方。2016年,约旦国家电力公司与美国诺布尔能源公司签署总价值达100亿美元、为期15年的协议,进口由以色列利维亚森油气田产出的天然气。尽管该协议遭到了约旦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但在阿卜杜拉二世力推下天然气管道如期开建。

第三,从经济角度看,约以经贸合作的潜能较大,但是双边贸易额很有限,主要以约旦向以色列出口农产品为主。近些年约旦经济不景气,希望通过加强与以色列的经贸合作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比如在边境地区设立双方共管的工业区,集合以色列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与约旦的区位和人口资源优势,促进双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约旦和以色列都从1994年和平协定以及随后的和平关系中获益巨大。但是,约以和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巴以和平的憧憬之上,如今随着巴以僵局持续,约以关系自然会受到波及。不过,虽然约旦政府在国内压力下宣布收回具有和平象征意义的巴古拉和古玛尔,但是约以之间具有较强的合作与和平意愿,两国和平状态不会被打破。

猜你喜欢
阿卜杜拉二世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萨尔贡二世时期信件文书初探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阿总统选举被指大规模舞弊
马上造势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
军事改革家古斯塔夫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