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地耐迟播油菜品种的筛选

2019-12-30 09:44李庆刚熊琼张云云雷丽仙周翠萍张美玲彭钰雷元宽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产量

李庆刚 熊琼 张云云 雷丽仙 周翠萍 张美玲 彭钰 雷元宽

摘要 [目的]探索云南油菜主产区“姜-油”种植模式,筛选出丰产性好、生育期短、耐迟播的油菜优良高产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德油早1号和云油杂15号的生育期短且早熟、农艺性状良好、产量较高,优于其他品种。其中,德油早1号产量最高,为2 602.5 kg/hm2,比对照增产18.6%,增产极显著;云油杂15号产量为2 493.0 kg/hm2,比对照增产13.6%,增产极显著。其余品种增产不显著。[结论]在云南油菜主产区的“姜-油”种植模式生产中,德油早1号和云油杂15号2个品种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生姜地;早熟油菜;耐迟播;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 63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3-004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3.01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creening of Late Planting Rapeseed Varieties after Ginger

LI Qing gang1, XIONG Qiong1, ZHANG Yun yun2 et al

(1. Luoping County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Luoping, Yunnan 655800;2. Institute of Cash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0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ginger oil” planting patterns of major rapeseed varieties producing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o screen late planting rapeseed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potential and short growth period. [Method]Th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and test the growth stage,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eight varieties. [Result] Deyou early No. 1 and Yunyou Miscellaneous No. 15 had shorter growth period, earlier maturity, better agronomic characters, higher yield than those of other varieties. The yield of Deyou early No. 1 was 2 602.5 kg/hm2, increased by 18.6%,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the yield of Yunyou Miscellaneous No. 15 was 2 493.0 kg/hm2, increased by 13.6%,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but the rest of rapeseed varieties was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Deyou early No. 1 and Yunyou Miscellaneous No. 15 were suitable for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in “ginger oil” planting patterns of major rapeseed varieties in Yunnan.

Key words Ginger plot;Earlier maturity rapeseed;Late planting;Agronomic characters;Yield

油菜是世界重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来源,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1]。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早熟冬油菜产区,也是“稻油轮作”“油烟栽培”模式区域[2-3]。油菜生育后期的高温危害和季节茬口矛盾,都需要油菜适当缩短生育期[4]。 此外,云南属于低纬高海拔早熟油菜区域,昼夜温差大,外引品种在云南均表现晚熟,生育期多在220 d以上,后期高温逼熟严重[5-6],因此很难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生姜是罗平县三大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总产30万t左右,总产值5亿~7亿元[7]。生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11月初—12月初,多数为11月中下旬,生姜收获后种植油菜比油菜正常种植节令晚30 d以上,种植一般油菜品种常因种植节令过晚、水分不足和低温影响致使油菜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较差[8-9],最终油菜产量极低,甚至无收。因此,多数情况下罗平只能种植小麦或放荒,而冬季高温、高湿极不利于小麦生长,种植小麦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极低,且不利于罗平油菜花旅游的发展。为解决罗平12万hm2生姜地油菜种植的用种需求,笔者针对性引进8个油菜早熟品种,开展了适合“姜-油”种植模式早熟、耐迟播油菜品种筛选试验,明确早熟、耐迟播油菜品种的产量特征,以期为云南省“姜-油”种植模式下的早熟、耐迟播油菜品種的引进和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2018年在云南罗平县板桥镇品德村委会小法郎村(104°E,24°N)进行,海拔1 480 m,前作烤烟,壤土,土壤肥力中上。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选用云油杂15号、云油杂10号、云油杂2号、云油双2号、花油8号、云花油9号、云花油早熟1号、德油早1号,以罗平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花油8号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11月14日播种,播种方式为撒播,种植密度15万株/hm2,4月27日成熟收获。施肥及田间管理与正常罗平油菜生产一致。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记录油菜生长关键生育时期,成熟前对每个小区进行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菌核病和病毒病)调查,调查标准参照《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收获前7 d每个小区随机取样5株进行相关农艺性状考种;油菜成熟时,分小区收获、脱粒,测定小区的实际产量和千粒重。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因素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分析

油菜的生育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大,尤其是极端灾害性天气会对油菜产量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表1可以看出,罗平县气候温和,降雨和日照均能满足油菜生长发育期需求,生姜地油菜于11月下旬播种,翌年4月底收获,罗平9、10月阴雨天气多,尤其10月份出现强降雨天气,影响油菜播期,11月温度适中,进入少雨晴朗期,对油菜出苗及幼苗生长有利;12月—翌年2月气温降低,降雨量减少,利于油菜花芽分化;3月—4月进入油菜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温度升高,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对角果成熟极为有利。

2.2 不同油菜品种生育期及抗逆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44~147 d。与对照相比,云花油9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44 d,比对照早熟3 d;其次是云油杂15号和云油双2号,均为145 d,比对照早熟2 d;其他品种与对照成熟期一致,所有供试品种生育期较正常节令播种短30 d右左,说明选择的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的生产条件。不同品种在抽苔、初花期间存在一定差异,抽苔最早的是德油早1号,比对照早4 d,抽苔最晚的是云油双2号,比对照晚3 d;开花最早的是云花油9号,比对照早4 d,其他品种与对照差异不大。试验期内未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未出现倒伏,均未发生菌核病和白锈病,说明播期推迟后,可能是温湿度等原因,减少了油菜病害的发生。

2.3 不同油菜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云油双2号、云花油早熟1号和德油早1号3个品种的株高较矮,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只有云油双2号有效分枝部位低于对照品种,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云油双2号、云花油9号和云花油早熟1号3个品种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少于对照品种,其余品种均多于对照;云油双2号和云花油9号的主花序结角密度低于对照,德油早1号与对照相同,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单株有效角果数以对照品种最少,其余品种均多于对照;每角粒数只有云油双2号低于对照品种,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云油杂10号、云油双2号和云花油早熟1号的千粒重低于对照品种,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对照单株产量最低,云油杂2号与对照相同,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

2.4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供试品种平均单产为2 194.5~2 602.5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对照花油8号产量最低,为2 194.5 kg/hm2;德油早1号产量最高,为2 602.5 kg/hm2,比对照增产18.6%,增产极显著;其次是云油杂15号,产量为2 493.0 kg/hm2,比对照增产13.6%,增产极显著;花油9号产量为2 395.5 kg/hm2,比对照增产9.1%,增产不显著;云油杂10号产量为2 385.0 kg/hm2,比对照增产8.7%,增产不显著;云油双2号产量为2 349.0 kg/hm2,比对照增产7.1%,增产不显著;云油杂2号产量为2 286.0 kg/hm2,比对照增产41%,增产不显著;云花油早熟1号产量为2 268.0 kg/hm2,比对照增产3.4%,增产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油菜生育期的长短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下一季作物或当季作物的经济效益。云南省直播油菜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但受天气、前茬作物和农耕等因素的影响,常造成直播油菜播种时间推迟至10月下旬,个别年份甚至推迟至11月上旬,种植一般油菜品种常因种植节令过晚、水分不足和低温影响致使油菜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较差,最终油菜产量极低甚至无收,而外引品种在云南均表现为生育期过长,后期高温逼熟严重。该试验选择的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45~147 d,较正常节令播种短30 d左右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产量,说明选择的早熟油菜品种具有潜在的耐迟播特性,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丰产性较好,这些品种有利于解决云南作物的茬口矛盾,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该试验结果显示,德油早1号、云油杂15号实收产量较高,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正常节令迟播30 d的情况下能正常成熟,收获2 475 kg/hm2以上的产量,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耐寒性,未发生菌核病,耐迟播,因此这2个品种在云南油菜主产区的 “姜-油”种植模式生产中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生萍.新型春性甘蓝型油菜开花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表达模式研究[D].西宁:青海大学,2017.

[2] 曹宏斌,王硕,李国生,等.几种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效益比较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8(8):201-203,357.

[3] 董云松,余绍伟,李根泽,等.缓释肥对烟后移栽油菜化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10):2411-2415.

[4] 陆金堂,张美玲.制约罗平旱地油菜单产提高的因素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9(1):37-38.

[5] 符明联,邹平,吴建华,等.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引种云南的表现[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5):10-12.

[6] 杨和团,杨兆春,陶加进,等.保山市杂交油菜品种引种及推广应用[J].中国种业,2017(5):23-24.

[7] 张美玲,雷丽仙,雷元宽,等.生姜-油菜生产模式在云南罗平县的示范效果解析[J].中国种业,2017(8):45-46.

[8] 雷元宽,李庆刚,张美玲,等.罗平县油菜高产创建样板主要技术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3(5):78-79.

[9] 雷元宽,李庆刚,张美玲,等.角果期冻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4):21-22.

[10] 符明联,原小燕,汪铭,等.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455-460.

[11] 孫晓辉.作物栽培学(各论)[M].贵阳:贵州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