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棕榈科植物主要害虫调查

2019-12-30 09:44陈晓琴刘珍江世宏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深圳市调查害虫

陈晓琴 刘珍 江世宏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棕榈科植物虫害的发生情况,于2015和2016年对深圳市道路绿地20种棕榈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有椰心叶甲、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等,其中椰心叶甲危害最重。而受虫害最严重的棕榈科植物为海枣。通过分析害虫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深圳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防控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棕榈科;害虫;调查;防控;深圳市

中图分类号 S 436.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3-016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3.04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vestigation of Some Important Pests on Palm Trees in Shenzhen

CHENXiao qin, LIU Zhen, JIANGShi hong

(School of Applied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Guangdong518055)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of pests on the palm trees in Shenzhen,20 species of palm plants around the road green space in Shenzhen in 2015 and 2016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in pests of palm plants were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 (Heller),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etc., of which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damaged seriously. The most seriously attacked palm plant was Phoenix dactylifera L. By analyzing the regularities and trends of pest occurrenc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est control of landscaping plants in Shenzhe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Palm;Pest;Investigation;Control;Shenzhen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2.4 ℃;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 933.3 mm;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 120.5 h。目前,全市道路绿化推广率100%,林荫路覆盖率9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906 7[1]。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和城区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日益增多,现已严重危害城镇的绿化成果,并成为城市绿化、美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2-4]。据统计,深圳市区主要行道树种类约有43种[5],其中棕榈科植物较为常见。为全面了解深圳市区主要干道棕榈科植物的种类和虫害发生的状况及规律,笔者于2015、2016年进行持续调查和监测,旨在通过科学的分析为相关单位开展及时而有效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监测点选在深圳市道路绿化密度较高的罗湖、南山和福田3个区的8个路段。分别是罗湖区—北环洪湖立交、深南新秀立交;南山区—深南南海立交、北环科苑北、滨海大道;福田区—深南车公庙、笋岗莲花立交、北环泥岗西。并对椰子织蛾大暴发的大沙河公园(南山区)进行了重点调查,对选取路段棕榈科植物种类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

1.2 调查方法

分区取样:8个路段,每个路段约1 km。调查了范围内所有棕榈科植物种类及株受害率(受害株数/调查株数),椰心叶甲调查每株心叶中虫口密度(头/株),椰子织蛾则随机抽取5片下部叶片统计虫口密度(头/叶片)。重点调查大沙河公园,调查方法同上。

各监测点30 d调查一次,持续2年,遇非人为客观因素影响或其他不适合调查的情况则适当调整调查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深圳市区道路绿化主要棕榈科植物种类

据调查,深圳市区主要路段棕榈科植物种类分属14个属20种,分别是槟榔(Areca catechu L)、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 Roxb.)、刺葵(Phoenix hanceana Naud)、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 L.)、大王椰(Roystonea regia(Kunth)O.F.Cook)、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 A.K.Irvine)、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F.Muell.)H.Wendl.et Drude)、金山葵(Syagrus romanzoffiana(Cham.)Glassm.)、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 Wendl.)、酒瓶椰子(Hyophorbe lagenicaulis(L.H.Bailey)H.E.Moore)、椰子(Cocos nucifera L.)、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菲岛鱼尾葵(Caryota cumingii Lodd.ex Mart.)、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H.Wendl.)、多裂棕竹(Rhapis multifida Burret)、老挝棕竹(Rhapis laosensis Lec.)、棕竹(Rhapis excelsa(Thunb.)Henry ex Rehd)。所選路段棕榈科植物种植率最高的是蒲葵,其次是刺葵、大王椰、散尾葵,而槟榔、狐尾椰、油棕、菲岛鱼尾葵、鱼尾葵、棕榈及各类棕竹数量较少。

2.2 棕榈科植物害虫种类

调查发现危害深圳市道路绿化棕榈科植物的害虫主要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Heller)]、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1790)]、蓑蛾(Psychidae)等。其中椰心叶甲危害最重,且具有广谱性,侵害了绝大部分调查的棕榈科植物。

2.2.1 椰心叶甲发生情况。

椰心叶甲属鞘翅目铁甲科昆虫,是国家二类检疫对象。椰心叶甲国内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台湾、香港等地,主要危害椰子,也危害棕榈、鱼尾葵、散尾葵、海枣等其他棕榈科植物[6]。

2.2.1.1 椰心叶甲株受害率。

2015、2016年分别调查了20种棕榈科植物的椰心叶甲株受害率。从图1可以看出,在20种棕榈科植物中海枣连续2年受害最为严重,其次是三药槟榔、椰子、蒲葵、金山葵、刺葵等,而槟榔、多裂棕竹、菲岛鱼尾葵、狐尾椰、老挝棕竹和鱼尾葵2年的株受害率均为0。同时,除酒瓶椰子(上升0.69%)外,其余发生虫害的棕榈科植物椰心叶甲的株受害率2016年均比2015年明显下降。这与深圳市绿化管理处及时反馈虫害信息并指导虫害防治有一定关系。

2.2.1.2 椰心叶甲月平均株受害率。

对危害深圳棕榈科植物的椰心叶甲进行了月平均株受害率的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2015年棕榈科植物椰心叶甲月平均株受害率除6、11月外基本持续升高,以12月为最高峰。2016年全年株受害率较小且趋于平缓,3、4月椰心叶甲发生稍高于其他月份。2016年各月相比2015年株受害率均明显下降。

2.2.1.3 棕榈科植物上椰心叶甲的虫口密度。

椰心叶甲在各棕榈科植物上的虫口密度见图3。由图3可知,2016年虫口密度高峰比前一年提前了60 d,在5月达最高峰。2015年10月还出现了一个虫口密度高峰。虫口密度与株受害率基本呈正比例相关(5、10月左右出现高峰之后明显回落)。

2.2.1.4 海枣受椰心叶甲危害株受害率。

据调查,在20种棕榈科植物中海枣连续2年受害最为严重。统计了连续2年海枣椰心叶甲的株受害率(图4),结果显示2015年海枣受害较重的是1、2月和9、10月,4月受害最轻,而2016年海枣受害较重的是4和9、11月,2月受害最轻。总体上,2016年相比2015年椰心叶甲的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2.2.2 其他害虫发生情况。

除椰心叶甲外,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蓑蛾等危害较轻且主要危害棕榈科蒲葵、海枣、椰子和酒瓶椰子。

2015年9月椰子织蛾出现了大暴发,该虫为外来入侵害虫,是棕榈科植物的毁灭性害虫之一。其幼虫对棕榈科植物老叶和新叶均可取食,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在叶背啃食叶肉,并吐丝将粪便和食物碎屑缀成虫道,藏于其中取食或化蛹,受害后叶片成干枯状。增设深圳大沙河公园为主要监测点,进行椰子织蛾的重点调查。其他监测点加以特别关注开展监测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大沙河公园蒲葵的株受害率达900%,叶片受害率达80.8%;霸王棕株受害率为77.8%,叶片受害率为91.7%。2015年12月,在笋岗莲花立交至笋岗西路笔架山天桥路段调查发现有蒲葵受害,株受害率达850%,随后虫害进一步加剧至2016年3月,株受害率为1000%。其他路段未发现椰子织蛾危害。

褐纹甘蔗象发现2次,地点为南山区北环科苑北周围路段,株受害率分别为50.0%和100.0%。其他时间和路段棕榈科植物上未发现。

红棕象甲仅发现1次,地点为南山区深南南海立交,株受害率为57.1%,虫口密度为80头/株。

2015年8、9月在罗湖区深南新秀立交点附近发现酒瓶椰子受蓑蛾危害,其株受害率达100%,平均虫口密度达400头/株,多为老熟幼虫将囊用丝固定在酒瓶椰子上,并在囊内化蛹。其他时间和路段棕榈科植物上未发现。

2.3 深圳市棕榈科植物虫害发生特点与分析

深圳为营造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主干道两旁多以具明显亚热带特征的棕榈科植物为主,棕榈科植物一旦危害严重,将会给全市的生态、经济带来巨大损失[7]。棕榈科植物害虫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发现棕榈科植物中海枣受害最严重,其次是三药槟榔、椰子、蒲葵、金山葵、刺葵等,而槟榔、多裂棕竹、菲岛鱼尾葵、狐尾椰、老挝棕竹、棕榈和鱼尾葵等基本未受害。而所有虫害中以椰心叶甲危害最为普遍和严重,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及蓑蛾虫害虽没有大面积暴发,但一经发生,就是毁灭性的。虫害发生时期无明显季节之分,这可能与深圳属亚热带气候有关。2016年比2015年害虫发生情况有明显好转,这可能与及时发现并防治有关。

3 讨论

(1)椰心叶甲的防控。剪除受害心叶,集中烧毁或粉碎后深埋处理;下雨前在心叶上方悬挂45%椰甲清淋溶性粉剂10 g药包2袋,以毒杀心叶中危害的幼虫和成虫;另外可在晴天早晨或傍晚释放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重点防控海枣、三药槟榔、刺葵、蒲葵、椰子、大王椰子、金山葵等,发生严重路段要加强防控。

(2)椰子织蛾防控。①营林措施: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修剪椰子织蛾危害的下层叶片,集中烧毁,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②物理防治:用波长为365和368 nm黑光灯诱集,23:00—02:00为最佳诱捕时段。③化学防治:輪换应用3%甲维盐(微乳)2 0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喷2~3次。

(3)象甲防控。①根据其成虫喜欢在植株上孔穴或伤口产卵的习性,保护树干不受伤害。发现树干受伤时,可用沥青涂封树的伤口或用泥浆涂抹,以防成虫产卵。②清除被害株,以免成虫羽化后外出扩散繁殖。③在成虫集中出现期,可在叶腋间撒布辛硫磷及马拉硫磷等农药。当发现虫孔,可注射80%敌敌畏乳油1∶50倍药液或用300~500倍液喷射树干,或用棉花醮敌敌畏原药塞入虫孔并用塑料薄膜密封薰蒸7 d,连续数次即有效[8]。

(4)蓑蛾防控。①化学防治:喷施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以傍晚最好;②生物防治:喷施苏云金杆菌(芽孢量80~100亿/g)1 500倍液。③人工防治:高密度蛹量路段要及时摘除清理。

(5)棕榈科植物上多为检疫性害虫,坚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加强检疫是重要的第一道防线。深圳人口密集,为减少环境污染,应减少化学防治,而深圳绿地面积较大且全年植物种类多样,能为天敌昆虫补充营养,可通过天敌昆虫来进行生物防治。如椰心叶甲可利用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9](Asecodes hispinarum Bouek)、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控制[10]。另外,利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在台湾、海南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1],可引入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1] 宋建春.传承岭南文化 打造宜居生态城市 深圳园林绿化的实践与探索[J].风景园林,2012(6):91-94.

[2] 马英玲,韦春义.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J].广西林业,2004(1):22-25.

[3] 张义奇.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7(11):104-105.

[4] 邹志燕,李磊.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對策[J].广东园林,2007(2):65-67.

[5] 郑雪飞.深圳城市道路花卉树木绿化规划发展分析[J].科技创业,2008(8):140-141.

[6] 郑宴义,武英,李发林,等.南方棕榈科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J].华东昆虫学报,2005,14(4):375-378.

[7] 李平东,张森泉,李志强,等.深圳地区椰心叶甲疫情监测[J].广东农业科学,2008(12):101-102,108.

[8] 丁少江,谢良生,梁敏国.几种棕榈科植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广东园林,2001(2):36-37,41.

[9] 吕宝乾,陈义群,包炎,等.引进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防治椰心叶甲的可行性探讨[J].昆虫知识,2005,42(3):254-258.

[10] 丁少江,李朝绪,梁敏国,等.深圳市释放啮小蜂对椰心叶甲的控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7,23(4):306-309.

[11] 罗湘粤,钱军.海南省椰心叶甲危害现状及生物防治策略分析[J].热带林业,2010,38(2):48-49,10.

猜你喜欢
深圳市调查害虫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