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12-31 02:20郑新磊程晓霞郭红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2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康复评分

郑新磊,程晓霞,郭红丽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044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结构的不断变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本研究选取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42~80岁,平均(61.52±6.5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3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9例;病程3~15周,平均(9.06±2.14)周。对照组女15例,男23例;年龄43~79岁,平均(61.86±6.4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4例,高中17例,初中及以下7例;病程4~14周,平均(9.09±2.1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指南》[3]中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中途退出者;合并器质性疾病者;入组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合并重大感染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有抑郁症、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开展治疗等常规护理。

2.2 观察组 给予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康复护理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以亲和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将过去治疗成功的案例作为心理干预素材,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预防并发症、生活及饮食指导、合理用药、康复知识及疾病基础知识等,细致、耐心地对患者的问题做出解答,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③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摆放体位,掌握翻身技巧、轮椅坐姿等,对于偏瘫患者应进行被动运动、洗脸、刷牙、洗浴、如厕、进餐、穿脱衣物等。④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患者饮食应以清淡、高营养为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禁食腌制、辛辣、熏制、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2)认知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注意力、运作思维、视运动组织、知觉、定向等多方面的受损情况,开展认知功能训练,每周至少锻炼6次,具体如下。①失语症:指导患者从单音节发音,发“a”“o”“e”等音,每次训练30 min,每日1次。②执行及解决问题能力:包括穿衣、分蛋糕等,让患者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每次训练30 min,每日1次。③计算力训练:如让患者模拟在超市买菜。④注意力训练:可进行电脑游戏、猜谜游戏、视觉跟踪等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日1次。⑤记忆力训练:包括词语配对、短文复述、倒背数字等,指导患者采用编故事法、分段法、联想法等强化记忆效果,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助记忆设备,如电子记事本、卡片、记事本等,每次训练30 min,每日1次。共训练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平衡量表(Berg)评分。①LOTCA评分包括专注力、注意力、思维操作、视运动组织、动作运用、空间知觉、视知觉、定向等,共26项内容,总分为119分,分值高低与认知功能高低成正比[4]。②Berg评分包括站立时从地面捡鞋子、转身360°、转移、独立站立、坐下、站起等,共14个项目,总分为56分,分值高低与平衡力高低成正比[5]。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LOTCA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LOT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OT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8 72.25±6.25 108.62±13.25△▲对照组 38 72.31±6.33 91.02±9.25△

(2)Berg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Be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erg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er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8 28.62±3.25 56.62±6.99△▲对照组 38 28.59±3.15 40.25±4.31△

4 讨论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理解力差、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不利于相关治疗和护理方案顺利进行。一般脑卒中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神经受损不再进展,发病48 h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研究表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畸形、肢体挛缩等并发症[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LOTCA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较高,与吴华等[7]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如下:①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康复训练的认知度,正确地看待疾病与治疗,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相关康复训练。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提高饮食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机体早日康复。②根据患者机体受损情况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提高患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维持机体的平衡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为临床进一步评估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机体平衡力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康复评分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