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痛风症的调查分析及防制

2020-01-01 03:38滕金玲王宗建李彦云谭善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痛风尿酸沉积

滕金玲 王宗建 李彦云 谭善杰

(①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76600 ②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畜牧兽医站③山东省兰山区柳青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 ④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莒南县某户饲养3000只商品肉鹅,12日龄时出现乍毛、蹲窝,白石灰水样腹泻,关节、脚蹼肿胀,触摸疼痛,跛行,蹲窝,重者瘫痪、眼球凹陷,药物治疗无效,衰竭而死,伤亡严重,带5只病死鹅前来就诊。经剖检,5只鹅均表现内脏器官、病变关节部位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并了解到该户使用猪饲料喂鹅,且储料时间达一个月之久,经综合分析,诊断该病例为痛风症。

1 流行情况

(1)痛风是尿酸盐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腔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养禽业中的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以雏禽多发。最早多见于鸡,且主要以肉雏鸡和笼养鸡多发,如今也常见于个别散养笨鸡。(2)通过门诊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近年来,鹅痛风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实践中发现,成鹅发病率低,雏鹅发病率较高,最早可见于3日龄发病,场群发病率高达90%,个体发病率高达50%,且发病率几乎等于死亡率,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发展,成为养鹅业的一大疾患。在此,笔者根据问卷调查和实践案例将其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总结归纳如下:

2 发病原因

2.1 营养性因素 (1)鹅是水禽草食动物,以食草为主,精料为辅。饲喂高蛋白饲料,营养比例失衡,违背了鹅的生物学特性,引发代谢紊乱,导致痛风发生。(2)维生素A缺乏,会使上皮细胞功能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受损,造成吸收代谢障碍,导致肾脏内的尿酸盐沉积,引起痛风。

2.2 中毒因素 (1)药物因素:任何药物的过量长期使用都易导致中毒,尤其是磺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使用容易引起肾脏、肝脏的损害而导致代谢障碍,诱发痛风的发生。另外,在患有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输尿管堵塞的一些疾病期间,误用碳酸氢钠治疗,引发代谢性碱中毒,加重病情。(2)霉菌毒素因素:饲喂过期、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极易导致肾脏、肝脏损伤,引起代谢障碍,导致尿酸盐沉积。

2.3 疾病因素 出血性肾炎肠炎、星状病毒病、法氏囊病、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尿石症等疾病都能引起肾脏、输尿管病变,排泄功能降低或丧失而诱发本病。

2.4 管理因素 (1)鹅虽是水禽动物,戏水游乐,但喜干燥,恶潮湿,舍内过度潮湿、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温度高低不定,鹅发生痛风的几率就会升高。(2)饮水不足,尤其气温过高,断水时间过长,或长途运输都会引起机体脱水,导致尿酸盐排出受阻,沉积于肾脏、输尿管内,发生尿石症,诱发该病。

3 临床症状

临床上大致有内脏型、关节型、混合型(全身型)三种形式。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缩头闭眼,不愿下水,饮食不良或拒绝饮食,乍毛消瘦,眼球凹陷,排白色石灰水样腹泻,肛门周围污秽被白色粪便污染,病变关节、脚蹼肿胀,变形,发热,呈现跛行、蹲坐或单跳姿态,重者瘫痪,饮食受限,衰竭而死。

4 剖检症状

本病的剖检病变主要以尿酸盐沉积为主。表现在膝关节、跗关节、趾关节表面或周围组织、心脏、肝脏、肠道、肠系膜、腹膜器官表面;肾脏肿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病变,称为“花斑肾”;输尿管肿大变粗突出于表面,内充满白色的尿酸盐,似两条白色的条带;心包膜增厚,附着白色尿酸盐结晶,类似穿着纯白色的“外套”,严重的则在皮下、肌肉、肝脏实质、眼眶、脑部等部位沉积有白色的尿酸盐结晶颗粒,腺胃、肌胃壁上出现白色凝固性颗粒,刮下后呈斑纹状坏死灶;关节肿胀、发热,肌肉干燥脱水,直肠内有白色的石灰样稀便。

5 剖析

(1)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尿酸盐,使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升高,大量尿酸盐经肾脏排出,加重了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机能减退,造成尿酸盐排出受阻。(2)久置的饲料易发生霉变,霉菌毒素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引起蛋白质代谢障碍。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越来越高,发生尿酸中毒,尿酸盐在机体关节、内脏器官等各个部位沉积,引发关节疼痛,行走站立不稳,甚至瘫痪,生长不均。(3)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毒性产物,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容量以及产生调节血压的激素。当肾脏受损、肾功能发生障碍时,正常由肾脏排泄的尿酸盐将蓄积在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任何部位。因此,血液循环越旺盛的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痛风的病变也就越明显。

6 诊断

首先要了解饲养管理、用料背景、既往病史、种鹅场、孵化场管理等情况,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做出诊断。

7 预防措施

(1)选择信誉良好,资质健全的孵化场引进鹅苗。要充分了解种鹅健康状况、免疫背景及监测情况,淘汰弱、小、病、残,保证鹅苗质量。(2)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调配饲料。可消化蛋白与氨基酸的营养水平要平衡。避免饲料中的蛋白质、钙含量过高以及钙磷比例失调。(3)鹅是食草动物,要定时补充青绿或粗糠饲料,防止蛋白、能量在体内过量沉积。实践证明,进雏后第2天即可饲喂易消化的青绿饲料,添加2~3次/d。或者按照3周内料草比1:8,3周后料草比1:4添加,成鹅料草混饲,痛风发病率会大大降低,基本不会出现因蛋白质过剩而引起痛风。因雏鹅消化能力低,青料以菜、叶类为主,宜切碎拌饲,较粗硬的菜青磨碎、打浆喂给最佳。(4)保证供水管道畅通无阻,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饮水,加强机体代谢功能,减少尿石症发生。(5)严把饲料关。选择优质新鲜的饲料,严禁使用霉变或过期饲料,尤其是高温高湿季节,饲料不宜储存过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脱霉剂,减轻、缓解霉菌毒素中毒。(6)合理用药。发病期间禁止使用碳酸氢钠,防止代谢性碱中毒发生。对易损伤肾脏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和疗程。(7)舍内干燥卫生,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密度,风度,不能单凭温、湿度计的显示值,要结合观察鹅群分散均匀度,被毛舒适度,来确定舍内温、湿度的适宜度,减少疾病发生。(8)饲料中定量添加VA或鱼肝油粉,保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确保肾脏及肾小管代谢功能。(9)根据气候适时下水放牧。鹅生性好水,很多活动是在水中完成的,比如:补充水分、清洁羽毛、求偶、交配等,夏季一般7~10日龄即可逐渐下水运动。养殖场要配有适宜大小的池塘供鹅戏水沐浴,加强代谢功能,保持健康体质。(10)饥饿饲养法(限饲)。经了解,有些地区因为没有充足的青绿饲料来补充,养殖户在饲喂过程中采取“饥饿法”,限定饲喂次数、饲喂量及饲喂时间,让鹅少吃,喂“半成饱”,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降低血尿酸的产生。

8 控制

一旦发生痛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了解饲喂史,立即停用高蛋白饲料,根据病情轻重,单纯给予洁净、柔软的青绿饲料、青稞稻、谷糠类,或者配合玉米面、玉米渣等能量饲料,补充电解多维,直至病情稳定。(2)保证充足洁净饮水,加速尿酸盐的代谢排出。(3)加强饲养管理,舍内温、湿度适宜,鹅舍及放牧环境舒适、清洁、卫生。(4)保肝护肾:对发病鹅群,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保肝护肾的中药制剂(如:肝胆颗粒、肾炎康等)、多维、VC、葡萄糖等,调节肝肾功能,利于疾病康复。(5)患病期间禁用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作为碱性药物,可以调节体内pH值,使机体保持健康的体液指标,但是,由于沉积的尿酸盐属于碱性物质,如果在患病期再使用碱性碳酸氢钠,会引发代谢性碱中毒,加重病情。如果是健康鹅群在其它用途情况下,比如改善蛋壳质量或防暑降温等,可按照推荐用量及疗程合理应用,但不可过量或长期使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9 小结

今年受猪市场影响,许多养猪从业者“弃猪从鹅”,掀起了养鹅热潮,养鹅业迅速发展。但是由于:(1)许多养鹅“新手”上路,管理理念、管理水平良莠不齐;(2)养猪存栏量的下降,部分猪饲料生产企业转产鹅饲料,导致饲料质量千差万别;(3)鹅苗的供不应求,某些种鹅场、孵化场放松管理,孵化过程把控不严,注重数量,忽视质量,致使种蛋的带菌毒率升高,造成某些疾病的垂直传播,鹅苗质量下降;(4)鹅作为古老传统的养殖业,其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远远不及猪、鸡,防疫体系(免疫程序、用药程序、接种疫苗)不健全,饲料营养标准不恒定,养、购、宰、销等链条环节不完善;(5)鹅是水禽草食动物,养猪户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压积的猪药、猪料转型喂鹅(蛋白含量18%±),或者是为了追求生长速度,使用肉鸡、肉鸭料喂鹅(蛋白含量21%±),高蛋白的饲料违背了鹅的生物学特性;抗生素的滥用,破坏了鹅的肠道菌群;过期霉变饲料,损肝伤肾,发生代谢障碍等诸多原因,导致今年鹅痛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任何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都是失败的。在养鹅生产过程中,广大从业者要严把饲料关、种鹅关、孵化关,严格遵循鹅的生物学特性,加强管理,科学饲养,积极推进完善产业链条,填补欠缺空白,把养鹅业推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痛风尿酸沉积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选择性电沉积方法用于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镍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电弧沉积TiSiN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
痛风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