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清水复流项目高喷灌浆防渗墙围井试验

2020-01-03 02:19
山西水利 2019年9期
关键词:汾河防渗墙渗透系数

王 晖

(山西省汾河流域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06)

1 工程概况

汾河清水复流北赵联接段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津市和万荣县境内,距河津市区约20 km。本工程自禹门口一级站改扩建工程取水,向西范灌区、西范灌区东扩和北赵灌区供水,同时利用汾河河道输水,达到向汾河下游河道进行生态补水的目的。

输水线路:禹门口一级泵站扩建工程渠道末端—汾河西范—庙前段,西范—庙前段为本工程的清水复流段。本工程需新建长渠道19.18 km,利用现有黄委输沙渠2.53 km、新建沉沙条渠宽120 m、长6 948 m;利用汾河天然河道长20.31 km,线路总长42.02 km;渠道横断面为现浇混凝土弧底梯形,全断面铺复合土工膜防渗,其中渠首断面尺寸为渠深3.8 m,底弧半径5 m,边坡1∶1.5,渠堤采用土堤。

新建各类建筑物25 座,其中水闸5 座、渡槽1 座、倒虹1 座、公路桥17 座、汾河橡胶坝1 座。渠道建筑物共32 座,包括节制冲沙闸1 座、渡槽1 座、沉沙条渠分水闸1 座、渠道节制闸1 座、条渠末端渠道进水闸1 座、西范供水节制分水闸1 座、西范一级站供水倒虹1 座、公路(机耕)桥20 座、跌水2 座、涵洞2 座、汾河橡胶坝(含引水渠和进水闸)1 座。

2 高喷防渗墙灌浆施工

2.1 高喷灌浆施工准备

现场布置及技术准备。现场要实现“三通”,备料及机械进场并试运转,检测检验设备,做好废浆排放措施。根据选定的浆液比重,进行现场配合比试验。方案批准后,安排施工准备工作。围井试验主要施工设备和参数见表1。

表1 主要施工设备明细表

2.2 高喷灌浆施工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钻孔、灌浆、围井钻灌、质量检查、成果分析、整理。

单孔施工工艺流程:表面清理、作业层平整、测放孔位、机就位、整平、钻孔、台车就位调整、试喷、下设喷射管、水泥浆制备、喷浆、检查、回浆、充填封孔、移机。

2.3 高喷灌浆施工

测量定孔,要求保证每孔孔位误差不大于5 cm。

钻机造孔,造孔采用XY-2 型地质钻机,复合片钻头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成孔垂直度,每钻进10 m 检测一次,孔底偏斜率不大于1%,确保防渗墙搭接可靠。

下设喷射管,高喷台车先进行试喷,喷射管按要求下到设计深度,误差不大于10 cm。

制浆,按配合比与程序制浆。水泥称量误差应小于5%;浆液须测定浆液密度,水泥浆浆液的配比与控制参数如表2。

表2 水泥浆浆液的配比与控制参数表

喷射灌浆,喷射管下至设计深度后,同时启动设备,调整各工艺参数要求,送入符合质量要求的水、气、浆,进行喷射。待孔口返浆后,且密度≥1.2 g/cm3,按试验拟定的提升、旋转速度,自下而上喷浆,至设计终喷高度,停喷并提出喷射管。及时冲洗干净管路,以防堵塞。

回灌封孔,喷射结束后,利用下一相邻灌浆孔内的返浆进行回灌封堵,直至孔内液面不下降为止。

弃浆排放,舍弃的浆液沿人工开挖的排浆沟,排放到坝下游的沉淀池,沉淀一段时间后将废浆用挖机挖出外运至弃料场。

3 高喷防渗墙试验

3.1 试验依据及目的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和《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 5200-2004(以下简称《规范》)要求,高喷灌浆施工前首先进行高喷灌浆试验。通过试验检测高喷墙体防渗指标,从而确定高喷灌浆各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以指导本工程正常施工。试验依据有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合同文件、《规范》以及以往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经验。

试验目的。为保证施工质量和试验的指导性,根据以往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经验和《规范》要求,拟定本次试验采用三管法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喷射管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水压力和水流量、气压力和气流量、进浆密度和回浆密度、进浆压力和进浆流量。

试验要求。按照设计标准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验证按照拟定的施工参数能够满足设计标准的可行性;确定本工程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采用的高喷施工工艺及相关参数,指导后续施工。

3.2 试验安排

3.2.1 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

试验段选择地质条件有代表性的区段,先形成一段连续的高喷防渗墙。然后在墙体中心线上游钻喷三个孔,布置围井进行注水试验。计划将试验区段布置在坝右侧,距坝轴线4.2 m。具体布置如图1。

图1 围井孔位布置图

高喷试验孔施工全部完成7 d 后,根据监理人指示,由施工单位实验室人员进行操作围井注水试验,业主、第三方实验室、设计和监理现场见证,测定计算渗透系数,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整理形成试验成果报告。

试验进度计划:2016 年10 月10 日~2016 年10月20 日,试验孔钻孔、灌浆、注水试验、成果分析。

3.2.2 试验成果报告

试验成果报告内容包括:概况、试验经过、试验成果及分析意见、施工中应采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参数。

灌浆试验孔完成7 d 后进行围井注水试验。灌浆试验孔完成28 d 后钻孔取芯。检查孔,布置在灌浆轴线上的相邻两孔高喷凝结体的搭接处,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渗透系数K 值计算,依据《规范》,K≤1.0×10-6cm/s。

4 质量控制

4.1 试验施工情况

4.1.1 试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

2016 年10 月9 日,在防渗轴线右侧试验段探测地质情况,进行先导孔钻探。根据钻孔探测地质情况为353.2 m 高程以上部分为细砂层,高程353.2~352.2 m 泥土层(设计高喷底高程为352.7 m),地下水位高程在363.92 m 处(见水位观测记录表)。

4.1.2 试验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

围井试验主要参数表见表3。

围井试验施工:采用三管法进行,高喷灌浆试验采用围井形式,分为二序孔施工;喷射形式为摆喷对接;高喷灌浆孔Ⅰ序孔摆角60°,Ⅱ序孔旋喷,喷射轴线与防渗墙轴线夹角为60°。围井试验的孔深为14 m,范围为:高程362.7 m 以下10.3 m。

围井试验施工程序:选定试验段、先导孔施工、测量放样、钻孔、高喷台车就位、下设喷射管、制浆、水泥浆、高压水、压缩空气、高喷灌浆、提升、达到设计高程、回灌、高喷结束。

表3 高喷灌浆主要参数表

围井孔位平面布置见图2。计算墙体平均厚度为0.85 m。

图2 围井注水试验垂直剖面示意图

4.2 高喷灌浆围井试验方法

采用地质钻机在围井中心,钻直径108 mm 的孔进行注水试验,孔深14 m,先钻进4.5 m,然后旋喷提升0.5 m,对顶部进行封闭;继续钻进至围井底部,然后旋喷提升0.5 m 对底部进行封闭。在高程353.2~362.2 m 段下入过滤花管,高程353.2 m 至孔口为无缝钢管。注水试验前,连续向井内注水4~8 h,使井内的天然地层,呈饱和状态。围井注水方法采用固定水头,即将水位保持在孔口上,用量筒往孔口管内注水,以推算渗透系数。用量桶量测注水流量,开始每隔5 min量测一次,连续量测5 次;以后每隔20 min 量测一次,至少连续量测6 次。当连续的前后2 次注入流量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依据《规范》中,围井防渗墙渗透系数K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渗透系数,m/d;

Q——稳定流量,m3/d;

t——喷墙平均厚度,m;

L——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

H——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深度,m;

h0——地下水位至井底深度,m。

4.3 高喷围井试验检测结果

根据注水试验数据,可得围井参数为:Q=0.12 m3/d;t=0.85 m;h=13.5 m;L=9 m;h0=11 m。经计算,渗透系数K为0.43×10-6cm/s,小于1.0×10-6cm/s。符合《规范》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4.4 试验结论与建议

根据围井试验成果,高喷灌浆孔孔距选择1.5 m。

主要施工技术参数数据:高压水压力≥35 MPa;浆液流量≥70 L/min,密度≥1.51 g/cm3,压力≥0.3 MPa;气流量0.9~1.2 m3/min,气压力0.6~0.80 MPa;摆喷提升速度8 cm/min,摆角60°;旋喷提升速度8 cm/min。

5 结语

高喷灌浆除应用于地基加固外,更多地应用于水工建筑的地下防渗工程。高喷防渗墙技术在汾河清水复流北赵联接段中的成功应用,成功克服了施工场地狭小等不利因素,缩短了工期,节约投资,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数据和成功范例。

猜你喜欢
汾河防渗墙渗透系数
陪汾河走一走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水泥土的长期渗透特性研究*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力学性状的统计分析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高土石坝廊道与防渗墙定向支座连接型式研究
汾河水韵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塑料排水板滤膜垂直渗透系数试验及计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