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生家庭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2020-01-03 10:00罗苏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9期
关键词:原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原生家庭的影响最为隐性,也最为主要。原生家庭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性格的养成、心理的塑造、情感的表达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原生家庭视角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原生家庭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18-02

前言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从原生家庭的影响中找到根源。原生家庭生活中的不同成长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应该对此予以重视并深入分析。

一、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条件

(一)家庭氛围

在原生家庭中,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比如原生家庭中各种关系融洽,父母之间、亲子之间都能比较民主,对事物包容、和谐,那么在这种关系下成长的学生自然会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并且性格相对平和,沟通能力和生活态度更加开朗。相反,如果在原生家庭生活中,各种关系紧张,随时产生着争吵、打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会养成极端性格,或者暴躁、或者孤僻,而在生活态度上也会更加消极和悲观。其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会更差。家庭氛围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并不会直接地反映出来,但是会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质量。比如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一种专门针对原生家庭影响而开展的心理研究,通过大量的分析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犯罪问题、社会问题等现象,一般都会在其原生家庭的影响中找到根源,而在良好家庭氛围下的孩子,一般发生重大的心理问题较少,往往会更加自信,更加阳光,面对生活和挫折,更容易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我调整,反之,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父母关爱

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不仅从心理上能够更好地安抚孩子的情绪,也可以从生理上为孩子成长提供安全的保障。一般情况下,在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的关系融洽,对子女的关爱很明显,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种爱与被爱的环境中,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养成良好的心态,积极地生活,更懂得爱与宽容。反之,如果孩子从小就得不到关注,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安全的反应,各种负面的消极的态度也会加重,造成大学生活中不能很好适应,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宿舍的集体生活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更容易融入到集体的环境中,与宿舍其余成员的关系良好,生活融洽,但是有的学生并不能与其他的成员进行和睦相处,处处表现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宿舍其余成员的排斥,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源,都与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其的溺爱和骄纵有关,养成其不良的性格特点,在群体生活的过程中,或者在今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入,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大学生今后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发展质量。

(三)父母人格

人的成长过程,很多言行习惯都是来自于对身边大人的模仿与学习。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通过说话方式、行为习惯、情绪表达来反映自己的各种人格特点,孩子在与家长长期的接触中,会自然的对父母的言行进行模仿学习,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特点。在进行大部分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分析中,会发现其与父母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或极端的相反等特点,因此,父母的人格特点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某高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研究父母对子女的性格影响,专门邀请了100位学生家长参与到心理调查活动中,通过给父母和学生发放同样的调查表,来进行相关性格的专业性研究。最终在结论中发现,这100组的学生和家长性格中,相似性达到80%以上,虽然在表面上看父母和孩子的为人处世、生活学习方式不同,但是在实际的性格表现中,相似度、重合度非常高。往往家长性格暴躁的,学生性格中也有暴躁的表现,家长性格平和的,学生的性格更为温和。但是也存在部分的极端反差现象,比如家长性格良顺,但是孩子却性格乖张,桀骜不驯,这些心理健康现象的发生都与父母长时间的人格影响有关。

(四)父母婚姻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状况会对孩子的婚恋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感情恩爱,能够主动地关怀孩子成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感情和睦,也会将这种融洽的关系运用到今后的婚姻生活中,与恋人之间关系和睦。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争吵或者冷漠,都会造成孩子的大学时期对异性的态度或冷淡、或热情过度,在面对爱情或者婚姻的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反应,影响大学生活中正常的异性关系建立,造成问题的发生。比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年轻人群体中面对婚姻的态度在严重的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不婚主义者出现,离婚率也是逐年升高,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早期父母的婚姻关系影响有关。大学生正处于从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过渡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和情感态度都在建立自己的认知,但是如果在长期不良的家庭婚姻关系中长大,大学生心理中自然会存在抵触婚姻、害怕婚姻的潜意识,从而并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生活的顺利开展。又或者是有的大学生过分渴望得到心理缺失的关爱,早早地走入婚姻中,表现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教养方式

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味的溺爱,造成孩子对父母产生过度的依赖情感,而在大学生活中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极端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又比如,在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各种要求十分苛刻,学生在长期的生活中会形成对各种事物叛逆、恐惧的心理,从而在大学生活的开展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造成各种问题的发生。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和每个家长的主观认识、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不同的教养方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哪一种方式并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孩子、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開展,但是在一些基本原则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底线的教育,不能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苛。在通过对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专业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只有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下,松紧有度的教养方式中教育的孩子,心理更健康,三观更端正,反之,则多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性格养成、认知发展。

二、基于原生家庭视角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一)学校教育结合家庭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原生家庭的视角下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家校联合的方法进行。首先,学校和家庭之间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情况要做到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在学校产生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从家庭的角度寻找根源,并与家长进行及时的交流,互相配合,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良好的心理养成。比如,在进行家校互动的过程中,要从关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中进行互动,针对在学校生活中发生问题的大学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共同寻找大学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但是在具体参与的过程中,要考虑大学生的心理,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家长参与的情况下,学校要和家长进行私下沟通,尽量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发展倾向。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家长的宣传和教学,要能够从家庭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长,重视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积极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促进孩子健康生活,积极开展大学生活。比如学校可以在学期开始或结束的时候举行家长会,也可以通过家校共建平台积极地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认识。

(二)利用专业教育知识能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中,可以使用专业的知识对原生家庭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可以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学校行为、表现、性格特点深入分析原生家庭的影响,寻找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途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比如在面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中,要分析其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状况,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教育。原生家庭中父母离异的,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是父母的性格不合、还是存在家暴、欺骗等行为,要综合看待父母的婚姻关系,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婚恋观念。其次,要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建立档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特点、心理变化、症状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适应情况进行引导和规划,掌握大学生详细的生活资料,并建立长期的跟踪观察,分析其根源,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解决,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质量。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下,学校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变化,到步入社会的适应心理,再到职场发展的心理变化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引导这部分大学生开展正常的生活,逐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环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适应各种环境。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自我的价值观,提升对自我的肯定,并在发生困难的时候能够积极面对,减少消极态度的影响,在心理上形成能够战胜困难的暗示,减少负面影响。比如,有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遭遇家庭变故,或者出现学习上的考研失败、考试失败等打击,学校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的重大变化进行关注、引导,要从面对困难,重新开始的良好态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帮助这部分学生直面打击,战胜困难。其次,要正确看待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主动地处理与改善。要让大学生在心理上战胜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用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进行修正,更好地完善自我成长。最后,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进行联系,建立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可以让大学生多参与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各种志愿者行动等,通过亲身的实践参与,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也建立一定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更好地应对各种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实现健康心理下的成长、发展。

結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基于原生家庭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开展有效的家校联合,利用专业的知识进行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适应各种环境,建立正确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面对大学生活和今后更长远的人生发展。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元梦,曲晨菲.原生家庭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A1):239-240.

[2]马媛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探析[J].心理月刊,2019(18):30-31.

[3]刘赪秀.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6):166-167.

作者简介:

罗苏梅(1982,04-),女,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原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