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2020-01-03 10:06冯凡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画

冯凡

摘要:民族与艺术世界自古以来就为众多学者所讨论。中国画艺术应谊立足当下,客观应对经济全球化对艺术的冲击。没有一种艺术包含了艺术的全部美德,所以艺术应谊不断地吸收其民族艺术的精华,从而完善和发展这一民族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范宽;民族性和世界性

1、民族性与艺术世界的关系

如果要探讨中国画的民族性与艺术世界的关系,一般来说,艺术的民族性是一个具体而抽象的概念。其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中国水墨画、欧洲油画、波斯、印度美术等民族艺术作品中常用的传统乡土创作方法和表现彤式上,主要运用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运用民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立足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审美意识,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趣昧,使文学作品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风格。

艺术的世界主义融人了民族,但它高于民族。艺术的世界性生产是一个国家艺术的彤式和内涵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和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当外界真正了解它的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和它的价值时,它的民族性就上升到了世界的高度。

2、民族性与艺术世界的辩证关系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民族与艺术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不同的、相互联系的,一切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普遍性和个别性的有机统一。民族与艺术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情感、发展过程和审美特征,自然产生个性化的东西——这就是民族。水墨画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已广泛应用于世界艺术的各个方面。因为它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它已经成为世界的财富。以古色古香著称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括力,在国际时尚潮流中不断展现其魅力。

3、从范宽的绘画看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其人如其名,性宽厚,进止疏野。《图画见闻志》中叉说“理通神会,奇能绝世”“好道”。有好道之心,必然能“澄怀味象”,拒绝功名利禄,去除俗虑杂欲,而专意于山水之间。移居于终南山、太华山之同。范宽最著名的一幅画奠过于他的《溪山行旅图》,此画也最能代表他的绘画风格。画面上一巨大山头顶天而立,占据了全画的三分之二,山头上有茂林丛树,在山峰上的右边有三堆石冈,上面有浓阴老树,其问还夹杂着溪水,在溪水的右面还有四头驴子,正可谓是“溪山行旅”。

范宽性格宽厚,可能是缘于他对于山水的敬畏之心。他的画具有明显的重量感,线如铁条——“画屋既质,以墨笼染,后辈目之为铁屋”。皴如铁钉,山如铁铸,树如铁浇。其所有的画皆可印证。《溪山行旅图》更甚。其皴法一般称为雨点皴,以点攒簇而成,像雨点一样的密集,这些点有的浓,有的淡,有的大,有的小,模拟出了土质又干叉硬的感觉。离远了看,就产生了一种雄浑厚重的效果,其中还夹杂着短条子皴,犹如冰雹夹着雨,这样的画法把山的质感表现的尤为突出。

在用墨方面,他反复渲染,皴后再用墨罩染。山石的凹凸不同,用墨的浓淡也不尽相同。凹处深、凸出淡。树丛前后的树叶用墨亦不同,但都给人一种茂密苍茫之感。他的山头喜作密林,黑压压的山头视觉上看给人以一种重量感,让山仿佛扑面而来。从艺术的民族性来讲,范宽运用了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之前所没有的艺术表现彤式来反映他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愿望以及艺术审美情趣。

范宽的画风,《圣朝名画评》中记云:“时人议曰‘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意为范宽的画,即使离得很远去看,也觉得像是在眼前一样。皆因范宽用笔浑厚,笔势雄浑。《圣朝名画评》将范宽的画列为神品,认为“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立与成城绝,至今无及之者”。李唐《万壑松风周》风骨全似范宽,其早期绘画基本上都从范宽中来,倪云林说:“盖挛唐者,其源出自于范、荆之间,马远夏圭辈,又法李唐”。所以整个南宋山水画中,都可看出范宽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看出,中国的水墨画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史上经过变化,使艺术的民族性得以充分的展现,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冀我们前途明媚。

艺术的世界性产生是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逐步被世界认可接受的过程。前面说过,首先民族艺术必须要自身强大,饱含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可以成为民族的信物,国家的代表,在国人宣扬下走出去,慢慢的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欣赏、研究、尊重和运用。当外界可以真正理解它的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它的价值的时候,它的民族性就上升到了世界性的高度。

范宽的画,由民族性上升到了世界性,甚至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为什么?范宽代表了山水画精神中,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对于山水的崇敬。范宽总是在努力表现山水的伟大,并侧面体现出了人的渺小,这是对于自然宇宙万物的谦卑之心。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4、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不可分割。

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吸收他的民族艺术精华,完善和发展我们民族的内在艺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民族艺术和民间艺术并不是世界性的。我们的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不必带着小脚和长辫子走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任何国家都不必一步一步地追随他的民族艺术。离开泥土而不染色的莲花不会拒绝泥土提供给它的营养。只有站在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先辈的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不僅要选择自己的艺术传统,而且要用我们的规则来规范和选择自己的民族艺术。提倡创造性继承和吸收,避免奴隶式继承。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