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7 07:31温周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预警应急

温周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6011)

0 引言

来自2018年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建筑行业共发生施工安全事故1732起,死亡1752人,相较去年同一时期分别上升7.8和1.4个百分点。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数量及概率为全部工程建设活动之首,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建筑行业生产的安全性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助预警管理的优越性,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创新。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分级管控

以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为主导,设置预警管理分级管控组织架构。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小组,负责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工作。要求统一领导、全员配合、自主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及预防工作。

在安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求全员参与,并覆盖全员、全环境和全过程,确保施工安全风险点被全面监测。风险识别对象涵盖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工艺技术、人员行为等,详细记录风险控制的过程,如风险点的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预估、风险评定等级、相应的预警措施等。

风险等级的评定以赋值形式划分,从高到底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

各单位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进行预警和报告。预警级别为三级:①一级预警:发生重大、较大风险;②二级预警:发生一般风险;③三级预警:发生低风险。发现风险后由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组长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指挥部下达预警指令,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根据预警级别,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的展开处理和控制事故。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应用

2.1 预警管理隐患排查体系构建

2.1.1 安全预警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为四个等级,在安全预警管理体系当中依托以上分级标准,做出相应的预警。例如,在预警管理过程中发出一级预警信号,证明安全风险等级为重大、较大风险,即涉及到3人以上人员死亡、10人以上重伤及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财产损失;若发出二级预警信号,即涉及到3人以下人员死亡、10人以下重伤及1000万元以下的经济财产损失;若发出三级预警信号,即施工现场发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安全隐患或险情。

现场发生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隐患或险情,则马上启动三级预警;启动后,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并做好启动二级预警的准备;一旦启动二级预警,公司应急指挥部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总指挥,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态势,请求是否启动一级预警。

2.1.2 安全应急体系

安全应急体系中饱含两部分内容:①安全风险的动态化控制。对于风险评定等级较高的施工环节进行重点监控,结合施工进展进行安全应急方法优化,从根源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②分析安全应急预案的可靠性。当安全风险已经发生,此时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将人员及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1]。

2.2 安全风险监控排查具体方案

2.2.1 人员风险监控

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主要对象,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众多,每一项个人行为都有可能给工程带来安全风险。例如,很多项目将智能监控系统融入到施工过程中,利用实名制门禁系统和遍布施工现场的高清摄像头,全面监控进入作业区的人员数量及监测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系统数据库中存有施工操作标准信息,通过高速对比和计算,分析施工人员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并自动做出预警,通过广播系统或移动监测终端提醒现场管理者进行管理,图1展示了施工现场智能监控系统搭建方法。

图1 施工现场智能监控系统

此外,施工管理人员也是预警管理中的重点监控对象。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发挥着“大脑”作用。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抽选具备相关经验的人员组建管理团队,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进行管理团队专业学习。重点关注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明确施工重难点及风险高发作业点,掌握各类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操作技巧。从而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做好现场人员及工序的协调工作,以免出现现场指挥失误、人员安排失调等问题,防范施工安全风险。

开展日常安全巡检的过程中,会出现管理人员因过于熟悉施工场地及流程而忽略细节问题,使得一些安全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而进一步扩大。在执行预警管理方案时,要求执行交叉巡检的方法。即将不同施工模块的管理人员打乱,深入到其他施工模块进行安全检查。结合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全面挖掘安全漏洞及风险。

2.2.2 设备风险监控

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监控也是重中之重,如某项目建设中,就发生过一起由于塔吊突然断裂而出现的安全事故。由于塔吊断裂后倚靠在已经修建完毕的建筑主体之上,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却给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塔吊预警管理中可加入塔吊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施工现场智能监控系统远程控制及时阻止危险发生。同时,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检,对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及其他生产物料的存在状态进行检查。例如,查看物料堆放地周边是否存在明火及明火作业,排除火灾风险;查看设备运行是否出现异常,如发现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检修。

设备风险监控要做好以下五点工作:①确保设备日常检修保养的质量,加强设备检修频率,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②计算每台设备的故障率,划定故障率安全红杠,对于故障频发的设备予以更换或大修处理。③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建筑工程的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设备损耗速度快,企业应及时更新老旧设备。④严格控制带病设备占比。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已经出现故障但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为最大限度降低设备安全风险,需对这部分设备的比例做出严格控制。⑤强化安全防护类设备质量。安全防护设备对保证施工安全的作用巨大,提高防护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即使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也能对施工人员起到最大的保护作用,减轻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及经济损失。

除施工机械设备外,安全防护装置、工具也作为设备风险监控的重点。要求项目部严格依照作业标准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定期对脚手架、安全缆绳、防滑锁扣及其他安全防护类工具进行性能试验。

2.2.3 环境风险监控

施工环境的监管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环境安全预警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环境安全系数评估与环境风险后果评定上。开展施工活动前,对施工地的现场环境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监测,评价在当前施工环境下,各项具体作业的执行难度。结合分析结果,对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进行优化调整。此过程可使用环境预警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实地信息作出整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也能发挥出明显安全管理优势。

监测施工环境的PM、噪声等各项指标,或者通过当地气象部门获取施工区域附近水系的水位变化、极端天气预测等。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和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及时对施工进度方案作出调整,事先开放降尘系统或设置防噪设施、排水沟渠、支护系统、围挡装置等[2]。

3 结论

通过本文案例足以见得,预警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及效果方面发挥出的显著作用。相关单位应积极引进预警管理技术,构建适用于本企业的安全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预警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