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危思安,让学生思而解患

2020-01-07 00:55边红玉方媛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危险救援体育教师

边红玉 方媛

一、案例背景

古有“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今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预设好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让学生学练结合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形成健康的体魄。同时,课堂教学中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如何让“健康第一”和“安全第一”有机融合,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一直在探讨和摸索的问题。如何减少体育教师的忧虑,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并树立安全意识是本案例笔者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案例描述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准备公开课是非常耗费精力的,本次视导课的内容为水平一(二年级)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我为本节课备选了十多种方法,但涉及的辅助器材每次试用时都被指导教师指导时推翻,理由多数为方法不太安全。

我开始翻阅各种书著资料,观看国内外优质课视频,想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此,我有了第一轮思考:为什么同等难度,类似组织方法,年龄还小的学生在国外的体育课堂中却能够开展?我经过探讨与带领学生实践,证明可行性还是不高。接着,我进行了第二轮思考:是安排的练习方法和使用的辅助器材不安全,还是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低,致使可行性不高?后来我改变学生水平学段,用三年级学生尝试,证实可行性是较高的。说明学生水平学段和练习内容的难度不匹配,水平一的学生安全管理意识低,无法安全规避练习中存在的隐患。我又进行了第三轮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课堂实施能力?在临近一次试教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有了解答。

为了避免学生跳过小栏架后发生冲撞,我要求练习者均从右边返回队伍,虽多次强调“注意安全”“这样太危险了”,但学生依旧乐此不疲地从左边返回。当我正在焦虑中,突然一名学生因为被多次提醒,调皮地说:“又没有陷阱。”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用怒火将这种抗议按压下去,而是将他的话变成了陈述句:“那边有陷阱。”因为在讲解学练内容时,是用了“小蝌蚪找妈妈”引入的,所以我顿悟了一下说:“同学们的左边是很深的水池,右边都是荷叶,你们想想怎样才能安全返回?”很快,左边没人了。

根据这种现象,我将课的思路做了调整:一味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危险时,学生是无法考量危险程度的,从而无法引起安全的意识。当把危险的问题情境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自我思考,寻找解决危险的方法,岂不是“授人以渔”,达到了教育真正的目的吗?身处危险环境中才会真正地去考虑安全!

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视导课的游戏环节改变为消防救援游戏,模拟消防救援情景:两名消防员进行配合,一人前去灭火,扮演在救援中受伤,后者去救援同伴;采用消防演习动作——捂住口鼻,弯腰前进。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得井井有条,有模有样,既注重动作,又积极救援。即使中间设立障碍物,学生也能自主安全通过,因为这本身就是安全游戏,学生自然有了安全意识。

三、案例反思

1.注重“冒险”胜于一味强调“安全”。安全教育游戏的选择不是规避危险而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危险情况,且根据学情注重冒险性,让学生在了解体会危险后解决问题,进行自我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主动规避危险的游戏,建立课内外安全活动的规则和意识。越是在活动中隐藏的危险,作为体育教师就越应该将它放到“桌面”上,结合身体活动设计成游戏,反复强调、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形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2.设计科学优于一味降低难度。游戏的设计要符合突发事件或者危险事件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事情的危险程度,学生才能更加重视安全问题,想办法去解决危险问题,从而在危险事件中进行自救和他救。要注意三点:第一,模拟程度高:将平常反复强调的安全问题和不敢实施的练习内容简化成小游戏。第二,多角色扮演:学生角色互换,分别模拟制造危險者与解决问题者、受伤者与救援者、自救者与救他者、保护者与帮助者,让学生双向体会问题的游戏环节。第三,主题切合强:切合本节课主教材教学中容易发生的危险问题,让学生在此环节进行健康安全课的学习,促使学生应用到实践中。

3.提高“学生意识”先于一味降低“教师要求”。教师将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替换后,是否降低了教师自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一个从未体验过冒险的学生在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候又如何能快速躲避呢?所以,作为教师先不要急着降低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可利用游戏环节科学创设规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完成能力是我们首要做的,而这种游戏的开展恰巧就是在进行一场场安全演习。

居危思安,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时,学生的冒险精神便会凸显。由目标引领学生练习动作时,教育的目的才会落在实处,学生的运动兴趣才会有效激发。

猜你喜欢
危险救援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喝水也会有危险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拥挤的危险(三)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话“危险”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