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抽样调查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07 00:56寇俊克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6期
关键词:抽样调查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摘 要]学科竞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竞赛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竞赛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趋势。抽样调查作为一门极具实用性的课程,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高效获取高质量数据的实践能力。文章简要分析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意义,并详细阐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科竞赛;抽样调查;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雨课堂平台《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2018JGA164);202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研究”(2020YXW14)

[作者简介]寇俊克(1988—),男,河南人,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非参数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3[收稿日期] 2020-09-29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学科竞赛不仅是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是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深度融合的典范[1-3]。学生通过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高质量的海量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抽样调查作为应用统计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当前极具实用性的多种抽样方案。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多种随机抽样方案并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4]。学生通过该课程系统的学习,不仅能在理论层面上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案,并且还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随机抽样方案,进而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的数据。那么,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完美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呢?学科竞赛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和平台。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科竞赛为导向,打破常规的教学旧模式,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所以,开展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意义

学科竞赛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同时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20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了“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学科竞赛在高校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科竞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在学科竞赛中,学生需要灵活利用自己所学知識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然而学科竞赛涉及众多课程知识,且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学科竞赛过程中首先要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或者突破口。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结合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找出相应的求解方法。甚至有时候问题对应的求解方法学生不一定学习过或者接触过。针对此类情况,学生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自学能力去现学现用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科竞赛中学生现学现用的知识往往记忆都比较深刻,体会领悟也更深刻。比如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炉温曲线问题,与这一实际问题相适应的求解方法是热传导方程。然而热传导方程知识属于数学专业知识,涉及数学学科多门不同阶段的课程知识,知识点晦涩难懂。学生要想顺利地在规定时间内求解出该问题,就必须通过自学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并将其运用在炉温曲线问题求解中。最后,学生需要将问题求解的思路、方法、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形成一份问题求解报告。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利用知识现学现用,这些实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认可度不足,进而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没有一个实际运用的实践经历,从内心深处无法理解其价值所在。学科竞赛平台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学生借助学科竞赛这一平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科竞赛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学以致用或者现学现用的实践经历,这样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知识的魅力所在。同时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得到奖励也会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学科竞赛所带来的经历和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用心,进而带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当前社会正处于百年不遇之大变革时期,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进步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束缚,建立与时代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的关键时期,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不能只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要建立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5-7]。通过学科竞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点并加以改进完善,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认可度提升了,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中实现自我,发挥自我,成就自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科竞赛的发展。总之,学科竞赛和高校教学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抽样调查作为统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顺应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课程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高效搜集获取数据的专业技术人才,其关键点和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据获取实践操作能力。这一特点恰好与学科竞赛的目标相吻合,故尝试在该课程开展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深度融合实际案例

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经典实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其核心课程知识涉及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二阶段随机抽样、有放回随机抽样、无放回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经典抽样方法。从课程知识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总是尝试将各种知识系统全面地讲授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然而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上述课程知识点应有所侧重,有些知识点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需要精讲,有些抽样方案不常用或者效率不高可以略讲,甚至作为学生自学的材料;所以,抽样调查课程知识体系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知识结构体系优化,有所侧重。另一方面,在讲述经典实用的抽样方法理论时,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分析该抽样方案的精髓,同时深度融合实际案例。通过引导学习以及案例分析使得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抽样方法的原理,再加上实际案例引入,学生不仅可以从理论层面理解知识点,而且还能够掌握该抽样方法的应用范围。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和平台。抽样调查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该课程相对来说知识难度较低,更加注重利用所学的抽样方法进行实际获取数据操作。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该课程开设了16学时的实践教学。在常规的实践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实验供学生练习。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常采用先演示讲解后模拟练习的方式,即教师首先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每一步骤如何设计参数等;学生针对设计好的实验练习题进行练习操作,掌握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上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步骤,但是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摸索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了真正意义上进行实操练习,教师必须强化实践教学,设计与实际问题相契合的问题供学生练习。鼓励学生针对模拟练习题进行问题分析,自由摸索设计相应的抽样方案以及实施步骤,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实际操作流程,进而提高其实操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引入学科竞赛试题,比如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试题作为实践练习题。借助学科竞赛试题让学生去自由发挥,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實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交叉融合

当前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的,教学大纲主要针对课程理论知识结构设定。抽样调查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抽样方案进行随机抽样的实践操作能力,而非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这是由于抽样调查课程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且难度较低,这就意味着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实践能力培养。这就要求该课程必须与学科竞赛进行深度融合。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就是一个与该课程紧密相关的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一个赛事。该赛事旨在引导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调查实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实战能力。只有将此赛事与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8]。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讲授以及实践教学以外,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比赛赛题。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比赛赛题作为一个案例分析。由于比赛试题是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涉及众多的课程知识,且要考虑效率以及支出等问题,所以需要教师针对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剖析,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并对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近距离了解和接触到当前社会上企业的主要市场调查流程。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把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试题作为一个课程考核测验,将赛题作为阶段或者期末测验的一部分,让学生自己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这样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去解决问题,并形成最终的市场调查报告,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市场调查报告给出成绩。

三、结论

高校教学改革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关乎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学科竞赛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而且对其他课程建立和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嫣.构建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科技风,2020(20):27-29.

[2]蒋美云,郭雷.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科教导刊,2020(8):7-9.

[3]李筠.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 国际公关,2020(9):220-221.

[4]李楠.课程思政改革下的抽样调查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100-101.

[5]吕勇,唐斌,刘举,王荣优,曲季.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1:114-115.

[6]陈勇,梁雄伟,李岳斌,李璋.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23):55-56.

[7]郑冬梅,丁潘潘.学科竞赛对大学生能力培养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8(33):34-35.

[8]庄明珠.学科竞赛驱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8(1):56-57.

Abstract: Subject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practical course, the goal of Sampling Survey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obtain high quality data effici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orientation, and 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subject competition for Sampling Survey course.

Key words: subject competition; Sampling Survey;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抽样调查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对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使用的探究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