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教

2020-01-07 09:34马笑泉
天涯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义教徒长老

八卦教在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每条街道、每家单位、每个家庭,都有教徒。教中仪式和功课是合二为一的,可以在白天,也可以在黑夜,可以在餐桌边,也可以在厕所里,可以拉拉扯扯数小时,也可以只耳语片刻,至于次数,更无硬性规定,全天八卦十次和全天没有八卦都属正常,唯一的限制便是须得两人或两人以上。这其实也不能称之为限制,而是八卦仪式或功课能够进行的必然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人对着墙壁或者手中保温杯展开八卦。八卦必须有人倾听,否则便丧失其根本旨趣。

最成功的仪式是在场的教徒均主动八卦,一段八卦逗引出另一段八卦,此呼彼应,绵绵不绝。但是有些教徒喜欢八卦,有些教徒喜欢听别人八卦,倒也不能强制。不强制是八卦教的教风,非但愿意讲还是愿意听不强制,连入教退教都不强制。某某昨天还就着冰啤八卦了整整两小时,第二天便宣布洗心革面,从此非礼勿言,教中人也只当成是一件八卦而已。更多的情形是某某长期谨言慎行,活得郁郁寡欢,偶然跟群八卦教徒同处一桌或一车,为教内喜乐融融、无拘无束的气氛所感,竟然耳开舌活,腆然加入,教中人自是欣然接纳。此种平易豁达之教风,当是八卦教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卦教如此庞大,却无教主,只有大大小小难以数计的卦主。卦主不限年龄,不限性别,唯一的资质认证就是拥有主导全场的八卦能力。这种能力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即便卦主的能力还在不断提升,但若有别的教徒异军突起,表现出更高的能力,赢得了更多的目光和倾听,卦主便得当场让位,而仪式继续进行。这种让位机制全凭实力,充分尊重和发扬民主,而且省去了举手表决或投票环节,是在一种极为自然的状态中完成的。可以断定,八卦教人才辈出,充满活力,与此种机制有绝大关系。

八卦是基于真实的虚构,是以现实为材料再添油加醋,那种以讹传讹或向壁虚构虽也能博得炫耳一时的效果,但终因凌空蹈虚而为八卦教所不取。见多识广、善于发挥成为了卦主的基本素养。但若止步于此,卦主的地位仍岌岌可危,必须在此基础上再行精进,发展出难以仿效的个人风格。有一类卦主磨练出了惊人的模仿能力,能够逼真地模仿一个口吃的小干部努力发言时面部肌肉的抽搐或一个指甲精描细绘色泽亮丽的中年大姐在交际场上对着一位老领导当众发嗲扭动着并不苗条的腰身。这类卦主有的长于模仿神态,有的长于模仿语气,而二者皆能的卦主在取得的实际效果上并不一定强于前者,因为对于典型细节和本质特征的萃取才是显示高下的关键所在。还有一类卦主的风格是高度内敛的,他们的魅力来自善于铺陈和难以预料的幽默。这类卦主中的最高成就者,即使在满场笑疼肚子的情形下,面色仍平静如古井。第三类卦主判断在场教徒的内容需求和选择开口的时机有过人之能,他们和第二类卦主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喜欢后发制人,而第一类卦主往往在仪式开始就试图主控全场。第一类卦主往往性格外向、精力充沛,总体年龄相对年轻。第二、三类卦主总体年龄较大,个性也较沉稳。如果再进行细分,则第二类卦主总体文化修养较高,而第三类卦主社会阅历更为丰富扎实。

卦主们广受欢迎,他们能够自己不用出钱而迅速攒成一个饭局,在精彩的八卦之后自有满心欢喜的教徒主动买单。有些年少的校园卦主则一边享用同样年少的教徒们贡献的零食一边在教室、走廊上主持仪式。据说在幼儿园里,此种場面也不鲜见,让老师们既笑且叹。能力最强的小卦主甚至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舅母等等发展成了忠实教徒,在长辈们怜爱的目光中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少阴郁已久的家庭因为这些小卦主的诞生而重新充满欢声笑语。

在卦主们的通力主持下,八卦教蒸蒸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大教徒们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教徒中也存在着大批高手。有的高手在运用道具上表现出令人称道的灵活性,他们用啤酒瓶夸张而直观地展示出人物令人吃惊的某个器官,把餐巾纸摊开用兰花指捏着以营造人物的扭捏作态,或者通过两根筷子的变化展示身体动作或物体结构;有的高手具有强大的记忆力,能够确切地说出久远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在场的其他见证人,而这些要素往往连被八卦者都已淡忘;有的高手联想能力超乎寻常,可以从一个女人的走路姿态中推演出她昨天夜生活的情形……他们只是整体能力稍弱或尚未养成强大的气场,但随时有可能成为卦主。至于数量更多的教徒,同样在孜孜不倦地传播八卦。他们虽然在技巧上缺乏天赋或刻苦钻研的劲头,但其巨大的热情仍值得赞赏。还有一类教徒惯于享受纯粹的倾听。但他们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没有这些眼睛发亮、听到妙处便及时哄笑或捂嘴偷笑、不失时机地给八卦者续茶或添酒的专业鉴赏家,现场气氛恐怕不会那么热烈融洽,八卦者的勃勃兴致也难免有所减损。

八卦教充满喜乐精神,无须什么大师含泪劝告,教徒们也会自觉把这种动人的氛围长期保持下去,将来超过“吾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也未可知。但在八卦教的发展过程中,并非波澜不惊、一帆风顺。最初的矛盾产生于教内。仪式并不禁止在场者互相八卦。这几乎是一种最令人兴奋的形式,但兴奋过头,言语会由俏皮发展到刻薄,甚至争相抖擞对方不堪之事,有时还会出现多人轮流揭发一人老底的情况,参与者渐渐地就由哈哈大笑到勉强微笑到沉下脸来到耳根发红怒目相向,将八卦变成对骂甚至对打也时有发生。好在八卦教向来以大多数人意见为准,并不因极少数人的不良表现而取消这一充满高度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形式。教徒们迅速达成共识:可以互相八卦,但不能因此谩骂或动武。而只要形成共识,就连最暴躁的教徒也不得不遵守,否则会被其他教徒联合排除在仪式之外。毕竟,大家之所以愿意自费举办仪式,是为了轻松和快乐,而非紧张与冲突。

共识具有如此强大的约束力,有人干脆称之为教义。因为没有教主,卦主也是今天在位明天就有可能被替换,所以无人能够垄断教义的制定权。教中人人皆可制定,关键是赢得广泛的认同。第一条教义不知起于何时:没有八卦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此条几乎成为教徒们的口头禅,但引起了教外某些人的攻击。那些人并非来自同一阵营,有的是严肃沉重了大半辈子不懂幽默也不能领会幽默的乏味人士,有的是坏事干尽神经过敏看到别人窃窃私语便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混账东西,有的是郁郁寡欢同时又无法忍受别人开怀大笑的可怜人物。他们发出愤怒的反问:难道不八卦,人生就不值得一过?应该承认,反问极为有力,难以驳斥。八卦教对此没有做出正面回应,而是迅速创造了另一条教义:八卦乃天赋人权,正如不八卦也是天赋人权。这条教义或许参考了人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一全人类共识,气象正大,无懈可击,明显压制住了那句充满霸气的反问。但反对派不依不饶,指责八卦教格调庸俗,对当前慵懒涣散的社会风气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这顶大帽子激起了教徒们的普遍愤慨,无须动员,无须组织,他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做出了反击。有的现身说法,表明自己原来患有焦虑症,但自从加入八卦教后,症状逐步减轻乃至完全消失,重新变得轻松、快乐和积极;有的亮出了调查统计数字,证明喜欢八卦的团队工作热情和效率明显胜过缺乏八卦的团队;有的撰文分析,指出许多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其实充满了八卦精神;不少服务行业的老板宣称,喜欢八卦的客人消费额度总体上高于不八卦的客人,对于服务员来说,他们也更乐意接待热爱八卦的客人,而对那些闷声不响的客人心存畏惧;有一位长期醉心于倾听八卦的教徒显示了他深藏不露的才华,从社会学、心理学两个方面论证八卦能够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疏导负面情绪,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以完全非八卦的严肃语调写成,发表于学术期刊,并经多家媒体转载,教徒们也纷纷通过微信微博转发,点击率超过千万,成为了八卦教第一篇重要文献。有的教徒在网上尊称他为教主,但他及时而果断地表明了态度,认为不设教主是八卦教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鲜明、生动和集中地体现了吾教精神,所以此言虽属调侃,也不宜再提。教徒们领会了他的苦心,便不再坚持,但私下里提及,总要尊称一声长老。

在教徒们齐心合力地反击下,反对派一时偃旗息鼓。据说有关部门对长老的那篇雄文表示认可,这让某些教徒在欢欣鼓舞之余未免自我膨胀,认为既然八卦关乎国泰民安,那么,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八卦。有的人在主席台上八卦,虽然现场气氛热烈,打瞌睡的现象大幅度减少,但难免让那些严肃认真的同僚和职工侧目;有的人在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里八卦,文风固然生动不少,但以八卦代替严密的考证和事实的追究,学术价值和新闻价值显然大打折扣,甚至有没有价值,也在存疑之列;有的人给学生上课,满嘴八卦,学生们当时听得轻松欢喜,全情投入,满堂都是咧开的嘴和直愣愣的目光,但课后还得自己翻书钻研;有的人给病人诊断,居然也八卦起来,虚虚实实,高深莫测,令病人提心吊胆,寝食难安。这后两种现象尤其引人痛恨,甚至让许多对八卦并不存偏见的人士加入了反对派的阵营。有人在知名媒体上撰文斥责八卦教败坏社会风气,如果任其发展,必将祸国殃民。该文举例充分,感情饱满,可谓理直气盛言宜,文辞之劲,竟然不让孟亚圣和韩文公,连长老都锁眉束手。但有一部分理论水平远逊于长老的教徒还是跳出来在微博微信上进行即时反击。他们说主席台上尽是些官话套话,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敢在上面八卦是有真性情的领导,是可爱可亲的领导,值得拥护;学术文章尽用些我们老百姓不懂的名词,又臭又长,绕了半天也不知道说了些啥,报社呢,又忙于创收,不少新闻报道跟广告没什么差别,与其读这些蒙人的东西,不如读八卦文章,至少有助于消愁解闷;在素质教育迟迟难以落实的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八卦是对应试教育的大胆挑战,是对素质教育发出曲折的召唤;现在的医生不需要诊断,全部由仪器代劳,除了通过八卦跟病人沟通感情,医生们也无事可做,何况八卦也能消除病人的紧张感,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这些回应也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有些道理是不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一摆到台面上,就变成了政治不正确。声势更大的反对浪潮立刻被掀了起来,学术界新闻界教育界医疗界都发表了严正声明,一致谴责八卦教的插科打诨、强词夺理、以偏概全。那些在会场上八卦的領导干部更是受到了严厉警告。一些地方的饭店也被迫在大堂和餐厅张贴告示:请勿八卦。不过当教徒们在告示下公然八卦时,老板和服务员们往往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酒厂逆流而动,在自家小瓶白酒商标处印上一行小字:将八卦进行到底。顿时销量大增。这家酒厂位于遥远的草原,当地部门看在税收增加的份上,没有勒令它停产。服装行业受到了启发,厂家们在文化衫上印的内容更为丰富,有的是:将八卦进行到底;有的是:没有八卦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有的是:八卦乃天赋人权。教徒们并没有状告这些厂家侵犯知识产权,而是踊跃购买,穿在身上招摇过市,以显示自己坚定的八卦立场和对反对派的轻蔑。长老也没有劝诫,而是通过网络联合了教内一批深谋远虑的人士,联名向相关厂家发函,请他们完整使用八卦教教义,但凡印有“八卦乃天赋人权”的文化衫,务必同时印上“正如不八卦也是天赋人权”。在函中长老还建议性地提供了两条新教义:工作中不八卦,工作外任八卦;该严肃时我们就严肃,该八卦时我们就八卦。来函隐含如不采纳就要以侵犯知识产权起诉的意思。尽管这种知识产权难以界定,但厂家们终究忌惮这批人士的影响力,也绝不想因此事而惹起八卦教的反感和抵制,何况长老也站在他们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商业利益的正当化和持续性,遂纷纷复函对长老和其他人士的关爱和指导表示感谢,并遵照他们的意思,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只生产印有新教义和完整版天赋人权教义的文化衫。长老和他的同志们也在大小仪式中谨慎而不失时机地宣讲新教义。形势已然不利,他们的一片苦心大部分教徒不忍辜负,纷纷换上新版文化衫,并且在事实上也努力践行新教义,竭力不给反对派以口实。有关部门迅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他们本来对事态重新扩大难以彻底压制感到苦恼,八卦教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改进让他们大感欣慰,遂重申对八卦教积极引导促使其发挥正面能量的立场。

就这样,长老和他的同志们把八卦教从最大的危机中拯救了出来。这些人成为教徒们普遍认可和尊崇的长老派。卦主可以随时替换,长老的地位却是长期不变的。在八卦教的历史上,长老派的诞生具有无可估量的重大意义。这些习惯倾听、性情温和的智者们成为了八卦教的稳压阀,此后每当八卦教出现激进趋向时,他们会及时设法使教徒们回到松散随意、喜乐为本的原初状态。教义也不再是随机产生,制定权归于长老派。但长老派在这方面是高度谨慎和持重的,直到这篇小史撰写之时,笔者尚未听闻有任何新教义推出。

长老们都明白,矛盾是永远不可避免的。在解决了外部矛盾很长一段时间后,八卦教又出现了内部矛盾。尽管八卦教反对完全虚构,但还是有一部分想象力充沛的教徒难以遏止虚构的冲动。这部分教徒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形式:段子。段子除了人名为真,其他纯属虚构,但它短小精悍,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颇有淋漓尽致的效果。有一部分富有文学修养的教徒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这种新形式的创造中,在短时期内贡献出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那些缺乏见闻原创能力又不足的教徒,通过形象地演绎这些经典段子而获得了在酒桌上或茶室里大显身手的机会,并以此向卦主的位置发起冲锋。卦主们却大皱眉头,冷冷地抛出一句:这是你编的吗?让现场气氛顿时冷却下来。段子手们并不服气,表示是不是自己编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开心。教内开始产生争论,这种争论蔓延开来,并为教外的反对派所注目。他们即便没有推波助澜,起码也是幸灾乐祸。有的教徒忧心忡忡,呼吁长老们出面裁决。长老们其实早已察觉到这种变化,但他们的行事风格近乎无为而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发声。又耐心等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问题无法通过教徒们的自我调节得到解决,长老派便通过微信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讨论。讨论自然是充分发扬民主,但大家最后都认可了大长老,也就是最初那位长老的意见,允许段子手们从八卦教分离出去,另立一教。

这个决定是以建议的形式提出的。有的段子手生出被驱逐出教的感觉,闷闷不乐,但大部分段子手积极响应,迅速成立了段子教。他们表示,红莲青荷同根生,两教原来是一家,段子教永远铭记自身是脱胎于八卦教,两派教徒生生世世皆为兄弟。他们仿效八卦教,不设教主,只设同样是由公平竞争产生的段主。至于长老,在自然产生之前,段子教表示愿意继续接受八卦教长老派的指导。这让一部分愤愤不平的八卦教教徒和一部分对八卦教尚有依恋之情的段子教教徒同时获得了安慰。有一部分段子教教徒提出两方仪式允许混合进行,甚至教徒可以跨教,但遭到了长老派的婉拒,这让他们未免感觉受到伤害,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编排长老派段子的现象。这又引发了新一轮躁动,令反对派重新兴奋起来。长老派呼吁广大教徒保持克制。绝大多数段子教教徒对长老们怀有深厚的感情,自发团结起来谴责编排这类段子的教徒,有的地方甚至做出了让他们退教的决定。矛盾被双方联合扼杀在摇篮之中,这让长老们大大地松了口气。

大长老尤其感到欣慰,他有更深远的预见,正是借助这种预见他才说服了其他长老同意段子手们另立新教。之后的发展情形证实了他的预见:八卦教教徒大幅度减少,减轻了有关方面的顾虑。而段子教嬉笑怒骂、讽刺挖苦的风格吸引了更多关注,同时也把许多外部矛盾转移了过去。原来的反对派渐渐发现,相对咄咄逼人、无中生有的段子教而言,八卦教其实是温和的、可亲的、宽容的、充满善意的、讲求事实出处的,不失为富有正能量的正教。他们甚至尝试拉拢八卦教以攻击段子教。但大长老迅速做出反应,建议广大教徒不参与、不附和,他甚至罕见地使用了一个富有文学性的比喻:蝴蝶不攻击蜜蜂。这个比喻立刻流传开来,并得到段子教的响应,他们说:蜜蜂也不攻击蝴蝶。两教从此都拥有了别名:蝴蝶教和蜜蜂教。如果把这个世界视作一个百花园,那么蝴蝶蜜蜂在阳光中共同飞舞,不但本身构成动人的景观,而且也促进了花朵的繁衍盛开。这正是大长老所最乐意看到的。笔者在此提供一条八卦:大长老以前也患有轻微的焦虑症,是八卦帮助他逐渐摆脱这一困扰。当然,这只是八卦而已。现在任谁见到这位气色上佳、举止从容的智者,都难以把他跟焦虑、烦躁、抑郁等等名词联系起来。

马笑泉,作家,现居长沙。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迷城》《放养年代》,小说集《回身集》等。

猜你喜欢
教义教徒长老
元 赵孟 行书与达观长老札
刑事追缴的教义学构造
网络空间教唆自杀行为的法教义学分析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惩罚
上帝怎样惩罚了偷打高尔夫球的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