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视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2020-01-08 12: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协同政治思想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1)

0 前言

高校是进行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开展各项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才能保证自己在当代社会中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不动摇,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不断对青少年渗透思想政治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通过道德品质的内在支撑引导青少年继续学习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并以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素质实现创业的成功。高校在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培养时要找到两者的关联性,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实力,实现学生的全方面综合发展。

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教育现状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缺少丰富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导致高校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存在部分缺陷,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较低,阻碍了学生在两方面的综合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对目前的协同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修正,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协同教育方式。

1.1 教育思想落后

虽然高校已经开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增设了专门的科目进行课堂教学,但由于传统教育观点的影响,部分高校仍然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科目,教学课时较短,教学内容也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阻碍作用。其中部分高校只是将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作为简单的政治课教学,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知识,没有深入讲解思政教育在社会各行业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将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的融合教育。同时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也存在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单纯的将学生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将比赛成果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没有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内在培养,不利于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1.2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未充分融合

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经确定了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的教育强度,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以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主,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优势,忽视了学生在创新创业精神品质上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发展目标不明确、产生消极情绪乃至放弃创业的现象。这种教育问题出现的主要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造成了两者的分离,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思想以及内在气质投以充分关注,只是单纯强调学生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容易使学生的创业理论和能力缺少牢固基础,不能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1.3 教育方式传统单一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时,仍然以提高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为主要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时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背诵和掌握,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忽视了教育方式上的创新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固定化,在进行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时也受到思维上的限制。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将课本中的内容简单的翻译成生活语言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内容局限在了课本中,没有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对其中包含的精神内涵的理解,降低了其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其次教师在进行两者的协同教育时,将思想政治教学放在了次要位置,主要以创新创业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较薄弱,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

2 协同教育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方式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建立学生科学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保证其以良好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平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思想,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社会意识,意识到自身在社会创新创业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加强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积极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不仅影响自身的个人未来发展,更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学生要担负起自身对国家发展的责任,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推动我国在创新方面的实力,以更强的综合国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讲解理想信念对人发展起到的关键性决定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其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激励自身坚持梦想,为实现自身的创业而不断奋斗。

2.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创新创业心态

当今社会的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创业实力,实现创业事业的成功必须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心态,能够引导自身面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秀特质和长处,从而树立起自信心,避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中尝试新事物,不断拓展自身的创新思维和相关知识视野,以新兴事物刺激自身提高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并在尝试过程中提高自己面对新领域的勇气,坚定创新创业信念。

2.3 加强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2.3.1 加强课堂实践

目前的部分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培养时,教育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好基础,但由于课堂实践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会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能在今后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重视对实践教学的教育,以实际的社会创新创业活动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体现出的创新创业思想和技能,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自发性的进行问题修正和自我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开展包括课堂讨论、热点话题分析以及社会现象评论等在内的多种课堂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事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社会创新创业现象的思考,使其意识到创新创业在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课堂讨论中使通过交流掌握相关的创新创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2.3.2 社会实践

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最终要应用在社会就业中,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外要引进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到社会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社会环境中强化自身的各项能力。高校要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中的红色景点管理、社会志愿服务以及支教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高校也要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一个企业正常运营所需要具有的基本生产和管理技术与设施,从而增加自身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并安排优秀学生在企业中实习,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技能。

2.4 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协同教育效率

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内容学习的主要教育者,教师素质对学生的最终学习情况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协同培养下的教学效率。高校要制定有关的教学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如可以制定听课制度,使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够被多个教师听课,从而通过交流讨论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正,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同时高校要在已有的教师团队基础上补充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可以招聘社会中的企业家和创业人员作为教学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弥补目前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结语

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了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协同教育。高校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先进学习意识,使其自发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并以其为内在品质激励自己投身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并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从多方面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创新创业技能,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