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2020-01-08 12: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守法依法治国素质

(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0 绪论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建设加速推进,对于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依法治国的提出是从各行各业入手的,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更是法律首先要覆盖的地方。一方面,这是现在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这是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在教育领域中的必然要求。

纵观这几年高校的情况,大学生伤人事件被屡屡爆出。从复旦投毒案到南医大杀人事件,每一件事情都触目惊心。从学历上来说,犯案的几名嫌疑人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可是做出来的事情却是绝大多数人不会做的。为什么受过优质的教育,可是在处理事情上缺罔顾法律呢?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否需要加强呢?

1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意义

高校法制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意识、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能够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能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也有助于促进实现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已出台相关规定,教育者在接受国家爱国、集体、社会主义等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刻进行理想道德、法纪法规、民族大义等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将人类发展进程当中一切的优秀成果进行吸收。

在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的今天,一般人都是在大学里开始形成成熟的“三观”。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许多大学生渐渐在乱象中迷失了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政治信仰错乱等问题。近几年大学生违法乱纪的事件的披露,也恰恰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缺少。因此,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满足于现实的需要。

1.2 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教育的改革最先提出的就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缓冲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在步入社会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事实上我国大学里面的大学生整体表现的参差不齐,一部分人表现出的 心理素质比较差、法律观念淡薄、遇到事情也不能冷静的处理等状况。法制教育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能够学习和掌握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强个人的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提高个人明辨是非的能力。法制教育更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更好的面对问题、处理问题,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的现代社会当中。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法制教育能够使当代大学生通过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了解进而站在更高的层次去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国家大方向,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法制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1.3 能有助于促进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一场深刻而又持久的革命。高校作为国家高等人才的培育基地,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载体,是法制教育主要对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通过自身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周围的人,有助于带动群体的法律素质提高。法制教育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警示大学生降低他们犯罪率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在高校当中全面的开展法制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出于对学生的法律素质的不了解,就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学生做了一次调查研究。整个投票参与人员达到95人,其中法律知识基本完全不了解的有51人,懂得些许内容的有37人,大多数内容都了解的有7人。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法律素质并不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法律知识匮乏的情况。在与学生进行谈话之后,对于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技术高超的专业人才才是首要目标。因此,在高校里面,对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一直是最重视的,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育也仅仅处于初级阶段。通常评价一名学生的优秀与否都是通过他的成绩和道德,对于其掌握的法律知识就显得不够重视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名牌的大学生平常是周围人眼中的优秀学生,一旦触犯法律就显得很惊讶的原因。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他们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懂法也就谈不上守法了。

高校法制教育方法单一,缺乏长久学习的持续性。在高校里面,法制教育的宣传仍让以传统的课堂讲述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为了能够拿到学分。一方面,传统教学的单一方式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法律知识也缺乏重视,在课程结束后也停止了学习,不能很好长久学习下去。

3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的三大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就如今的社会而言,高校的三大职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于对于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法制教育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如果不能做到知法守法,一旦误入歧途那么他造成的危害就越大。高校所培育的全是社会上的主力人才,他们一旦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扩大。因此,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运用和环境构建。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教学环境,现阶段的高校在法制教育这一块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整体校园环境也没有体现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因此,高校首先是要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模式,应将法律融于生活,多开展寝室法律、课外法律等第二课堂。对于法制环境的建设,可以结合现在的信息时代,通过APP答题或者每日推送一条法律知识类等互联网时代让学生能够时时收到法律知识的灌输。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重视,领导指挥,下面一手抓环境建设一手抓教育方法改革,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增强高校的法制教育中的主体思想建设。教育中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一个负责教,一个负责学。作为老师,首先要加强思想方面的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言传身教,通过以身作则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次要努力学习法律制度等相关知识,作为讲授人,自身的知识储备一定要充足,能够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相关法律文件。在传授的时候也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去教授,保证高效的知识吸收效率。作为另一个主体,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在课堂外,也要学以致用,用法律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4 总结

自依法治国的概念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国家的法制建设是一回事,对于高校的法制教育的建设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高校培育的学生都是法制观念淡薄的人,那么就不能说我国的法制建设是成功的。以人为本,只有每个人都做到知法守法,我们才能说依法治国做到了。

猜你喜欢
守法依法治国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