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高铁清河站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2020-01-09 06:27傅慧敏吴海洋昝海柱李喜庆
铁道勘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架锚索号线

傅慧敏 吴海洋 昝海柱 李喜庆 王 永

(1.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2.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3.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01)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多穿越既有建筑、市政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的城市中心地带,常遇到既有设施邻近地下工程深基坑,成为地下工程建设的风险源。此时,地下工程建设会对既有设施的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京张高铁清河站房工程地下为二层。基坑西侧邻近地铁13号线,影响13号线长度近800 m。因此,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进行理论分析,论证其安全性,保证地铁13号线的正常运营安全[3]。

张燕书[1]、吴锋波[2]等对明挖地铁深基坑的变形进行了深入研究;康志军[3]就基坑支护结构最大侧移深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孙宏伟[4]、李伟强[5]、贾夫子[6]、孟晓伟[7]、信磊磊[8]、邹淼[9]等对深基坑邻近风险源的支护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以下借鉴以上学者的理论分析,对清河站房的深基坑设计进行研究。

1 清河站工程概况

京张高铁清河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小营西路与G7京新高速交汇处东北角,西侧紧邻地铁13号线西二旗站-上地站区间。枢纽由高铁站房及配套工程、地铁车站及换乘配套工程、市政配套工程组成。地下二层,地上二层(见图1)。

图1 清河站平面示意

基坑概况:宽60~140 m,长660 m,深8.30~21.70 m(邻近13号线侧最大深度为17.5 m),总面积84 800 m2;基坑西侧临近地铁13号线,影响13号线长度近800 m,基坑距离13号线路基段最近处仅5.6 m,距离高架段最近处仅7 m(见图2)。

图2 基坑平面

2 既有地铁13号线概况

地铁13号线是北京市的一条重要轨道交通线。清河站地下工程施工期间,13号线的运营不能受到影响。

高架段结构:高架桥上部结构由8联(25 m+25 m+25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组成,对应墩号为0~24号,桥墩为双墩,基础为4桩承台基础;承台顶入土深度为0.5~0.8 m,承台下部为直径1 m的钻孔桩,桩长25~30 m。

路基段结构:挡土墙的高填方段采用了碎石道床结构,线路间距为3.6 m,路基段宽11 m,路基填方高约3.1 m。

3 邻近13号线一侧的基坑支护设计

3.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剖面

典型工程地质剖面见图3。

图3 地质剖面(高程单位:m)

(2)水文地质

勘探深度范围内存在4个可含水层,分别为③细砂层、⑤砂砾层、⑦卵砾石层和⑨卵砾石层。③细砂层中可赋存层间水;⑤砂砾层具有稳定的地下水位,为潜水-承压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 23.0~27.3 m,⑦卵砾石层和⑨卵砾石层均赋存有层间承压水。

3.2 基坑支护设计

采用明挖法施工,在基坑外布设单排φ600@350 mm的旋喷桩止水帷幕[10]。

(1)确定基坑设计标准

①基坑设计目标

按照现行标准[11]要求,地铁区间结构与轨道变形控制指标为:竖向变形控制值3.0 mm,横向变形控制值3.0 mm。

②安全等级

根据基坑深度、距离既有13号线的水平距离、13号线结构的破坏后果影响程度,将基坑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邻近13号线路基段的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邻近13号线高架段的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③支护结构水平变形控制值及地表的沉降变形控制值

根据规程[12]第3.1.7-4条确定:一级基坑为0.002h,二级基坑为0.004h;地面沉降量按≤30 mm控制;h为基坑开挖深度。

(2)基坑支护结构初步方案确定

采用平面设计经典计算方法进行试算,初步确定基坑支护结构方案(基坑支护结构典型剖面位置见图2)。

邻近路基段典型支护剖面(1-1剖面)见图4。

图4 路基段基坑支护结构(单位:mm;高程单位:m)

位置:基坑西南侧邻近13号线路基段,基坑与既有线路基水平距离为5.38~5.58 m,基坑双排桩外皮至路基挡土墙外边线最近距离约1.5 m,基坑深度为 17.2 m。

采用“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14-15],桩长30.4 m。打设5道预应力锚索,锚索长度为19.0~24.0 m。

支护结构变形计算结果:桩顶水平位移为19.2 mm≤0.002h,地面沉降为17 mm≤30 mm。

邻近高架段典型基坑支护剖面(3-3剖面)见图5。

位置:基坑与既有地铁13号线高架段桥墩墩台外边线水平距离为6.42~21.30 m,基坑双排桩外皮至高架段桥墩墩台外边线的最近距离约为3.4 m;基坑深度为8.3 m。

地铁运营公司不允许锚索进入13号线桥墩承台下,故采用了双排桩[14-15]的支护方式,桩长14.5 m。

支护结构变形计算结果:桩顶水平位移为6.28 mm≤0.004h,地面沉降为8 mm≤30 mm。

图5 高架段段基坑支护结构(单位:mm;高程单位:m)

3.3 数值模拟分析

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岩土—13号线结构”整体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计方案优化。

(1)计算模型的确定

①基本假定

仅考虑正常使用工况,不考虑地震、人防工况。

假定地铁结构为线弹性材料。

假定新建基坑、既有地铁结构及土体之间符合变形协调原则。

②计算模型材料参数

土层参数参考地勘资料选取,土层及结构参数见表1。

③计算软件及模型建模

采用 ANSYS 软件,模拟新建基坑施工过程对地铁 13 号线上地站-西二旗站区间结构及轨道的安全性影响。

根据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对于混凝土材料,采用线弹性模型,对于各层土体,采用D-P模型。土层和既有地铁结构均采用实体单元Solid45模拟。对于周围土体,采用实体单元,不同的土层对应不同的材料。边界条件:顶面取为自由边界,四个侧面为法向约束,底面每个方向均约束。

表1 材料参数

④模型计算范围

模型范围的确定:根据基坑工程邻近13号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影响范围,基坑邻近路基段模型范围为沿既有地铁线路纵向140 m,横向80 m,土层厚50 m。基坑邻近高架桥段模型范围为沿既有地铁线路纵向180 m,横向80 m,土层厚50 m。

(2)模拟工序(模型一)

路基段基坑工序模型如图6。

图6 路基段基坑工序模型

第一阶段:施作围护桩,开挖4.3 m,设置第一道锚索;第二阶段:开挖4 m,至第一级台阶,设置第二道锚索;第三阶段:施作第二级台阶围护桩,设置第三道锚索,开挖3.5 m:第四阶段:开挖3 m,设置第四道锚索;第五阶段:设置第五道锚索,开挖2.5 m至坑底;第六阶段:混凝土搅拌桩加固施工,坑内桩基加载。

13号线路基结构的变形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一变形值

(3)模拟工序(模型二)

高架段基坑工序模型如图7。

图7 高架段基坑工序模型

第一阶段:施作围护桩,开挖表层土1 m;第二阶段:开挖7.3 m,至第一级台阶;第三阶段:施作混凝土搅拌桩,开挖4.5 m;第四阶段:开挖4.4 m至坑底后加载。13号线高架段结构的变形预测结果见表3。

表3 模型二变形值

(4)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指标

13号线侧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控制指标见表4、表5。

表4 邻近高架桥段基坑支护桩变形控制指标

表5 邻近路基段基坑支护桩变形控制指标

(5)小结

13号线的路基段距离基坑边缘近,基坑深度大,原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需要调整。调整方案为“此范围基坑内侧保留宽度不小于4 m,深度不小于9 m的被动土体,在坑内形成二级基坑,二级基坑边增打一排桩”。经分析,调整后的方案可满足地铁变形的要求。

基坑支护措施加强:在开挖前,对基坑底部深4 m、宽4 m范围内的土体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处理; 13号线路基段埋设袖阀注浆管;加强13号线高架段桥墩承台之间的基坑支护结构(增加锚索)。

4 优化后的基坑设计方案

4.1 邻近路基段基坑支护体系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土体,在基坑内形成二级基坑:一级基坑深8.3 m,台阶宽4~12 m;二级基坑深8.8 m。基坑的最大深度为17.2 m。支护结构:一级基坑为“双排桩+两道预应力锚索”,二级基坑为“单排桩+三道预应力锚索”(见图8)。

图8 路基段基坑支护结构优化方案(单位:mm;高程单位:m)

4.2 邻近高架段的基坑支护体系

对13号线桥墩承台之间的支护结构,采用了“双排桩+锚索支护”方式,增加了2道锚索,见图9。

图9 高架段基坑支护结构优化方案(单位:mm;高程单位:m)

5 基坑变形监测

5.1 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

图10 基坑支护结构横向变形时程曲线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时程曲线表明(见图10、图11),邻近13号线高架及路基侧基坑支护结构各检测点的水平位移均小于3 mm,满足控制值(6 mm)的要求[12]。

图11 基坑支护结构竖向变形时程曲线

5.2 13号线结构的变形监测

13号线高架段结构及路基段结构变形时程曲线表明(见图12~图15),13号线的结构变形均小于2 mm,满足结构竖向变形及水平变形的控制值(3 mm)的要求。

图12 13号线桥梁结构横向变形时程曲线

图13 13号线桥梁结构竖向变形时程曲线

图14 13号线路基结构横向变形时程曲线

图15 13号线路基结构竖向变形时程曲线

6 结束语

建立“基坑围护结构+土体+风险源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得出风险源结构的变形值。根据风险源结构的变形要求,确定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标准,找出支护结构的薄弱部位,改进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确保深基坑施工期间风险源(地铁运营)的安全。

猜你喜欢
高架锚索号线
南宁市市郊铁路武鸣线工程高架站造型地域化设计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高架立体仓库地下室的吊装方案和实施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锚索搅拌头加工制作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