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绥粳28”

2020-01-09 12:11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栽香型积温

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绥粳28”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品种。在适应区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主茎12片叶,株高99.4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左右,长粒型,每穗粒数94粒左右,千粒重27.8克左右;整精米率高、低垩白、米饭软弹,香味浓郁,不回生,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级,穗颈瘟0~1级;3年耐冷性鉴定空壳率为7.88%~11.4%。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9点次,平均亩产量564.4千克,比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7.8%。适应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50℃地区种植。

成果来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东北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YFD0100503)。

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第二积温带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2.8%,为该省重要的优质米主产区。然而,该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存在较多问题,如“绥粳4号”在优质、抗倒、香型等方面表现良好,但产量较低、抗病性较差;“垦稻12”在稳产、抗病、耐冷性强等方面表现良好,但易倒伏。由此,迫切需要兼具优质、稳产、多抗、香型、广适的综合性状优良品种,以实现全省优质稻米整体提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研究所课题组,从育种关键技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专项等大力支持,历经18年,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绥粳28”。

作为课题负责人,聂守军25年如一日坚守科学育种,并将其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带领团队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为优质、多抗、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了育种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育成的“绥粳”系列品种可辐射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二三积温带种植面积的70%,年推广面积150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5%左右。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从事水稻育种、栽培及生产指导工作,见证了我国黑龙江省自主选育品种取代日本品种主导水稻生产的重大变革,见证了水稻亩产从800斤到1200斤的巨大飞跃,见证了水稻产业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重大转变,这其中不乏大科技、大农机、大水利的助力。”

“绥粳28”自审定后即实现成果转化,转化金额300万元,企业通过销售该品种大田用种获销售利润633万元。已累计推广100.85万亩,增产稻谷4114.68万千克,增加经济效益1.332亿元。

猜你喜欢
主栽香型积温
本期卷首
中国白酒香型概念的提出及演化发展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40年负积温突变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负积温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1)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包头市主栽作物施肥水平的影响
果园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广东凤凰单丛三种香型乌龙茶的理化与香气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