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2020-01-09 13:17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教研教学资源

贺 敏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中心中学,江苏 徐州 221114)

一直以来,教学资源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如何构建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学资源的构建已经不仅仅像过去一样仅能依靠个人或者身边的人进行,虚拟社区应运而生,其不仅为教师的教学资源构建提供了优质的途径,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是中小学的主要科目之一,而如何合理利用虚拟社区也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一、虚拟学习社区及其作用

虚拟学习社区,即“学习共同体”,是指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当今教育深度融合,以共同的愿景把相关教师组织起来,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合作、分享为核心,形成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虚拟社区的应用有效地让教师的教学资源构建脱离了“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方式,使得分享和交流成为常态。这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教师所应用教学资源的质量,也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对教师更加充分地备课,提高教学资源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在虚拟学习社区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学校和教师解决。

二、初中教学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一)网络教学资源存在问题

网络是最大的虚拟社区,而网络上的语文教学资源主要存在于语文学科学习网站。其是网站将关于语文的资源如教案、课件等集中起来有偿供给教师使用的一种模式。由于来源广阔,参与者众多,网络教学资源有着资源丰富的特点。然而同样是因为参与者众多,教学资源的审核困难,教学资源的质量也难以保障。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课本变更为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这为教师对网络上教学资源的甄别又增添了一分难度。

(二)学校和教师提供资源存在问题

除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构建外,以学校为单位的教学资源构建也是常见的一种方式,即学校将全校各骨干教师集中起来编写语文教学资源。相比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利用这种方法构建的教学资源质量上有一定的保障,也更能适应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但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学校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其构建的教学资源也多是针对单点知识的教学设计,而缺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

故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方式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也为虚拟社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的创新赋予了现实意义。

三、基于虚拟社区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策略

(一)构建公共资源网络平台,加大资源分享力度

系统的、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构建是一项任务量巨大的活动,绝非一个人、一个学校或者网站式的松散联盟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参加。“共享”是网络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但以往的教学资源创设却普遍存在资源构建参与人数不够的特点。而在现代,在部编版教材教学资源正在构建的当下,学校和教师则需要相互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巨大的公共资源网络平台,加大资源分享的力度,让优质教学资源更大程度上流通。

如所有学校可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仅面向学校和内部教师的网站。当然,各区域也可以在其下建立面向本区域的规模较小的网站。而在教学资源的构建中,每个区域都可以负责不同的部分。而在这一教学资源的构建中,各区域也可以将目标下发到各个学校,让每个学校都构建一份相关教育资源,从中择优选择作为面向整个网站的教学资源。另外,各区域也可以将本区域的优秀教师集中起来,构建优秀的语文教学资源。而在教学资源构建后,各个区域优秀教师还可以进行协商,剔除与前后冲突的部分,让初中语文的教学资源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除了最为优秀的一份素材外,各个学校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发送到虚拟社区中,以供其他学校和教师参考。这样,公共网络平台的构建大大加强了教学资源的流通速度,让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流通,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构建,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构建多层次数据库,满足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在地理学的理念中,地域差异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由于所处区域不同,生源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同。而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学校所适合应用的教学资源也不同,一套教学资源是远远无法满足所有学校的教学的。这也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构建多层次的教学资源数据库,以更加方便地选择和构建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论语》等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当地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如学生文言文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即可以选择在理解和翻译上花费更多时间的教学设计。而若是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好,教师所选择的素材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色,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微调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经过调整的教学资源保存下来,作为学校具体情况特化素材存入学校的数据库中,以供同学校的教师使用。而学校组织的针对本区域的地域化、实践性活动这类对其他区域参考意义较小的教学资源则可以存储到区域数据库中,在本区域内共享。这样,通过多体系的数据库构建,教学资源的呈现更加有规律,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教师辨别教学资源的时间,还满足了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三)推进网络教研发展,完善集体教研制度

教研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构建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方法。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学资源的构建却以个人为主,即使是集体教学,也多是以年级为单位。参与人数少,稳定性较差,教学资源质量难以保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社交软件逐渐流行,这让教师的交流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而在教学资源的构建中,教师则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更多的优秀教师联系,利用网络进行集体教研,构建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如同区域的学校可以建立合作教研,将教授语文学科的教师集中到一个网络社交媒体如QQ 群、微信群中,并定期组织教师交流问题,进行集体教研。而通过网络,教师也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区域的限制,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同时,利用这样的方式,教师也有更大的概率遇到与自己兴趣和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进行单独的、深入的交流。如探究文言文课外阅读开展的有效方法等。当然,利用这一社交方式,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规模不定的教研活动,以构建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如这样,通过网络教研的推广,教师不仅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构建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四)设立优秀的反馈机制,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都有其缺点,也必然有着知识盲区。即使是以团队为组织形式的集体教研也难免出现错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设计中所利用的例子也会逐渐变得无法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故一成不变应用一个教学课件是不合适的,任何教学设计都需要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很多事物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不同的建议,从而不断进步,而教学资源的构建也可以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不断地优化和重新组织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

例如在写作生活素材的积累中,教师构建了植树节去学校附近的荒地植树的活动,并要求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篇作文的教学设计,作为区域实践活动上传到校园语文教学资源库中。但由于近期城市的快速扩张,学校周围的荒地已经变为工地,变得危险起来。而同学校的其他教师在素材的应用过程中发现这一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教学,既可以通过数据库反馈意见,而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资源库中的意见对不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改。这样,通过反馈体系的构建和教师及时的改正,教学资源也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时代。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社区的应用成为教学资源构建的一个重点。而基于学科特色,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资源构建中,教师以及学校则需要构建公共资源网络平台,多层次数据库,推进网络教研发展,并设立优秀的反馈机制。只有这样,教师和学校才能更好地建立真实、丰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为初中语文的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教研教学资源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虚拟社区感对用户忠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