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中渗透游戏方法浅析

2020-01-09 13:46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郑良忠
天津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 郑良忠

一、激发学生兴趣,先做学生“思想工作”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理解能力差,但是接受能力很强,喜欢新奇的事物,尤其喜欢游戏。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梳理,很快能够明确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名称和篮球术语;对篮球运动的基础规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要领;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参与篮球比赛、健身。这些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并不复杂。但对于初步接触篮球运动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抽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单纯地讲解这些概念知识,让学生直接练习篮球动作,学生肯定会感觉到单调无聊,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学之前,教师要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运用榜样的力量,诱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天性对新鲜的人和事会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正处于一个拓宽视野,探求未知的人生成长阶段,对于偶像他们很容易从内心的崇拜转为模仿。教师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图片等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篮球明星,并向他们讲述篮球运动员姚明、易建联等篮球名人的成功故事。当教师讲述姚明作为中国篮球运动员,凭借实力在美国NBA联赛中的出色表现,不但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也成为美国人喜欢的体育明星,成长为世界级篮球巨星时,学生们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崇拜,也对篮球这项运动充满了好奇,就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成功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强烈兴趣,达到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目的。由于课堂教学前准备充分,教师在上课时还将订阅的篮球杂志、体育明星挂图带到了教室,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浏览,选择自己喜爱的明星偶像,并将篮球动作名称和动作术语打印成挂图,将一些篮球知识等制作成PPT进行演示,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让学生理解起来毫无障碍,事实证明,读图比听讲效果好得多。

不仅如此,教师还组织学生观摩经典的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在惊喜、紧张中感受到了篮球运动的魅力,享受到了篮球比赛带来的欢愉,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观看完视频录像,教师还向学生详细讲述了美国篮球巨星约翰逊、乔丹、奥尼尔等人的成长经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学生热情高涨,一个个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他们很快就掌握了篮球的一些基本动作术语名称,选定了各自的目标偶像。教师在课堂提问阶段,发现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比在操场上听教师枯燥地讲解快得多。看着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模样,教师用心准备的教学资料终于转化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融入学生群体,在游戏中进行教学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从与学生交流的各个领域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教学效率大增,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小学生容易转移注意力,兴趣持久性比较差,短时间的兴趣对于篮球教学远远不够,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篮球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始对学生进行站姿、拍球、脚步动作、运球方法、传接球技术、投篮等基本动作要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这些基本的篮球技术动作如果让学生翻来覆去地练习,学生必然会感到乏味,失去兴趣和信心。如何把这些枯燥的动作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充满趣味的游戏式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练习篮球技术的兴趣。比如在原地运球练习过程中,为了克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教师将原地运球练习项目改编成游戏活动,上课时,教师宣布进行两项比赛活动,一项是“大家一起来拍球,比比谁拍得多”,另外一项是“大家一起来拍球,比比谁拍得快”。教师做完示范动作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比赛胜利一方可以获得休息的权利,比赛输的一方将再次分组进行比赛,获胜方休息,失败方再次分组比赛,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原地运球技术。因为带有竞赛性质,又有惩罚措施,所以学生在观摩教师示范时都聚精会神,在比赛开始之后,全班同学一个个非常专心地运动起来,两轮过后,只剩下几名同学还有困难,教师手把手一一教学,很快大家都掌握了运球技巧。再比如篮球的传接球练习,这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技术,长时间重复练习,学生们会感觉非常枯燥乏味。

为了解决这一难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把传接球基本动作进行游戏化编排,进行“三角传球”“8”字跑动连续传球“传球接力”活动,小学生生性好动,这些游戏正合他们的胃口,很快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练习,虽然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但依旧乐此不疲,教学效果甚佳。

三、以身作则,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运动通过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完善人的性格、气质及增强人的意志品质来发挥健康心理的作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的精神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教师上课时衣冠整洁,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就容易带动整个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向好。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范,以身作则,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促成学生个性的形成、约束他们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健康进取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绪的表达对学生非常重要,在上课前教师要预先进入工作状态,掌控教学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用活泼有趣的语言语气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上课时做好精神准备和身体准备,这样学生在参与集体练习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篮球运动是一项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集体性体育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信,需要参与者拥有群体观念、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等精神品质,同时也需要有规则意识,这些都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教学当中。

激励教学是师生情感互动的最佳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肯定和赞许,鼓励他们刻苦训练,熟悉球性、运球、接球、传球、投篮、选位、防投、防传、防运、防突等技术动作。尤其在篮球比赛时,教师适时的表扬总是会让学生充满信心,情绪高涨。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小学生,无论是趣味游戏还是篮球比赛,要与学生同玩同乐,共享荣誉,在教学中思考创新,用小学生的视角去审视体育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幼儿篮球运动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