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刻本疑难字例释

2020-01-09 17:43杨鹏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俗字四库全书刻本

杨鹏华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明清刻本①总量丰富,有价值的文字材料颇为可观,其中有不少俗讹字值得研究。此领域主要成果有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周志锋《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曾良《明清小说俗字研究》《明清小说俗字典》等。本文选取16例明清刻本疑难俗字进行考释。

清朱琦《怡志堂诗初编》卷七《题金陵被难记抒愤》:“懦卒闻风走惊骖,遂登石头虎视眈。凤仪一角摧危岚,将军驽马战正酣。短兵已接攒长欃,臣力已竭血面。可痛旗兵尽数歼,生者逃出不二三。”(4a,清咸丰七年刻本)

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九十李北之《玉山观》:“石屋去山三里余,潭潭若有神龙居。渔人爬入深处,闻得山椒奏步虚。山趾有观名玉山,黄冠分得葛仙班。”(11b,清光绪十四年陆心源刻《潜园总集》本)

明杨慎《太史升菴遗集》后序王尚脩《书太史升菴先生遗集后》:“朝华秀夕,丹霞之气舒焉;写物类伦,黄钟之律鬯焉。斯乃扶华毂、奉凝,投分乎北里南宫之交,劳谦乎长剑危冠之侣。盱衡而考俊,抵掌而论烈。”(93a,清道光二十四年景清堂刻本)

按:此字当为“旒”字俗讹。“凝旒”成词,代称帝王,文意为入朝侍奉、辅佐帝王。宋李新《跨鳌集》卷二十五《贺李都大加职启》:“奉凝旒之肃穆,颁品服之彰明。”(1b,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魏齐贤辑《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十二宋文渊《贺辛守启》:“行闻召节之趋,入奉凝旒之对。”(2b,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均是侍奉帝王之意,文皆可比。从字形上看,“㐬”草书或与“尗”相混,“梳”草书作“”[4,p2069],“流”草书作“”[4,p1429],可以比参。“旒”字受草书影响作“”,“”又为“”之增旁俗字。“”即“旒”字俗讹。

清萧重《剖瓠存稿》卷七《古石室》:“石厂阴森锁寂寥,到来心迹息纷嚣。一龛灯火摊书卷,四云萝笠瓢。世上红尘飞不到,山中白社梦相招。它年重与山灵遇,自启岩扉采药苗。”(2b,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清王士祯《王文简公七古平仄论·午时得鲈》:“昌歜形盐享备物,何如乡味炊雕胡。他年归卧锦湖岸,日拋槴临清渠。”(27b,清刻本)

按:此字当同“槮”。“槮”“槴”皆为捕鱼之具,清傅仲辰辑《心孺诗选》卷十七《食蟹》:“坐忆吾卢秋水泂,笭箵槮槴纵横敷。”(13a,清树滋堂刻本)清田雯《古懽堂集》卷十四《闻欵乃声》:“鱼槮勾连蠏断明,江潮半落月痕生。”(1a,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皆可比参。“槮”指聚集柴木于水中用作捕鱼之具,盖亦可用竹,故“槮”增竹旁。

明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五《请监军分任出楚疏》:“臣前具题监军诸臣一疏,盖据勋臣赵印选原揭上请,虽不无贤否混淆、名实茅乱之咎,然其中如李树琪、倪秉秀两臣,独系起家科目,历任有司,且随故督辅臣何腾蛟,行营恢勦,备著劳者,未可与他人同类而并讥也。”(24a,清道光十五年刻本)

按:此字当同“勣”。“勣”同“績”字,“劳勣”即功劳、功绩。清官修《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四《任子》:“臣等谨按明臣熊廷弼、袁崇焕,先后守边,备著劳绩。”(20a,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成瓘《新修济南府志》卷三十六《宦迹》:“以多助御侮名之,备著劳绩,擢开封府同知。”(60b,清道光二十年刻本)皆可比参。“責”“貴”下部同形,二字俗书易相混,如《可洪音义》“箦”作“ ”[5,p810],《篆隶万象名义·口部》“嘖”作“”[2],可以比参。

明杨慎《太史升菴遗集》后序王尚脩《书太史升菴先生遗集后》:“而能飞声不翼,造响无端,沉着柔澹之思,益妙于衷,钜丽宏衍之材,并其外。”(93b,清道光二十四年景清堂刻本)

按:此字当同“裕”。“裕”谓使富足,句意或指人之内外均高明、通博。明金幼孜《金文靖集》卷八《耕读轩记》:“学所以求道,盖资之以裕其身。”(53b,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阿克敦《德荫堂集》卷十五《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论》:“知觉之呈露非性,而何由裕其体,盖性即心也。”(7b,清嘉庆二十一年那彦成刻本)皆可比参。“衣”旁与“示”旁刻本文献中常混,“谷”俗书或作“”,如东魏浄智塔铭“谷”作“”[6],《篇海·虫部》“螸”作“”[2],可以比参。

按:此字当同“復”。“復”即还、返回,“春復秋”指时光流逝。清宝廷《偶斋诗草》内集卷七《拟太白江夏行原韵》:“只谓暂阻隔,孰知春復秋。”(11a,清光绪二十一年方家澍刻本)清杜文澜《古谣谚》卷九十《夫子杏坛琴歌》:“暑往寒来春復秋,夕阳西下水东流。”(1a,清咸丰刻本)皆可比参。“复”或可俗作“”,敦煌写卷《发愿文模板等》“腹”作“”[7],《可洪音义》“腹”作“”[5,p448],字形可比。

清萧重《剖瓠存稿》卷七《缪芮桥二尹见题浯江集次韵酬之》:“何当觐欢颜,围炉坐相对。人识四十贤,珠贻三百。感此忆春明,日征月斯迈。”(5a,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八十六朱诜《丁巳春劝农》:“劝农小队出东禅,春事平分花柳天。乱石藏云苍玉洞,小溪流水紫田。农忙处处扶犁雨,社近家家煮酒烟。”(10a,清光绪十四年陆心源刻《潜园总集》本)

按:徐旭、李建国点校《宋诗纪事补遗》作“缥”[3,p2026],非也。“缥”指青白色或青白色的绢,于此文意不通,此字当同“薸”。宋刘瑄编《诗苑众芳》作“紫薸田”(9a,清十万卷楼丛书本),可从。“薸”即浮萍,“紫薸”为水草名,《埤雅·释草》:“藻,萍类也,似槐叶而连生,生道旁浅水中,与萍杂,至秋则紫,今俗谓之马薸,亦呼紫薸。”[8]“薸”作“”,盖受上字“紫”影响类化,左下之“水”换作“糸”。

清陆心源辑《吴兴诗存》四集卷十四清黄周星《同人偶集绿野园》:“繁华满眼才人老,贫贱伤心壮士低。绕席绿云羞凤吹,隔江红雨想莺啼。沟头蹀如寻梦,可是烟花旧竹西。”

(16b,清光绪十四年陆心源刻《潜园总集》本)

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四《成哲亲王五十岁赐寿物单》:“珊瑚朝珠一盘。”小字注:“青金石佛头,松石记念,碧霞背云,大小坠角。”(7a,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明杨慎《太史升菴遗集》卷七《北人始发宿广汉》:“旅服淹寒月,征迟晓星。山临猿眩岸,江绕画乌亭。露叶䓑犹紫,风条柳自青。悠悠今夕漏,杳杳异方听。”(54a,清道光二十四年景清堂刻本)

按:此字当同“韂”,指一种挡泥土的马具。“迟”即等待,“晓星”为启明星,“征韂遅晓星”指旅人夜宿,待至天亮。“征韂”与“征鞍”“征辔”等义同,皆为马具,借指旅行者所乘车马。“征韂”连用,文献亦有用例,如元傅若金《傅与砺诗集》卷二《使至真定赴都计事遇大雹伤谷时逆臣唐其势诛》:“行旅各已息,下马卸征韂。”(10b,民国嘉业堂丛书本)明王褘《王忠文集》卷二《雪夜与友人同赋四十韵》:“剡舟怀返棹,关马忆征韂。”(26a,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可以比参。因车具、马具多为革制,或可造成“革”“车”混用现象,如“鞴”“”皆指车絥,《新修·车部》“鞴”可作“”[2],《玉篇·革部》“”作“”[11],字形可比。

清彭而述《读史亭诗集》卷四《沙阳观马公堤》:“沔水来墦冢,蜿蜒下武当。欱歕檀溪,畜怒势狓猖。爰为筑大堤,廼在襄之阳。又屈注而下,地卑沮洳塲。”(20b,清康熙刻本)

按:此字当同“濽”。“濽”同“灒”,《集韵·仙韵》财仙切:“灒,汛也。”“欱”有饮、吸之义,《说文·欠部》:“欱,歠也。”段玉裁注:“欱与吸意相近,与歕为反对。《东都赋》曰:‘欱野歕山。’”[12]“歕”同“喷”,“欱歕檀溪”或指吞纳汛期之涨水,喷涌成溪。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十五《石钟山赋》:“穴罅呀,欱云歕雷。”(10b,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陶梁《国朝畿辅诗传》卷三十八戈涛《蛮山》:“蛮山万叠郁嵯峨,欱雾歕云瘴疠多。”(18a,清道光十九年红豆树馆刻本)可以比参。盖受“歕”字影响,“”当为“濽”之类化换旁俗字。

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七钱泰吉《赵文敏送任叔实诗卷》跋:“壬辰春仲,珊洲先生出示此卷,因记任君生平大略于卷尾,以见古人不妄道,盖如此若。文敏词翰之美,诸君子品定详矣,无俟赘述也。”(16b,清光绪十四年陆心源刻《潜园总集》本)

按:此字当同“偁”。“偁”同“稱”,“偁道”即称述、赞扬,文献亦有用例,如清龚景瀚《澹静斋诗文钞》文钞卷五《叔父慎轩先生六十寿叙》:“未尝获从大人、先生者游,德薄行鲜,无足偁道。”(14a,清道光二十年恩锡堂刻澹静斋全集本)清李富孙《校经廎文稿》卷十四《乡饮宾王澹人先生传》:“先生绩学虽未显于世,而隐悳善行至今,人犹偁道之。”(2a,清道光刻本)可以比参。“亻”旁俗书或与“犭”相混,如《龙龛手镜·犬部》“保”作“”[2],《篇海·犬部》“傪”作“”[2],字形可比。

[注释]

① 本文引用刻本文献,皆标明卷数(不分卷则不标),括注版本和叶数,并分别以a、b代表上下半叶。

② 邢准《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简称《新修》,韩道昭《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简称《篇海》。

猜你喜欢
俗字四库全书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四库全书总目》“章如愚”小传史源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论《四库全书》及《总目》对戏曲研究和学科建立的影响
黑城所出《地理新书》刻本残片考
文人笔记与俗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