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甘河子-吉木萨尔一带油页岩矿地质特征

2020-01-09 07:01李拉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1期
关键词:芦草油页岩粉砂

李拉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近年来甘河子~吉木萨尔一带相继评价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页岩矿,从西到东依次有阜康林场油页岩矿、白杨河油页岩矿、大黄山西油页岩矿、二工河油页矿、吴家湾油页岩矿和石长沟油页岩矿等,尤其是近年来阜康市大荒山油页岩项目的顺利建设,使得博格达山北麓成为新疆重要的油页岩开发基地。

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二叠系为一套连续河~湖相沉积地层。由老到新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乌拉泊组(P3wl)、井井子沟组(P3jj)、芦草沟组(P3l)、红雁池组(P3h)、泉子街组(P3q)、梧桐沟组(P3wt)、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锅底坑组(P3T1g)。

2 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地层特征(P3l)

芦草沟组呈近东西条带状展布,其构造形态为一向斜构造,其与上覆梧桐沟组呈断层接触,与下伏井井子沟组呈整合接触。芦草沟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粉砂岩、砂质页岩、黑色油页岩夹白云质灰岩。根据芦草沟组沉积环境、岩石组合及油页岩产出特征,将芦草沟组油页岩系划分为4个岩性段,各岩性段之间呈整合接触。

(1)芦草沟组第一岩性段(P3l1)。该岩性段以一套滨湖相正常沉积细碎屑岩为主。主要岩性以灰色、灰褐色钙质长石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粉砂质泥晶白云岩。见有水平层理、小型斜交层理。

(2)芦草沟组第二岩性段(P3l2)。该岩性段以一套浅湖相细—泥质细碎屑岩为主,上部泥质含量增高,油页岩层明显增多。岩石组合下部以灰色岩屑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岩石含少量沥青质;上部以钙质岩屑细砂岩、钙泥质粉砂岩、页岩,夹含粉砂泥晶白云岩、油页岩,反映为湖水变深的沉积过程,砂岩中平行层理较发育[1]。

(3)芦草沟组第三岩性段(P3l3)。第三岩性段以厚层状油页岩、泥岩粉砂质、钙质页岩为主、夹泥晶灰岩。含植物化石碎片、鱼鳞化石及少量黄铁矿,反映为深湖相沉积特点。

该岩性段为一套较稳定的含油页岩钙泥质细碎屑岩沉积,其间受外界干扰形成动荡环境或低能间歇期,有大量陆源碎屑物注入或沉积饥饿期,形成细砂岩或微晶砂质灰岩,以此为标志将该岩性段划分为3个沉积旋回。①沉积旋回:由一套钙质页岩、粉砂岩、细砂岩、油页岩组成。其顶界岩性为钙质粉砂岩与长石细砂岩互层产出。②沉积旋回:由一套含沥青质页岩、油页岩、钙质粉砂岩组成。其顶界岩性为微晶砂质灰岩与钙质页岩互层产出,微晶砂质灰岩出露宽0.3m~1m,风化色呈褐黄色,宏观特征明显。③沉积旋回:由一套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含粉砂灰岩、油页岩组成,泥质含量高。以上沉积环境扰动期沉积的细砂岩和微晶砂质灰岩,宏观上容易识别,走向上延伸较稳定。④芦草沟组第四岩性段(P3l4)。该岩性段以一套滨湖相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砾岩。泥岩颜色为灰褐色、黄褐色、土黄绿色,研究区出露面积很小。

3 芦草沟组油页岩沉积环境分析

(1)油页岩岩石化学特征。本区芦草沟组油页岩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高,ΣREE为(113.99~156.95)×10-6。轻稀土富集,(La/Yb)N为6.11~7.60,LREE/HREE为5.93~6.57;δEu为0.79~0.86,铕具负异常。Ceanom=lg[3Ce/(2LaN+NdN)]值范围-0.06~-0.04,Ceanom>-0.1表示Ce富集,反映水体呈还原环境;δCe为0.9~0.94,δCe<1为负Ce异常,即Ce亏损,代表还原环境。以上说明芦草沟组沉积时水体为还原环境。

图1 芦草沟组油页岩La/Yb-∑REE图解

在碎屑岩∑REE-La/Yb图解(图1)中,5件样品均投在沉积岩区,说明芦草沟组源岩来自于沉积岩。另外锶(Sr)和钡(Ba)是地球化学性质很相似的元素对,同属亲石元素。认为泥岩中若Sr/Ba比值大于1,则为海水沉积;Sr/Ba比值小于1,则属陆相淡水沉积。在水西沟油页岩矿中分析了8件样品Sr/Ba比值均小于1(表1),表明本区沉积环境主要为半深湖~深湖陆相环境。

表1 水西沟油页岩形成环境判别指标

(2)油页岩沉积环境分析。本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含有鱼鳞化石、微纹层构造等,均说明本区芦草沟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深湖相还原环境,其母岩来源于沉积岩。研究区油页岩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TST)和高的湖相陆源碎屑岩系,主要由一套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夹碳酸盐组成,泥质、有机质含量高,岩性以砂岩、泥岩、油页岩组成。芦草沟组第一岩性段为低水位体系域,以滨湖沉积为主,形成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不含油页岩;第二段为湖侵体系域,湖盆开始缓慢下降,湖水逐渐变深,以浅湖—半深湖沉积为主,形成黑色、灰黑色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夹油页岩、微晶白云岩。岩石水平层理发育,为静水或微弱水流中缓慢沉积作用;第三段为深湖相高水位体系域,该时期湖盆范围达到最大,生物繁多(介壳、鱼鳞化石),油页岩分布最为广泛。第四段为湖退体系域,湖盆逐渐抬升变小,并最终瓦解,以浅湖沉积为主,形成厚层(粉砂质)泥岩夹砾岩,不含油页岩。

4 结论

(1)二叠系地层从海陆交互相井井子沟组(波状层理、水平层理)→滨湖相芦草沟组第一段(岩石以砂岩、粉砂岩为主,见有水平层理、小型斜交层理)→浅湖相芦草沟组第二段(多见薄层状含粉砂微晶白云岩、泥晶灰岩,水平层理)→深湖相芦草沟组第三段(岩石以灰黑色、黑色泥岩、页岩、油页岩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含鱼鳞、双壳类化石)→浅湖相芦草沟组第四段(大套含粉砂质泥岩,夹砾岩),认为甘河子至吉木萨尔一带油页岩古地理环境为淡水~半咸水湖泊环境。

(2)研究区为淡水~半咸水湖泊沉积型,沉积作用和构造活动是油页岩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

猜你喜欢
芦草油页岩粉砂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张家滩油页岩生烃演化特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基于Matlab 和Monte Carlo 方法的油页岩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
芦草轻柔
典型粉砂地层盾构选型及施工参数研究
珲春组含煤、粉砂地层供水井施工技术
对油页岩勘探现状的评价分析
芦草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资源潜力
准南芦草沟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非常规油气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