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充填修复对龋齿患儿充填物脱落及继发龋发生的影响

2020-01-10 01:37古卫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龋坏牙体龋齿

古卫红

(河南省汤阴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河南 安阳 456150)

龋齿是儿科常见的细菌性口腔疾病,是指牙体组织被龋蚀并逐渐毁坏崩解,最终形成龋洞的一种疾病,临床具有较高患病率,是导致儿童脱牙的主要因素之一[1]。临床若不接受规范治疗,可继发根尖周炎、牙髓炎,严重时可引起颌骨炎症、牙槽骨炎症,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既往临床多采用传统充填修复治疗龋齿,主要通过制备抗力型和固位型窝洞,并在窝洞内填充修复材料,虽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对牙体组织损伤较大,且治疗后充填物脱落及继发龋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儿预后[2-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提升,非创伤性充填技术逐渐应用于龋齿治疗中,临床具有患儿配合度好、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势,且治疗效果确切,备受临床青睐[4]。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非创伤性充填修复对龋齿患儿充填物脱落及继发龋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4 月至2018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龋齿患儿98 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49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6 例;年龄3~8 岁,平均(5.26±1.02)岁;龋齿52 颗。试验组中男24 例,女25 例;年龄3~9 岁,平均(5.42±1.10)岁;龋齿56 颗。纳入标准:经牙体硬组织检查及口腔X 线片确诊为龋齿;根管畅通、龋齿根尖孔发育完全;家属知情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龋齿损伤至牙髓、根尖组织;窝沟龋明显者;伴有瘘管、牙周炎、脓肿者;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行口腔X 线片检查,明确牙位后,对照组采用传统充填修复治疗:使用GS-1型高速涡轮手机(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龋洞扩大,清除腐质,待清除干净后,根据龋坏类型制备相应的抗力型和固位型窝洞,牙洞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后,棉球隔湿,对窝洞进行消毒、吹干,窝洞使用单凝单组份复合体(日本松风株式会社)充填,去除多余材料调整颌面高度后进行抛光,术毕。试验组采用非创伤性充填修复治疗:依据龋坏洞型大小选择大小合适的挖匙,充分清理龋洞,将釉牙本质界的龋坏组织、釉质去除,可保留深层感染程度较轻的牙本质,清洁液冲洗、消毒窝洞,棉球隔湿并将窝洞吹干,龋洞表面涂抹牙本质处理液,10 s 后窝洞中紧压入调拌好的玻璃离子充填材料(日本松风株式会社),去除多余材料,调颌后抛光处理,患牙涂布凡士林,术毕。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随访6~12 个月,依据口腔检查结果评估两组充填物脱落情况:充填物完好,边缘紧密为保留完整;充填物轻微磨损或边缘缺损需重补为部分脱落;充填物完全脱落或绝大部分脱落为完全脱落。充填物总脱落率=(部分脱落数+完全脱落数)/总龋齿数×100%。依据充填物脱落情况评估继发龋情况:充填物完好为无继发龋;充填物脱落,表面呈深黑色且质地较硬为继发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充填物脱落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6 个月、12 个月充填物脱落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继发龋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6 个月、12 个月继发龋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充填物脱落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后继发龋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龋齿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牙体硬组织有机物分解、无机物脱矿而引起的牙体组织逐渐腐败崩解的细菌性口腔疾病。近年来随着小儿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小儿龋齿发生率不断增加,临床若不接受规范治疗,不仅可影响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排列,还可继发根尖周炎及牙髓炎,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影响患儿口腔健康,因此及时给予患儿规范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

传统充填修复术式为以往临床治疗方式,其主要通过利用高速涡轮手机去除龋坏组织,制备窝洞,并使用复合树脂材料充填窝洞,从而达到修复效果。但由于小儿认知能力较差,高速涡轮手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导致患儿出现恐惧,从而降低治疗配合度,且在制备窝洞时,可造成过度去除正常牙体组织,从而降低牙齿功能[6]。此外,临床实践发现,远期充填物易发生脱落,继发龋发生率高,不利于患儿预后。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治疗中通过采用手动器械将龋坏组织去除,有效的避免因使用高速涡轮手机给牙髓带来的不良刺激,减轻患儿恐惧感及疼痛感,从而提升治疗配合度;且治疗中无需制备牙洞,仅取出少量龋坏组织,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牙体组织,临床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易于患儿接受[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6 个月、12 个月充填物脱落率、继发龋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由此可见,非创伤性充填修复治疗小儿龋齿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充填物脱落、继发龋发生。分析原因在于,非创伤性充填修复治疗在清理窝洞后,使用牙本质处理液及窝洞清洁剂进行处理,确保窝洞干燥后予以填充材料进行填充,不仅可降低龋洞感染率还可提升修复效果。治疗采用的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生物相容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粘结性、耐磨性,可作为临床修复龋洞的理想材料,且临床研究指出,玻璃离子材料还可释放氟离子,具有预防继发龋作用,从而提升治疗效果[8]。笔者通过本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在填充修复材料时应做好龋洞隔湿工作,确保龋洞面干燥;治疗中应尽可能地将腐败软组织去除,深龋近髓者表面使用氢氧化钙糊剂保护,从而减轻对牙髓的刺激;治疗后应加强对患儿的随访,从而确保充填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儿龋齿采用非创伤性充填修复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继发龋发生率,减少充填物脱落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龋坏牙体龋齿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体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先天性牙列部分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及美观度的影响
预防龋齿
天天刷牙,为何还长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