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单发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1-10 09:02刘汉雄熊潭玮钟月圆欧文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单发复发率内镜

刘汉雄 熊潭玮 钟月圆 欧文胜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当前临床医学诊断中发现,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并且在胃癌病变过程中,癌细胞因子会在患者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行扩散,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险性。内镜黏膜剥离术作为胃癌患者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胃癌术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早期胃癌患者治疗中,更是具有重要的治疗应用效果[2]。特别是在老年但发行早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更是可以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为患者治疗提供帮助。有研究发现,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治疗耐受性较差,如果不选择科学的治疗方式,将会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因而推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就是现阶段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治疗中必须要完善的一项工作[3]。本研究选取110例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55例。其中1组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72.63±6.32)岁。2组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73.63±7.52)岁。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临床单发早期胃癌患者纳入标准,并且患者年龄超过65岁,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沟通交流障碍以及癌细胞转移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即在患者治疗之前给予患者麻醉处置,然后通过手术治疗法,对患者存有癌细胞部位切除[4]。1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下文称ESD。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患者手术治疗需求,对患者进行手术方案制定,并且在对患者手术之前12 h对患者做禁食处置,期间可以给予患者补液处置。其次,术前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术,待患者麻醉后,将内镜应用到患者手术治疗中,通过内镜确定患者胃内病灶位置和黏膜边界,然后在距离病灶周围0.5 cm处进行标记,以手术刀沿着标记位置外对黏膜进行切割,然后沿着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间进行逐步剥离,待剥离结束后用止血钳凝固创面血管,止血完毕后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待患者苏醒[5]后将患者推回病房等。在患者苏醒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好各项数据,然后帮助患者实施术后护理,以此提升患者护理质量,整个护理工作实施中,需要对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预防,从而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首先,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对比主要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四项指标对比。其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对比则主要以治疗后组内患者出现并发症人数及复发人数统计为主,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含出血、术后胃穿孔、感染等。以各项病症发作人数的统计之和为主,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6-7]。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校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对比

1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对比显著好于2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费用(元)1 组 55 7.25±1.25 152.25±10.23 50.63±10.25 8 425.36±12.22 2 组 55 8.25±3.25 186.32±7.25 62.32±8.36 9 632.22±10.25 t值 - 6.955 10.253 8.666 142.513 P值 - 0.045 0.030 0.036 0.002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

1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36%,1组患者复发率为5.45%,2组患者复发率为20.00%,相比之下,1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2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早期胃癌患者通过及时的检查和确诊后可以实施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的几率很小[8]。在我国当前临床医学研究中得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注重自身的饮食习惯,因而出现了各种的肠胃疾病,尤其是老年群体,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使得其在生活过程中,面对饮食习惯的改善,一时还不能接受。所以很多老年患者出现了肠胃疾病,而胃癌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几率也在逐渐升高,尤其是在65岁以上患者中的发病率更是要远远高于其他年龄阶段人群。根据胃癌发病的时期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治疗时期,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治疗而言,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水平,对患者自身的病情控制具有指导意义[9]。

有研究表明,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ESD术实施治疗后,可以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出现[10]。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可以依照患者治疗工作实施中的要求,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提升了患者手术治疗水平,为患者治疗工作实施和优化提供了帮助[11]。并且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耐受性较差,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有所降低。大多数老年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ESD术实施后都改善了病情,清除了自身胃部癌细胞,提升了患者手术治疗效果[12-13]。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两组患者中,由于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选择的方法不同,因而在患者术后效果对比中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从表1中的结果对比来看,在1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ESD术的治疗和实施后,改善了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为患者治疗工作实施提供了保障,展示出了患者手术治疗特色。同时在针对患者手术治疗工作实施中发现,ESD术实施后患者手术中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整体住院费用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患者自身的治疗工作实施而言是非常关键的,而2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中,虽然整个组内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也有所改善,但是总体的治疗改善效果不够突出,说明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没有提升患者手术治疗质量。在表2中的结果对比中得出,1组患者通过ESD术实施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的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则明显偏高。这也验证了ESD术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要好于常规手术治疗法,因而应该将其与患者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结合。

综上所述,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在针对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应该作出科学的分析。ESD术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与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结合,可以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在未来患者手术治疗中,应该科学的将该种治疗方式推广。

猜你喜欢
单发复发率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眼内镜的噱头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保护措施
肝癌脑转移瘤的CT及MR表现(附8例影像分析)
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私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