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0-01-10 09:02刘玉应玮郑玉柳张楠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软骨疗法膝关节

刘玉 应玮 郑玉柳 张楠心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进行性侵犯膝关节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以中老年人较多见。国内KOA的发病率约为3%~15.6%,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则达68%[1]。研究证实[2],KOA会累及膝关节及肌肉组织,引发关节肿胀和肌无力,影响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整体疗效不佳,并发症较多。既往研究指出[3],运动疗法在KOA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对KOA疗效的辅助作用仍待进一步明确。本文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2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运动疗法在膝关节骨关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KOA患者9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有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4岁,平均(71.24±4.20)岁;病程1.24~5.02周,平均(2.06±0.28)周。观察组有男27例,女19例;年龄49~82岁,平均(70.68±4.11)岁;病程1.26~5.06周,平均(2.11±0.25)周。两组上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KOA诊断标准[4];(2)膝关节有疼痛症状且活动受限;(3)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外伤致膝关节损伤并伴感染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有心、肝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3)精神疾病患者;(4)治疗依从性差,拒绝配合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仰卧并伸直膝关节,对关节面皮肤消毒,沿髌骨外缘关节间隙处穿刺,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至腔内,后以消毒棉签按压3~5 min,注射处保持干燥,以防感染。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治疗:(1)平地蹲起。患者站立,双脚与肩部同宽,脚后跟贴紧地面,膝关节屈伸幅度<130°,每组10次,每日3组,各组间休息3 min。(2)吊带平衡。站立,两脚并齐,手扶吊带维持平衡,单腿下蹲尽量提高屈伸角度,每组10次,每日3组,其间休息3 min。(3)训练椅:靠于椅背,髋关节屈伸呈90°,膝关节背曲踝关节呈伸直状,持续30 s,每组3次,每日2组,其间休息2 min。(4)阻抗法。身体直立,朝后伸髋、弯腰,手与髌骨反方向开展阻抗运动,每次持续30s,每组3次,每日3组,其间休息2 min。(5)快慢走。快走(持续1 min)和慢走(持续2 min)交替,每日训练30 min。(6)腿屈伸训练和反向腿屈伸训练。取卧姿,针对股四头肌开展腿屈伸训练,每组10次,每日3组,其间休息2 min;取俯卧位,针对股二头肌开展反向腿屈伸训练,每组10次,每日3组,其间休息2 min。所有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6) 22.99±4.13 62.48±1.15 62.474 0.000观察组(n=46) 23.04±3.44 75.20±0.78 100.293 0.000 t值 0.063 62.085 - -P值 0.950 0.000 - -

1.3 观察指标

(1)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量表评估膝关节功能[2],共8个项目(行走能力、辅助上下楼梯、辅助器支撑、膝关节绞索、关节稳定度、蹲起、疼痛感、关节肿胀),总分80分,依据症状改善情况评分。(2)临床疗效评价[2]。治愈:步行及上下楼梯无异常,关节无痛感并可自由屈伸;有效:可正常步行但距离超出2 km后关节有痛感但无肿胀,膝关节屈伸度<130°;无效:治疗前后关节持续疼痛、肿胀,症状无改善。以治愈率+有效率为治疗总有效率。(3)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计算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Lysholm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0.87%。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287,P=0.022)。

3 讨论

KOA以软骨及滑膜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通常不易发现,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导致运动及慢性残疾,主要表现为步行及上下楼梯困难[5-6]。KOA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遗传、代谢障碍或关节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7]。现有研究认为KOA发病可能与膝关节生物力学失衡相关[8]。关节面上压力过大时可致胶原纤维网疲劳甚至断裂,逐渐引发退行性病变,关节软骨面可见骨质增生,诱发持续性炎症反应、膝关节僵硬肿胀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9]。

玻璃酸钠是软骨基质和关节润滑液的组成成分,在维持关节功能和修复关节功能障碍中可发挥重要作用,能预防或减少病理性关节炎,减轻关节腔内压力,抑制关节软骨面退变[10]。但KOA为慢性疾病,易复发,注射玻璃酸钠虽可减少软骨损害,抑制炎症,但无法彻底治愈,整体疗效欠佳[2]。目前,相关研究已证实运动疗法在KOA患者康复治疗中能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11]。KOA患者以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关节软骨及骨退变、肌力减退和关节活动受限是重要诱因。患者的活动量不够,肌无力及软组织僵硬会加快KOA病情进展。关节活动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软骨并使之放松,此时软骨基质内液体受压缩溢出,关节液随之进入基质。因此,适度开展运动训练可促进滑液循环,抑制滑膜炎症,修复受损软骨面,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12]。同时,运动疗法还能通过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减轻肌肉抑制,促进肌力恢复,提高关节稳定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运动疗法治疗KOA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不良反应及复发病例,证实该治疗方案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减少复发,巩固疗效。

综上所述,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和运动疗法治疗KOA能提高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软骨疗法膝关节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