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

2020-01-10 09:02郑榕艳魏敏李凌恩林瑞钱王巍张茹林世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氨磺泌乳素休克

郑榕艳 魏敏 李凌恩 林瑞钱 王巍 张茹 林世泽

近些年伴随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年攀升,精神分裂症患者以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普遍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个体心理易感素质、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该病目前常用治疗为药物治疗、认知治疗[1-2]。近些年相关医学研究者提出采取氨磺必利以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本次研究为探究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37例单一氨磺必利治疗患者与37例氨磺必利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单位时间患者病情以及相关神经递质变化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是否行氨磺必利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试验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试验组37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20例)女(17例)比例为20 : 17,年龄在23 ~ 57岁,平均年龄为(41.12±1.12)岁,病史在3 ~ 7年,平均病程(5.14±0.12)年。对照组37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9例)女(18例)比例为19:18,年龄在22 ~ 58岁,平均年龄为(41.11±1.14)岁,病史在3 ~ 7年,平均病程(5.11±0.1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参考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 中精神分裂相关内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入院时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总分均超过60分,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合并其他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患者。(2)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1个月服用影响精神、神经系统功能药物患者。(3)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4)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1个月接受过电休克治疗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0;50 mg×20片)治疗,氨磺必利逐渐加量到800 mg/d,每日口服给药2次,每次400 mg,连续给药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性给药治疗3个疗程。试验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氨磺必利给药方法、给药剂量均参考对照组。此外本次研究使用多功能电休克系统,在治疗前先静脉注射安眠麻醉类药物,待安眠麻醉类药物起效后再静脉注射肌肉松弛药物然后进行电疗,每周电疗3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性给药治疗3个疗程。

表1 两组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MBP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MBP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 NSE(μg/L) MBP(μg/L) 泌乳素(mIU/L)入组时 3个月后 入组时 3个月后 入组时 3个月后试验组 37 8.86±0.14 6.63±0.13 50.58±5.16 42.78±5.35 458.62±45.42 1 082.52±45.62对照组 37 8.89±0.13 8.15±0.14 50.57±5.16 48.03±5.36 458.67±45.45 685.26±45.63 t值 - 0.381 10.061 0.051 6.041 4.582 1.062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改善情况,本次研究参考PANSS量表得分判断患者预后[2],若PANSS量表得分减分率超过75%为治愈。若PANSS量表得分减分率在50%~75%表示患者病情显著改善,为显效。若PANSS量表得分减分率在25%~49%表示患者病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效果不明显,为有效。若PANSS量表得分减分率低于25%表示患者病情未得到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受检例数。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持续性给药治疗3个疗程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泌乳素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NSE、MBP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s)表示的数据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改善情况,试验组治愈、显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MBP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后NSE、MBP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入院时上述检测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持续性给药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相关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目前临床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干预,其中氨磺必利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抗神经病药物,口服给药后氨磺必利可与神经中枢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进行结合,从而抑制锥体外系神经递质与中枢神经系统边缘多巴胺受体结合[3-6]。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即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适量脉冲电流刺激,从而改善中枢神经元内分泌细胞功能。NSE细胞一般存在于神经元,当神经元损伤后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血液系统,因此检测NSE有利于医师判断神经元损伤情况[7-9]。MBP是中枢神经髓鞘膜主要成分,测量MBP有利于医师了解中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10]。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引起大脑皮层发生广泛性放电,从而纠正脑细胞病理改变[11-12]。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持续给药3个疗程后疾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NSE、MBP、泌乳素等相关数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NSE、MBP、泌乳素等相关监测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氨磺泌乳素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血清泌乳素检测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