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2020-01-10 09:02谷雨毕文超王岩候徽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瑞舒伐国药准字类药物

谷雨 毕文超 王岩 候徽萍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硬化,当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后,会形成大量的血栓,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者冠状动脉出现痉挛,冠脉血管压力骤然升高,均会导致冠脉血流减少,需氧量增多,患者发生心绞痛[1-2]。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冠状动脉进一步缺血缺氧,会造成心肌大面积梗死,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3]。目前临床上治疗的常规药物包括溶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等,多采用联合2种或者3种药物治疗[4]。值的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明确的降血脂作用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等功能,鉴于此,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患者,这些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6],共计142例。本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试验所有的患者年龄在心电图、踏车试验和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中,显示冠心病;所有患者入院后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的心肌梗死、合并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71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11.0)岁,病程6~18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7.5±2.1)月,劳累型心绞痛20例,自发性心绞痛11例,混合型心绞痛40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11.2)岁,病程6~17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7.6±2.3)个月,劳累型心绞痛21例,自发性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7]主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71021;规格:100 mg),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规格:10 mg)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0611;规格:10 mg),剂量为一天3次,每次1片。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参附注射液(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51020664;规格:10 mL)治疗,参附注射液的剂量为1瓶注射液50 mL加入100 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22;规格:10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连续使用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绞痛疗效评判标准[6]显效:患者治疗后从未出现过心绞痛或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以前显著减少,减少程度超过90%;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为50%~89%;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但减少程度小于49%。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及有效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再乘以100%。

1.3.2 临床疗效 总的临床疗效采用以下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如心悸、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ST段和T波减少8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如心悸、胸闷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段和T波减少50%~80%,动态心电图ST段和T波倒置现象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加重,动态心电图没有明显改善。

1.3.3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情况、饮食状态、社会参与功能等。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和恐惧评分,采用100分制,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3.4 6分钟步行距离 试验前患者在起点旁坐椅子休息至少10 min,核查有无禁忌证,让患者站起,用Borg分级评价患者运动前呼吸困难和全身疲劳情况。计时器设定到6 min,请患者站在起步线上,一旦开始行走,立即起动计时器。6 min时试验结束,提前15 s告知患者:“试验即将结束,听到停止后请原地站住”。结束时标记好停止的地点。记下计数器纪录的圈数,统计患者总步行距离。

1.4 统计分析

对所有采集数据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同组治疗前后的比较方式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方式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41例,占全部患者的57.7%,有效患者为27例,占38.0%,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在治疗后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增加幅度更多,好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后 6 min步行距离(m)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n=71) 治疗前 138.4±10.5 41.2±20.1治疗后 249.7±11.0#* 81.4±21.4#*t值与治疗前比较 - 28.7 22.6 P值与治疗前比较 - 0.025 0.031治疗前 139.2±11.2 42.0±19.8对照组(n=71) 治疗后 198.4±10.7# 60.2±20.0#t值与治疗前比较 - 29.68 21.57 P值与治疗前比较 - 0.016 0.024 t值与对照组比较 - 24.7 14.8 P值与对照组比较 - 0.022 0.037

2.3 两组治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威胁50岁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也是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根据数据统计[8-10],每年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约为1 700万,居各种死因首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为5%,即每2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冠心病患者。而中医认为[11],冠心病属于“胸痹”“阳微阴弦”的范畴,多因年老体弱、心气亏虚、胸阳不足所致,发病长久表现为阳气不足,阴寒气盛,所以主张益气、温阳、祛瘀邪的方案。

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2],通过抑制HMG-CoA酶的活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血脂药物;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13],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因此他汀类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常用一类药物。

瑞舒伐他汀是一类新型的他汀类药物[14],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对靶点的抑制作用更强,上市之后迅速成为一线治疗药物。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15],在治疗心绞痛方面,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可以有效缓解血管痉挛,恢复血管的内皮功能,可较好的控制对心绞痛的症状,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具有益气温阳,通络化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16],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改善心肌功能;其中人参皂苷可以发挥阻滞钙离子通道的作用,减少心肌钙离子大量堆积,减少心肌损害,促进心肌细胞及时的修复。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更好,患者体内心肌酶水平恢复更优,其体内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瑞舒伐国药准字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