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效果分析

2020-01-10 09:02何清清李立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强心阳虚穴位

何清清 李立荣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致的心肌结构改变及功能异常,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归宿,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为西医联用治疗,虽在改善心脏重构、调控神经体液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西药并不能完全改善症状,且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多,也限制了药物应用。因此寻找慢性心力衰竭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症状和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属“胸痹、喘证、水肿、心悸”等范畴,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慢性心衰是由于脾肾阳虚、水瘀互结,上凌于心所致,其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因此,在治疗中应以温阳利水为主,益气活血为辅[3]。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研究将强心方配合穴位贴敷用于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西医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7年)[4]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中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分型标准;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及以上,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等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重症感染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对本研究所选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精神异常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1.5±4.9)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病程(3.6±1.3)年;NYHA分级:Ⅱ级13例,Ⅲ级27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等;低盐饮食,合并心律失常、低血钾、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肺部感染等情况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心方口服及穴位贴敷治疗,强心方处方组成:制附子15 g(先煎),茯苓15 g,白术15 g,赤芍15 g,桂枝10 g,猪苓15 g,泽泻15 g,党参20 g,黄芪30 g,益母草15 g,泽兰15 g,丹参15 g,每剂诸药清水中浸泡30 min,将制附子先煎30 min,余药共同加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共得200 mL药汁,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穴位贴敷中药处方组成:制附子30 g,肉桂10 g,细辛10 g,干姜20 g,丹参15 g,泽泻15 g,茯苓15 g,商陆15 g,所有药材打成粉末,每次取2 g,加甘油与水调为糊状,制成约2 cm×2 cm大小的药饼敷于神阙穴上,胶布固定,1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为经治疗患者主、次症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为0或减少≥70%;有效为经治疗患者主、次症得到显著改善,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为经治疗患者主、次症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或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心功能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ET)进行评价,6MET越高表示心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6MET、NT-proBNP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6MET、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6MET、NT-proBNP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6MET、NT-proBN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MET、NT-proBNP比较结果(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MET、NT-proBNP比较结果( ±s)

组别 例数 6MET(m) NT-pro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20 361.8±16.1 478.6±12.7 25.472 7 <0.05 1 876.6±113.4 876.1±34.9 37.711 1 <0.05对照组 20 358.6±13.3 421.8±9.9 17.046 9 <0.05 1 867.2±121.2 1 153.9±52.7 35.142 5 <0.05 t值 - 0.685 3 15.774 7 - - 0.253 3 19.650 0 - -P值 - >0.05 <0.05 - - >0.05 <0.05 - -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临床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目前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传统西医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许多问题,如不能完全改善症状,副作用大,从而使药物应用受限等。而以器械治疗为首的非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费用昂贵,痛苦和风险较大,也不适合大力推广使用。因此,需要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寻求新的出路[6-7]。

祖国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已久,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且中医药治疗因方式简单、价格较低、心理及生理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较少等优势,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8]。苏高翔等[9]研究发现,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利水中药合剂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西药单独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疗效;赵晴等[10]研究发现应用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心衰具有较好效果;姚存荣[11]研究发现,自拟益气强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总结本课题组多年研究及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是由于脾肾阳虚、水瘀互结,上凌于心所致,其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气短,气喘难卧、咳泡沫痰、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少尿浮肿,舌质淡暗舌苔白,脉或促或结或代或沉迟等,治疗以温阳利水为主,益气活血为辅[11-12]。

本研究所用强心方中制附子温肾暖土,温阳补气;茯苓、白术、泽泻、泽兰、猪苓具有健脾、利水功效;赤芍、丹参可活血、化瘀;党参、肉桂补中益气;桂枝温通经脉;黄芪补气、利水;益母草活血、利尿、消肿;穴位敷贴所用配方中细辛、干姜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回阳通脉;商陆外用可归脾肾、散水肿;中药内服外敷共奏温阳利水,益气活血之功效[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样本量太少的原因,后续研究还需扩大样本量为临床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提供依据。经治疗两组6MET、NT-proBNP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6MET、NT-proBN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强心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借鉴使用。

猜你喜欢
强心阳虚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他能为中华神盾“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