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术在膝关节手术的应用

2020-01-10 09:02范洁姜晓龙郑桂霞樊琪陈立民于士芳朱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优良率麻醉神经

范洁 姜晓龙 郑桂霞 樊琪 陈立民 于士芳 朱红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这也导致临床上各类骨关节炎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病症的发生率增加[1-2]。因为患者存在关节畸形、关节稳定性减弱、关节疼痛症状等相关状况,使患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因此患者需要在干预过程当中进行手术治疗,为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相关生活质量的提高。手术过程中需为患者进行相关的麻醉,常规麻醉方案很难发挥理想的效果[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近年来区域麻醉领域的新技术,利用超声引导使注药过程清晰可视,确保穿刺的准确性,避免误伤血管和神经,且操作过程简单,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基于此本文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的应用价值,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进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选择80例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72.5±6.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73.5±6.2)岁。本文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需要进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进行麻醉,具体麻醉方法按照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原则进行。观察组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进行麻醉,设置超声探头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和大腿纵轴保持45度夹角。明确股动脉搏动,并由内向外依次观察患者的股静脉、股动脉和股神经[4-5]。选择平行与探头的长轴方向将导针插入,在超声引导以下通过高回声直线为主要的标准,对针体进行移动,此时会观察到周围组织出现轻微移动。对探头角度进行细微调整,然后再对导针的进入方向进行调整,以保证全程都具有清晰的针体显示。确保针尖和神经之间距离为2 mm时微调针体,保证针尖的位置。确保针体和股神经之间为相互平行的关系,然后常规为患者留置镇痛泵,选择软管导入,观察超声图像显示稍强的细管状回声逐渐靠近股神经[6]。对于针体进行微调,以保证神经和留置软管之间距离不超过3 mm,确保两者之间以平行的关系并存。选择局部麻醉药物为耐乐品,首次用药1~2 mL, 神经周围的无回声暗带作为药物扩散区域,固定留置管,同时连接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两组研究对象不同麻醉方式之下的麻醉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研究对象麻醉药物使用量[7],并对两组进行比较。Ⅰ级:阻滞范围完善,患者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患者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患者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麻醉优良率= (Ⅰ级+Ⅱ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患者38例,麻醉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麻醉优良患者30例,麻醉优良率为75.00%,χ2=4.8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为25.00%,χ2=4.8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用药量少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本文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和疼痛评分请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和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和疼痛评分比较(±s)

项目 例数 麻醉药物用量(mL) 疼痛评分(分)观察组 40 37.2±14.3 1.5±0.8对照组 40 63.5±18.2 2.6±1.3 t值 - 3.616 2.614 P值 - <0.05 <0.05

3 讨论

临床在进行各项麻醉的过程中,为患者经过股神经进行阻滞麻醉的应用相当广泛,这种麻醉方案属于一种单侧阻滞麻醉,在麻醉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交感神经产生麻醉和阻滞,而且很多患者也不会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可以降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麻醉方案特别适合很多术后需要镇痛的高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8-9]。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股神经麻醉方案和镇痛泵留置软管之间距离能够决定麻醉药物使用的剂量,同时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两者之间的距离越近,麻醉药物所取得的效果越好,而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也就越少[10-11]。如果距离越远,则可能导致麻醉起效较慢,甚至很多患者完全无法发挥麻醉的作用,所以临床在干预过程中应对此予以重视。观察组麻醉优良患者38例,麻醉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麻醉优良患者30例,麻醉优良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也低于对照组。由于精确控制导针,可降低患者出现血管神经受损。可有效避免因为个体性差异的影响,或者临床医生经验操作水平的影响等导致的盲目性状况,这种治疗方案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可以促使麻醉优良率大大提升[12-13]。而且这种麻醉方案不会因为患者的个体因素而导致麻醉失败,可有效的减少血管或神经损伤情况出现,改善了患者的麻醉质量。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手术患者治疗时,在超声引导下通过股神经阻滞术进行干预能够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缓解疼痛。

猜你喜欢
优良率麻醉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