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2020-01-10 09:02辛季麟翁晓旭郑颖嘉谢静文周玉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血糖因子糖尿病

辛季麟 翁晓旭 郑颖嘉 谢静文 周玉华

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他生物作用受限导致的高血糖症状,属于代谢性疾病[1]。持续性高血糖会导致患者的全身器官受损,主要表现为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器官的异常[2]。多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会合并1~2种并发症,但目前临床中针对糖尿病专科护理模式较单一,无法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需求。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护理以多中心随机临床为基础,该模式以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为中心,经团队联合管理模式来弥补单一专科护理的不足,为患者制定出专业的护理方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便利,成为了老年病干预的常用模式[3]。本次研究中,观察MDT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6月—12月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岁;符合经美国糖尿病协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具有生活自理能力;患者自愿签署知情书并获得医院伦理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足;合并重要脏器疾病;合并精神类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5.64±5.1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6.08±5.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降糖药物治疗,采用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52,规格3 mL:300单位)治疗,40 IU/次,睡前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定期嘱咐患者服药,并嘱咐患者适当运动,戒烟戒酒,规范糖尿病饮食。观察组采用MDT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多学科小组:将本院老年科、糖尿病专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组成多学科小组,选取年资最深的护士长为组长,其他为组员。(2)分工内容:组长负责各专科医生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病情与营养师、护理人员、责任护士进行合作,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组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生活和糖尿病知识教育。(3)团队宣传教育:建立糖尿病患者小组,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送糖尿病健康手册,从疾病原因、治疗、护理、临床干预等多方面进行知识讲解。(4)团队检测评估:依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针对糖尿病知识不合格的患者进行知识讲解,若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则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建立患者积极面对治疗的决心,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两组患者共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检测干预前被干预四周后的的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5-8]进行生活质量的观察,该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四个因子,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2)血糖指标:检测干预前被干预四周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WHOQOL-BREF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四周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较干预前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四周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被干预四周后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对比分析(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被干预四周后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对比分析(分,±s)

注:a:对照组干预前后对比,b:观察组干预前后对比,c:两组干预前对比,d:两组干预后对比

组别 时间 生理因子 心理因子 环境因子 社会关系对照组 干预前 21.01±5.42 15.45±5.41 22.32±5.04 7.01±2.01干预四周后 23.69±5.01 17.97±4.00 26.01±4.43 8.01±2.13观察组 干预前 20.74±5.13 16.01±4.39 23.01±4.84 6.89±2.54干预四周后 27.05±4.64 19.89±4.06 28.47±5.47 8.98±2.13 ta值 - 2.568 2.648 3.888 2.414 Pa值 - 0.012 0.001 0.000 0.018 tb值 - 6.450 4.588 5.286 4.458 Pb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tc值 - 0.256 0.568 0.687 0.262 Pc值 - 0.799 0.571 0.487 0.794 td值 - 3.479 2.382 2.471 2.277 Pd值 - 0.001 0.019 0.015 0.025

2.2 血糖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BG、2 hPG和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四周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和HbA1c水平较干预前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FBG、2 hPG和HbA1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因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作用失常导致机体血糖值升高的疾病,糖尿病在临床中属于代谢性疾病[9-10]。糖尿病可导致患者的血糖、血脂、蛋白质等物质出现代谢异常。持续性高血糖可导致患者的全身器官出现异常[11],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MDT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为基础,MDT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进度,在临床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通过MDT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结果表明经MDT干预后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时间减少,提高了临床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3]。糖尿病目前在临床中无特效药物,患者在出院后若未完全遵循医嘱,则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生活质量出现下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多方面、多系统的综合性管理,包括了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多学科协作模式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内老年疾病治疗的常见手段。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病,因此实行多学科协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DT模式是各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康复队伍,经多重护理模式使得患者感受更为全面、完善的护理服务,包含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目的为使患者认知病症的程度加深,提高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表明观察组的血糖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当代医疗模式经身心-社会-环境模式的转变,临床注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引起重视。在MDT的干预模式中,通过团队组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MDT的成立,经各科室护理骨干人员的专科干预,结合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因此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出现了较大的提高。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被干预四周后的FBG、2hPG和HbA1c水平对比分析( ±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被干预四周后的FBG、2hPG和HbA1c水平对比分析( ±s)

注:a:对照组干预前后对比,b:观察组干预前后对比,c:两组干预前对比,d:两组干预后对比

组别 时间 FBG(mmol/L) 2hPG(mmoll/L) HbA1c(%)对照组 干预前 10.12±1.65 13.79±1.05 8.41±0.84干预四周后 7.26±0.84 9.46±1.03 7.46±0.72观察组 干预前 10.64±1.29 13.59±1.18 8.31±0.79干预四周后 6.58±1.02 8.06±0.89 6.55±0.77 ta值 - 10.920 20.820 6.072 Pa值 - 0.000 0.000 0.000 tb值 - 17.460 26.452 11.280 Pb值 - 0.000 0.000 0.000 tc值 - 1.756 0.895 0.613 Pc值 - 0.082 0.373 0.541 td值 - 3.639 7.272 6.104 Pd值 - 0.000 0.000 0.000

综上所述,MDT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较常规的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血糖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时,需注重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及早的症状控制,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血糖因子糖尿病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