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婴儿体位固定垫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1-10 09:02李彩云练素斌牛林艳简锦丽龚琦玮张丽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床头床垫体位

李彩云 练素斌 牛林艳 简锦丽 龚琦玮 张丽霞

呼吸机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常用的重要支持技术治疗设备,但随着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也日益增高,给重症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1]。研究表明半卧位是预防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以预防VAP的发生,其循证等级为B级[2-3]。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床单位并没有确切的角度标示,所以护理人员很难准确把握这一角度,有研究通过使用床头角度仪解决了床头抬高准确性的问题[4-5]。但对于机械通气的婴幼儿,由于身长只占病床长度的1/3~1/2且体质量轻,抬高床头后容易导致患儿身体下滑,因此床头的抬高不等同于体位的抬高,需要护理人员反复协助患儿上移体位,增加护理工作量,甚至出现由于管道牵拉造成气管插管脱出,导致管路滑脱的发生[6]。为此,本科室设计新型婴儿体位固定垫,配合床头角度仪的使用,有效达到抬高体位的目的,并降低了 VAP 和管路滑脱发生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肺炎相关诊断标准;(2)使用呼吸机。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2)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选取本院2017年7月—12月的42例使用呼吸机的患儿为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6±1.57)岁;平均气管插管置管日(15.14±2.19)日,使用自制婴儿体位固定垫。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6月PICU的肺炎患儿42例为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37±1.85)岁;平均气管插管置管日(15.17±3.19)日,未应用自制婴儿体位固定垫。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呼吸机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床头抬高30°,为防止患儿滑落,脚下垫一个枕头以固定。每2小时翻身一次。

观察组将患儿放入自制的体位固定垫中,根据病情调整角度。婴儿体位固定垫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如下。(1)婴儿体位固定垫的设计与制作。①床垫的耗材及形状:制作材料为棉布、医用海绵、拉链、安全魔术贴。床垫设计为一头高一头低的三角形,从侧面看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其倾斜面的长度为垂直边的2倍,则垂直边所对应的角度为30°。这样使床垫具有一定的倾斜性,利于托起患儿。同时在床垫上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患儿头部的弧形凹槽,能让患儿颈部伸展,既能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也提高了患儿的躺卧的舒适程度。②加装托垫:将设有魔术扣的托垫设在患儿的臀部下方将患儿的臀部托住,避免患儿从床垫上下滑,将托垫与床垫设计为可拆装连接,可根据患儿的身高通过魔术扣进行调整。③加装侧垫:在床垫的两侧加装长条形的侧垫,一方面可通过调整侧垫适应患儿的体型,另一方面作为在患儿翻身或活动时一个体位固定结构,避免患儿因为好动或翻身从床垫上掉落受到伤害。(2)使用方法:将患儿放于自制婴儿体位固定垫(见图1)中间,臀部靠于托垫,头部置于凹槽内,使其气道自然开放,如果患儿身长比较长,可根据身长调整托垫的魔术扣,侧垫根据胖瘦调整,也可作为翻身时的背垫。可将自制婴儿体位固定垫放于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也可置普通儿童病床使用。

1.3 评价指标

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管路滑脱率、VAP发生率、护士摆放体位的次数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自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每份问卷回答满意的条目数7个以上即为满意。满意度=满意的问卷数/总问卷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护士摆放体位的次数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管路滑脱、VAP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自制婴儿体位固定垫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VAP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VAP发生率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疾病治疗相关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儿护士平均每班次摆放患儿体位次数比较

对照组护士平均摆放患儿体位次数为(15.30±1.34)次,观察组对照组护士平均摆放患儿体位次数为(2.50±3.19)次,两组比较t值为15.7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全科室共有护士56人,使用体位固定垫前(对照组)护士中有45人对工作持满意态度,工作满意度为80.36%,使用后(观察组)护士中有53人对工作持满意态度,工作满意度平均为94.64%,两组比较χ2值为6.7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几种常见固定体位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1)使用林嘉等[7]使用的多功能医用婴儿包被,虽然该包被在体位避免下滑方面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患儿臀部一直悬挂着,悬挂时间长,会影响下肢和臀部的组织灌注,悬挂处皮肤容易出现压疮,也不方便翻身和变换体位,对患儿舒适度不够,皮肤情况不方便观察。(2)常见的将患儿直接放于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抬高新生儿辐射抢救台的角度,在患儿的臀部放置一个软垫子,几分钟后,患儿体位因为重力问题,往下和/或往左右两侧下滑,患儿整个身体抵到新生儿辐射抢救台的下面和/或侧边直接贴着挡板,如果患儿哭闹,挡板可能被损坏,存在安全隐患。(3)将患儿置于普通儿童床,用枕头抬高患儿上半身,臀部垫一软垫,或使用电动床抬高床头,几分钟后患儿烦躁,哭闹后,患儿体位往下或往左右两侧下滑,体位固定失效。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科室不断改进婴幼儿体位固定方法,目前使用的这种自制体位固定垫,能有效固定体位,并可以根据病情要求调整抬高上半身的高度,因婴幼儿身长和体质量差异非常大,使用该体位垫可灵活调整大小,患儿舒适、安全、不下滑,能起到很好的开放气道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头部位置与VAP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8-9],本研究中有效抬高头部进行体位固定能开放气道并起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预防管路滑脱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10-11],护理安全可确保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2]。本研究应用体位固定垫有效减少管路滑脱,加强了护理安全。此外,护士队伍的稳定性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离职率就越低[13],减少护士摆放患儿的次数,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起到稳定护士队伍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自制的体位固定垫可以根据使用呼吸机患儿的情况准确抬高床头,起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并可有效减少管路滑脱率、VAP发生率,减少护士摆放患儿体位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床头床垫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瞧,床头有颗星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苹果助眠
睡不着
跟踪导练(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