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和建议研究

2020-01-11 01:26李德鹏
商业文化 2020年28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众

李德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归属于政府职能,在社会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政府一直朝向服务型方向发展与建设,对此,采取何种措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当前政府部门需要思考以及落实的问题。基于当前网络时代下,依托于互联网,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极大的提升服务效率、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以及具体建议。在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不断发展下,政府部门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改革,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在公共服务体系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属于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到了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服务于群众就业培训、帮助解决劳动关系、提供人才服务等内容,属于一线服务部门。基于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加强建设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一线群众提供良好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是紧密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服务,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可以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城市与乡镇,若想实现信息对等、共享数据,不能仅仅通过市级或者乡镇单方面管控数据,而是需要通过完善的基础服务性体系,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良好服务,在该体系数据库中,不仅需要包含就业、人才、社保等职能,还需要涉及劳动关系、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等,并需要不断更新数据,才可以为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进而为大众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平台。当今社会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加强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升群众咨询信息、业务自助办理等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政府办公效率。

加强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意义

符合政府转型要求

从以往政府管理模式看,主要屬于管制型,对社会事物、公众等方面以管制为主,相比之下,服务型政府理念,强调的是公众利益、公众需求,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服务,建设成为现代化服务型的政府。同时,政府在职能方面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公众服务;而在管理上,则树立了“以人为本”思想,尤为注重公众需求;在管理方式上,也积极采用了公开、民主管理方式,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公民需求基础上,更好的服务公众。此外,政府在沟通渠道方面也进行了改变,主要采用了公众反馈机制,使得政府的权利更好的服务于民众。因此,加强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有助于促进政府转型,成为服务于民众的政府。

较好迎合社会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大众逐步增强了对权利的意识,与此同时,在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理念作用下,推动着政府需要在社会关系、利益方面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看,我国虽然整体经济得到了提升,但由于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乡村,在经济发展方面明显落实,需要依靠政策的扶持。而通过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将多种就业信息提供给社会公众,有助于解决乡村就业,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基于网络时代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服务质量、效率,作为政府更需要提高对互联网的利用,辅助建设出更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实处,这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助推工具。依托于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政策及时向公众宣传,传递就业信息,同时也可以有效获取到大众实际的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有利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使政府能够成为服务型机构。

强化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

在服务厅或者线上办理业务,需要专业化政府人员实施服务。因此,对于基层政府人员来说,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服务意识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到服务效率以及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快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府需要提高对专业化人才建设的重视度。首先,需要加强培训政府人员服务意识,强化政府人员主动为公众做好服务的意识;其次,需要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提升政府人员业务熟悉度,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使之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最后,需要前面实施计算机网络培训。应用信息化技术操控公共服务平台,对政府人员网络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一定要求,要提升政府人员对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能力,比如,要查看公众留言、在线解答公众问题等。

加强管理基层平台经费

需要全面管理工作经费,做到专款专用,要杜绝经费不合理使用情况,比如截留、挤占等,再有,可以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成果的方式,应对经费问题。

强化信息化建设

为有效推动基层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做到一号一窗一网一卡。可以按照不同等级构建人社部门的业务联网,进而实现全省人社公共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而后,通过上级部门统一开发公共服务应用系统,促使乡村、乡镇、城市可以形成智慧政务,进而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此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服务规则,有效迎合信息化管理需求。

落实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性

1.服务场所的统一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属于网络服务平台,更是基层的站点,紧密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公共服务场所,即基层公共服务站,从而更好的为大公众提供服务。在成立服务站时,政府需要考虑到地理交通、服务对象数量、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因素,而后择优选择经济实用的场所,并全面实施公共服务。此外,还需要为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安排专门的客服人员,在线上为大众提供咨询服务。

2.管理体制的统一

为了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应当在管理体制方面做到统一。

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纳入基层市、乡镇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实行直属的统一管理,而后由市、县一级实施管理。通过此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方式,在网络作用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性,方便各级部门良好沟通。

3.工作流程和制度的统一

完善的制度以及全面流程,能够较好的保证公共服务平台顺利实施。因此,需要确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服务内容以及目标,做好跟踪回访等情况,在制度的作用与约束下,使得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为公众服务,同时也促使公众对政府行使服务监督权力。

4.工作内容的统一

首先,政府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宣传政策,依托于服务平台,将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进而为劳动者、就业人员提供需要的信息, 促使其提高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有效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其次,政府需要在该平台下为大众提供就业服务。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重要工作内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调研人力资源情况,比如大众需求、就业以及失业的情况,而后进行有效统计,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就业培训、创业服务咨询,也可以为社会更好的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最后,需要实施社会保险工作。这需要工作人员,收集基层社会保险有效数据,并为社会保险业务提供办理以及咨询服务。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下,政府需要加强对建设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视度,将其当做工作重点实施,在合理规划好基层平台建设方案基础上,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管理基层平台经费、强化信息化建设,此外,还需要统一服务场所、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和制度、工作内容等,全面推动建设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临朐县社会保险中心)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众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