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眼内炎的眼科B超检查诊断效果观察

2020-01-13 14: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腔玻璃体感染性

张 燊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感染性眼内炎是由于受到细菌或是真菌感染而导致患者的玻璃体出现感染性的炎症,是临床治疗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眼病,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尽早诊断并予以及时治疗非常关键。眼科B超检查存在无创性特征,且检查速度比较快,在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诊断中逐渐被应用[1]。本文实施分析的资料是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并开展诊断和治疗的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观察和评估将眼科B超检查应用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诊断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予以研究分析的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并开展诊断和治疗的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1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35.86±4.72)岁是其年龄平均值。分析4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因为石块击伤的患者有10例,因为使用螺丝刀而刺伤的患者有7例,因为植物刺伤的患者有4例,因为铁打而崩伤的患者有4例,因为铁丝刺伤的患者有4例,因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引起的患者有3例,因为竹签刺伤的患者有2例,因为碎玻璃刺伤的患者有2例,因为铝条刺伤的患者有2例,因为爆炸致伤的患者有2例。40例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病情况、视力明显降低、存在畏光症状或是流泪症状、存在结膜充血情况和房闪症状等。多数患者存在前房积脓现象,并且可以观察到晶体后的黄色反光的患者有12例,且其眼底均不能窥入。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仔细而认真的阅读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签字,得到医学伦理会相关人员的审核及批准通过。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都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在术前采取玻璃体穿刺开展检菌自体菌培养,按照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1.2 方法: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均采取眼科B超诊断仪开展检查,将探头频率设置成10 MHz。对40例患者实施检查的时候,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使患者的双眼轻轻闭合,在患者的眼睑部位涂上耦合剂,将探头轻放在患者的眼睑上面,采取不同角度对患者玻璃体中相关状况予以检查,并对增益实施调节或是将显示方式改变,以便于观察。操作者对患者开展检查的时候,相关操作动作需要轻缓,避免对患者的眼球产生压迫。如果患者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刺激症状,则予以适宜的表面麻醉剂药物。

2 结果

40例患者的眼科B超检查结果呈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浑浊现象,于患者的玻璃体腔中能够观察到自弱到强的呈絮样回声的一些光团,其分布缺乏均匀性,其和球壁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40例患者中,通过眼科B超诊断存在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有35例,通过眼科B超诊断存在玻璃体积血的患者有5例,眼科B超诊断感染性眼内炎的诊断准确性是87.5%(35/40)。10例患者通过眼科B超检查结果呈现,患者的玻璃体腔中,后部位置存在浑浊现象但不明显,周边位置和赤道位置存在明显浑浊现象。术中可见患者的睫状体和周边存在大量的积脓情况。患者玻璃体腔内,后部位置仅有小脓腔情况。27例患者通过B超检查结果呈现,患者的玻璃体腔内存在比较多的呈絮样的光团,且和球壁具有密切联系。术中可见患者玻璃体腔内存在大量的积脓情况,有一个或是多于一个的大脓腔现象,患者的网膜前后都能够看见有成堆的积脓情况,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出现广泛的水肿现象。

3 讨论

按照眼科B超检查能够呈现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中相关光团情况和所分布的紧密情况,还可以展示出回声的强弱情况和所累及的范围状况[2-3]。将眼科B超检查与患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进行结合,可以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开展比较准确的诊断,还能够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观察和了解。本文相关数据结果中呈现,采取眼科B超诊断感染性眼内炎的诊断准确性高达87.5%。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的玻璃体中相关光团量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密集,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广,则代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炎症程度比较严重,以上表现可以于术中进行验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采取眼科B超检查感染性眼内炎需要和玻璃体积血进行区分。发生玻璃体积血的时候,比较常见的是玻璃体出现后脱离且其范围比较广。其积血部位多处于下方或是后部,于玻璃体腔中的下方能够看到玻璃体机化膜,若发生新鲜出血,则回声会比较低,相关分布呈现均匀性且为点状,当出现感染性眼内炎的时候,玻璃体相关光团大多与球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玻璃体发生后脱离的情况并不多见,其范围存在局限性。一般炎症于玻璃体腔中分散分布,疏密度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4-5]。本文相关数据结果中展示出,5例患者采取眼科B超诊断存在玻璃体积血,和患者的术后诊断并不相同。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第一,未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史予以联系后诊断,主要是因为患者存在的外伤史情况和症状情况有助于对感染性眼内炎相关疾病的判断,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存在角膜穿通伤比较常见,其前房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多伴存前房积血现象。第二,这5例患者通过眼科B超检查都呈现玻璃体后脱离现象比较明显,有可能是与患者发生外伤之前已出现玻璃体后脱离现象有关。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眼科B超检查展示良好诊断效果,体现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体腔玻璃体感染性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转录组测序解析刺参波里氏囊腔与体腔中体腔细胞对吐脏胁迫的响应差异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