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遇见科技

2020-01-13 05:04张牧笛
中学生天地(B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双子卡梅隆阿凡达

张牧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播放《火车到站》,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100多年来,电影历经了多次伟大的变革: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现实拍摄到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影像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电影作为综合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是大势所趋。电影发展史上每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无不有赖于科技的推動。

李 安 和 1 2 0 帧 电 影

当前电影的通用格式是24帧/秒。这一标准从有声电影时代沿用至今。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高帧率在大场景特别是动态场景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真实、清晰、顺畅、平滑,尤其是在3D条件下更为明显。

继2016年推出首部120帧2D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又往前跨了一步。《双子杀手》是一部3D科幻动作片,采用了120帧和4K分辨率的技术组合,并且用CG(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指用计算机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特效动作捕捉,创造了年轻时的主角。

相比现实,观众眼中的电影世界清晰了数倍,每个画面都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观众的眼睛是可以被训练的。有了新技术的帮助,你能感受到人物的体温,你能感受到他们的脸庞发热,你能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他们的内心。”李安在解读《双子杀手》时这样说,这位66岁的老人仍在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挖掘电影的可能性。

科 技 让 电 影 成 为 ■ 真 实 的 谎 言 ”

高科技对电影制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颠覆性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怀疑和挑战。特别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进入电影领域后,电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影像记录,而是合成的虚拟物,是假想的客观现实。当观众们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化制造出来的时候,真实的标准开始动摇。高科技使得电影中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被消解,让电影成为一种“真实的谎言”。

技术的不断升级,使电影带给我们的体验也在不断地升级。2009年横空出世的《阿凡达》,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的3D视觉享受,全球27亿的票房纪录直到2019年才被《复仇者联盟4》勉强打破。当《阿凡达》热火朝天地风靡全球之时,美国RealD公司宣布要在未来10年内,让观众摘下3D眼镜,直接裸眼观看立体影像,这又将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而电影大神卡梅隆也铆足了劲儿,决心在《阿凡达2》中运用裸眼3D +120帧+激光全息等高科技技术。不断跳票的《阿凡达2》经过10多年的漫长开发,目前定档2022年12月。我们不知道卡梅隆届时又将创造怎样的电影奇观,但我们愿意抱之以希望和热忱,因为他从未让影迷失望过。

从 视 听 盛 宴 到 沉 浸 式 体 验

早在1955年,电影摄影师莫顿·海利希就在文章《电影的未来》里预言,电影将会“向观众展示全新的科技世界,使其获得全面、生动、充满活力的感官及知觉体验”。如今,这个预言正在一点一点地成为现实。

以《阿凡达》《双子杀手》为代表的新电影技术的运用,构筑了一张未来电影的宏伟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科幻电影的各种技术革新,只是为电影的第三次变革夯实基础,未来的电影将不再是单纯的二维平面艺术,而是能跟观众实时互动、给观众带来全面融入体验的立体艺术。

电影已经进入由科学技术唱主角的新美学时代。或许未来10年之内,IMAX影院将取代所有的传统影院。也或许有一天,未来观众观影甚至都不再依赖银幕,电影模拟的环境与现实世界难辨真假,大众只需购买相应的设备和电影即可,显然那就没电影院什么事了。

相对于传统的“视听盛宴”,将来的电影更有可能带来的是一种“沉浸式体验”。我们不再是坐在观众席上的旁观者,不再满足于“欣赏一个故事”,而是主动成为电影里的一分子,体验一个实时交互的虚拟世界。我们置身其中,跟电影人物直接对话,改变故事的走向和结局;我们在电影里的街巷中走来走去,触摸电影里的道具,感受轻风的温暖,闻到花草的气味,甚至通过电影切身体验类似自闭症患者对世界的感受……

我们期待着“人在家中坐,景从天上来”能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双子卡梅隆阿凡达
重返阿凡达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当“双子”遇上“金牛”
蓝斯诺占星转载之月亮双子
闭上眼睛数到十
以酯基为连接基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Ⅱ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