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是否“提标”应具体分析

2020-01-14 06:37文|贺
中国环境监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国标环境质量处理厂

文|贺 震

碧水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广为关注。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一些地方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近日,这一做法引起了质疑,甚至遭到了权威人士的批评。当然,要求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也不在少数。围绕污水处理厂排放该不该“提标”的争论,在业界是争得热火朝天。对此,应做具体分析。

提高污水处理厂行业排放标准,与位于某个特定流域或区域某些具体污水处理厂提高排放标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应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前者是国家或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会同质量监督部门(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规范程序制修订发布的国家或省级污水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省标,省标又称地标,一般情况下省标会严于国标),全国或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污水处理厂都要强制执行这一统一标准。后者是位于特定区域的具体污水处理厂在实现达到国标、省标排放的基础上,根据改善所在区域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使排放的尾水更“干净”。这类似于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

不赞成提高污水处理厂行业排放的国标,与支持地方局部提标,以及对位于某个特定区域的具体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以提高该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并行不悖。

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持既要考虑环保成效、又要考虑经济成本,二者不可只顾其一。只要环保成效,不顾及经济成本,无力支撑,无以为继,不可持续;只考虑经济成本,不讲环保成效,就会造成环境恶化,使减少经济成本变得毫无社会意义。

因此,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找准平衡点,把握环境改善的需求与经济支撑的可能,并适度超前。该花的钱,就不要心疼不要吝惜;不必要花的钱就不花。如载人航天工程中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放的标准是可以饮用,经费投入必然高。但由于是必须达到这样的处理标准,再多的投入也必要,花再多的钱也不应视为浪费。

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的环境、气候、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差异甚大,污水的水质、水量及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都不相同,提高国标,难度较大。但具体到某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市、区)、一个小流域的某一座或几座污水处理厂是否提标,应作具体分析,因情而异,因地制宜。比如,苏南地区尤其是太湖流域人口、产业密集,即使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而且,由于土地紧张,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建设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无法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或一个具体流域)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就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要知道土地是有产出的,当同样的土地面积用于其他方面的产出,高于作为湿地的产出,而且这个高出部分足以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维持运行的投入时,这个地方的决策者,毫无疑问地会选择提标改造。因为,这时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不但没有造成浪费,反而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同时,还应注意到,污水处理技术是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提高排放标准,正是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当一种新技术成熟与推广,大面积使用后,经费投入也会降下来。

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产业密集度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充裕的土地可以用来建设污水处理的“绿色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净化功能,该建的污水处理厂建起来,该收集的污水收集起来,做到达标排放即可实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则不应赶时髦跟风提标。否则,一来浪费了当地可以建设“绿色系统”的资源和自然净化能力;二来当地经济承受不了提标改造和后续运行的费用,造成不可持续、建了不用的状况,进而导致投入的浪费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污水排放标准的高低是相对的,一般来说达标排放的尾水仍然是污水,如果排放标准过低,对一企一地而言污水排放指标符合标准,但是,大量的“合格污水”集合起来仍然会污染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前些年,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就有这样的教训,而提标之后,水环境则得到明显改善。因此,不能不加区别地一概反对或赞成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必要、可行的提标,应当支持;“过度”的、造成浪费的提标,则要谨慎。但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小流域、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是否“过度”了,则需做具体分析。

猜你喜欢
国标环境质量处理厂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地铁环境质量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乏燃料后处理厂建应提上日程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某污水处理厂一体化综合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