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2020-01-15 13:19张爱琴
教师·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集体备课优化设计

张爱琴

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做好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优化设计工作,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集体备课下的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应力求体现“三性”:一是尊重差异,注意层次性;二是形式多样,讲究趣味性;三是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性。

关键词:集体备课;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3-0025-0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信息通道。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因此备课组要精心设计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语文校本作业;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设计新颖多样的语文校本作业,使语文校本作业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又一个舞台。鉴于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和说明,希望能够为当前集体备课下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和建议。

一、尊重差异,注意层次性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学生基础、能力、习惯、性格、兴趣各不同,面对传统的“一刀切”作业,难度大的学困生受不了,难度小的优等生吃不饱。因而集体备课组在进行校本作业优化设计时,一定要面向整个年级的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按目标分层

(1)目标一致。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 ,对同一问题的作业设计要有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其中基础题A、B、C三类学生都要完成(A类为优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潜能生),提高题A、B类学生必须完成,C类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拓展题A类学生必须完成,B类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这样设计即让不同学生“吃得饱”,又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如《田忌赛马》一课,备课组根据课时目标与不同学生的能力设计以下三个层次作业:

出示词语:“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得意扬扬 、目瞪口呆”。A.摘抄这些词语,查字典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用这些词语各写一句话。

B.如果你在现场,你会用什么办法赢第二场比赛?请用上述四个词语改写第二场比赛。

C.用所给的四个词语编写一段完整的话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

在此项作业中,完成A作业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完成B作业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累并运用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完成C作业的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这样的分层设计,作业梯度明显,一层比一层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一层比一层更具挑战性,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当然,教师在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积极发现学困生、中等生作业中的闪光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优等生要高標准、严要求,使其做到好上加好。

(2)目标不一致。教师设计校本作业时可以设计不同目标的作业,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可以这样设计:

A.请你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B.你认为“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C.仔细观察你同桌课间的活动场景,用上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同桌的性格特点。

第一题要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侧重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第二题重在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初步的评判意识与审美能力。第三题是通过写法迁移,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这样设计,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强化。

(二)按特长分层

教师设计作业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分层,以此激发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才干,培养其语文能力。例如,在《找春天》一课中,备课组围绕“我眼中的春天”给学生设计几项不同的作业来让学生自由选择。

一是读春天: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

二是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三是写春天:写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四是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五是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这样设计作业,让学生的听记表达力、言语创造力、阅读理解力等素养得到提升,获得了丰富的体验。

二、形式多样,讲究趣味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小”“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总觉得作业多、收益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对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力求形式新颖,让学生耳、鼻、口、手、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作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乐于下手,勇于下手。

(一)画一画,画出语文味

画画是多数学生的兴趣所在,将语文与美术整合起来,给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让枯燥乏味的作业变得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动力。如《荷叶圆圆》一课这样设计:请学生根据课文句子——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展开想象作画:还有谁喜欢荷叶?他在这里干什么?他会说什么?

你喜欢荷叶吗?来当当小画家、小作家吧!

1.我是小画家。(用你的画笔在上面大展手脚吧!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呢?)

2.当回小作家。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说:“荷叶是我的                                 。”

()                                        。

这样设计,学生既感受到了荷叶之美,又感悟到了语言文字之美。图文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直观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火花碰撞。让学生动手画画,为第2小题仿写句子打基础,这种以读带写、以画促写的方式,适合低年级学生。

(二)演一演,演出新思维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在读中悟,对学生来说乏味无趣。角色扮演的作业形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其对课文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使其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先让学生观看《草船借箭》相关影视短片,让学生对本篇文章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随后,让学生尝试着去缩写故事,并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缩写后的故事进行一次具体的角色饰演。如此把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丰富精彩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既让学生在完成作業的过程中对故事当中的人物、语言等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又让学生在角色饰演的过程中培育了审美情趣,发展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做一做,做出真体验

陶行知认为“教一切,学一切都要以‘做为基础”。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真知,在“做中学”,“做中乐”。如《祖父的园子》一课,可让学生到乡下田洼里去拔草、播种、浇水或者捉蜻蜓、捉蝴蝶……体会一下作者童年的快乐!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乐的事,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校本作业优化设计也要注重语文的实践性,教师在对文本资源做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要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设计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如《我喜欢的小动物》一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设计如下实践活动:

(一)考察市场,购买小动物。

(二)亲密接触,饲养小动物。

(三)用心体验,观察小动物。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份“饲养须知”,写好观察日记。

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还能培养与人合作、搜集信息、学以致用等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校本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做好校本作业的优化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踊跃性,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在优化和设计校本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切实提高校本作业优化设计的成效,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时,既要革新自身的思维理念,运用各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和策略来开展作业设计,从而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真正汲取和巩固语文知识,又要多去关注学生,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得全.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J].教育革新,2017(11):55.

[2]汤丽莹.层层设计 层层提高——浅谈小学语文的作业分层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2):10-12.

[3]邓丽越.因人而“异” 寓练于“趣”——对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12):18-20.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集体备课优化设计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