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研究进展及启示

2020-01-16 00:32周敏吴建军史路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依从性问卷老年人

周敏 吴建军 史路平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国家统计局显示2016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31亿,占总人口的16.7%,较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老年人占比提高3.44%〔1〕。老龄化进程越来越严峻,维护老年人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又促进了老年人对高品质晚年生活的需求,带动了老年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产业的发展〔2〕。“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3〕。中国政府网于2017年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并推进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4〕。

因此,伴随人口老龄化及“互联网+”行动战略的深入推进,打造智慧型、居家型养老等新生态养老服务将成为必然。同时,也对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HIL)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在“互联网+”宏观时代背景下,老年人HIL研究现状,以期为促进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提供建议,从而助力老年人HIL的提升。

1 HIL的定义

HIL的概念起源于对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5〕的深入研究。1974年Simonds〔6〕首次提出了“健康素养”一词。2003年,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LA)融合了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的概念,第一次提出HIL的概念〔7〕:“HIL是指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鉴别可能的健康信息来源并使用它们检索相关信息;评估健康信息的质量及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可用性;分析、理解和使用信息做出好的健康决策的一系列能力”。国外学者Anna等〔8〕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健康素养、信息素养、HIL的意义及含义,强调HIL的培养应强化信息获取的技巧和能力、优化信息获得途径。概括来讲,HIL包括需求意识、获取能力、评价效果及利用能力4个维度。

在人口老龄化及智能养老的社会背景下,国内研究者在健康素养〔9,10〕研究基础上,也对HIL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1〕。王辅之等〔12〕认为“健康素养”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对健康信息、知识或服务的理解、运用和决议能力,是“信息素养”概念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衍生。李琳等〔13〕认为HIL不仅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而应综合知识、理解、评价和应用为一体。

本研究中,老年人HIL指老年人能根据自我身体健康状况自行选择合适的网络搜索工具、查阅纸质书籍报刊、药品说明书等获取有关疾病知识、预防保健及护理康复等方面的健康信息,并能对其进行评价、评估健康信息的质量及可靠性,进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自身健康状态的能力和素养。

2 测评工具的应用

由于国内在HIL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测评工具还不够全面准确。测评工具的应用有以国家标准出发的,也有研究者自行研制的;运用的人群有普适性和特异性。

2.1不同层面上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14〕运用较多,此问卷主要通过考查居民获得医药卫生信息、解读媒体健康信息、理解药品说明书、懂得医学科普文章等方面的素养,居民HIL水平指该调查问卷得分≥80分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王刚等〔15〕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关于HIL题目的基础上,借助阿莫西林说明书和体重指数使用说明书考察居民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但此测评工具内容较单一,不能全面、客观测评HIL水平。王辅之等〔16〕研制了信效度较好的《中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已被应用于多种研究,其问卷依据HIL理论,包含健康信息意识、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评价、健康信息应用和健康信息道德5个维度共29个条目,以60分衡定调查对象的HIL水平的高低。此问卷应用价值较高,可较全面评估居民的HIL,但缺点是自评量表。

2.2不同健康状况上 随着HIL研究的深入性,量表的特异性也逐渐凸显。有学者针对特异性人群,如糖尿病人群开展了HIL评估。如聂雪琼等〔17〕借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中国公众糖尿病防治素养调查问卷》,自行设置了《健康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欧光忠等〔18〕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了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HIL评价量表。总体来看,量表的特异性较高,更有益于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HIL,进而实施较为特异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总体来看,以上量表对HIL的整体理解和运用均存在一定欠缺,应结合自评和他评的评估方法,在项目内容上应充分展现HIL的含义,在评价标准上应统一HIL水平的高低(60分还是80分以上为高素养水平)。因此,这也需要国内学者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尽快研制专门的HIL量表,建立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信息化建设的时代特点,开发符合信息化、同质化的量表,以客观调查全国居民的HIL现状。

3 老年人HIL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3.1人口学资料等影响因素 罗丹等〔19〕在安徽省农村社区开展针对45~60岁居民HIL的现状调查,研究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是居民HIL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有研究者〔20〕发现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社区老年人,HIL差距很大。除以上影响因素外,城市生活人群其HIL高于农村人口〔21〕。Arcury等〔22〕通过调查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现53%的老年人使用网络,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宗教、教育、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拥有的电子设备、健康信息来源、医疗决策等。Venkata等〔23〕检索了2004~2014年的文献报道,对老年人HIL进行系统性评价,研究显示老年人借助互联网进行健康信息检索的数量逐年增长。其寻求健康信息的行为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影响,并建议开展干预性研究提升老年人的HIL。

因此,研究者应重点关注相对弱势老年人群,积极改善老年人利用健康信息提升健康状况的能力,全面实施HIL提升工作,着重关注文化程度低、家庭年收入少、社会支持较低和年龄偏高的居民。

3.2自我管理依从性等相关性研究 国外研究〔24,25〕表明个人HIL的高低对改善健康状况有重大意义,并对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影响,引发学者和各国政府对健康信息素养的密切关注。Bas等〔26〕针对1 052名7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了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水平低下将导致健康水平下降及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越低,健康素养水平越差,且这一相关性在中高教育水平的老年人身上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尽早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对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尤为重要。Ostini等〔27〕借助Meta分析探讨了健康素养与依从性的关系,发现健康素养和依从性并非呈线性关系,而是U形关系,即低水平和高水平的健康素养,其依从性均差,而中等水平健康素养者,依从性最好。

国内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整体偏低,且慢性病患者患病年限(>10年)在健康信息意识、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20〕。因此,老年人健康自身健康状况也是HIL的重要关注方面。此外,随着国内外研究深入,发现HIL与移动信息技术〔28〕、网络媒介素养教育〔29〕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研究者应密切关注HIL的相关性研究,充分发挥老年人在“互联网+”浪潮下的自主性、依从性。此外,还应把老年人HIL水平作为医疗决策者和软件开发者的重要考虑因素。

老年人HIL水平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研究老年人群信息需求、提高老年人群HIL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课题,也是积极贯彻“互联网+”思维在老年护理的重要举措。目前研究多集中于调查性研究,启示研究者应开展针对老年人HIL影响因素的干预性研究,丰富其研究框架,助力老年人HIL的提高。

猜你喜欢
依从性问卷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问卷网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