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财务人员素质提升

2020-01-19 05:22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6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素质

高校财务部门是高等教育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本职能部门,要管理好、运行好财务工作,并执行好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经济制度、法律法规,财务部门任务是艰巨的,担当的责任是重大的。同时,随着当今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会计政策不断演变,新的会计准则、理论、业务不断涌现,必须有一支具有良好道德、敬业精神、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队伍,高校财务队伍的素质决定着高校财务部门行使其职能的水平。因此,着手于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人员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空前扩大,各项经费收入明显增加,但是现有的财政收入往往不足以支撑高校的全部开支。在高校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银行信贷资金、对外合作办学项目、国有资产盘活等其他融资方式,业务方面也涉及长期和短期贷款,利润分配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会计业务。另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广泛应用会计信息化的前提下向更加智能化发展,这对于仅有原基础知识的财务人员来说无非是巨大的挑战。唯有持续学习和接收新知识,我们才能顺应并紧跟时代的发展节奏。总之,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导致了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论知识较为陈旧,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对法律、信息化、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仅专注于日常会计核算研究,这极大地限制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财经制度、会计准则变化较快,使得财务人员以往学习到的财务知识往往滞后于高校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主动性不强,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升。高校财务部门各年龄层级跨度较大,存在年龄断档的现象,并且内部缺少高水平的财务人才。高校也有相当数量的财务人员是经过正规学习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财会类硕士研究生,但其中一些人对现状感到满意,不专注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导致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要求。

(三)法律意识淡薄。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特点要求财务人员要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有些财务人员没有认真研究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严格的自律,法律意识薄弱,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很弱。个别财务人员甚至违反了财经法规、伪造账目、挪用专项资金、虚增会计账目等,无视国家法律,最终走向深渊。

(四)缺乏服务意识,存在官僚作风。高校财务部是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有效运作和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然而,由于高校财务人员长期处于繁忙的工作压力下以及高校教师对于财务人员的不理解,可能会导致双方无法进行平等对话与相互支持。高校财务部门仍然存在缺乏服务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窗口服务理念淡薄,习惯于占据主导地位,工作态度上冷漠和机械化工作,当教职员工对政策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耐心的沟通与解释。

三、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对策

(一)交叉学科学习,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结构。虽然财务是一个非常具有技术性的专业,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只需要搞好本专业。高校财务人员也必须加强财务以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经济学、法律、审计、管理和控制及信息化等,特别是要掌握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的操作。财务人员还应勤奋地撰写与日常经济业务有关的论文,参与财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且结合现实,认真研究分析实际问题,着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

(二)强制学习和主动学习相结合,多种方式学习,提升综合业务素质。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人员学习意愿较为被动,因此,继续教育对高校会计人员非常重要,要求每一位财务人员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采取强制性学习与主动学习结合,强制性学习主要包括财政部门组织的财务人员的每年继续教育,要求能够认真细致地学习,而不是蜻蜓点水。主动学习主要包括激励性学习以及自主考取相关职业证书的学习过程,每年应通过组织讲座、培训、考试等活动,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学时或者鼓励考取相关会计相关证书等,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未通过考核的个人不得参加评优评先。另外应该有计划地、适时地为高校财务人员队伍招聘新的人才,保证各年龄梯队人才建设。

(三)强化法制观念,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宏观意识、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的底线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高校财务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以及办学特点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制定适宜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行之有效的指导财务人员的工作。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财务工作,以如实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并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合法、准确和及时的。

(四)树立积极的服务意识,提升职业道德。主要从几个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一是主动服务。对来办理业务的教职员工能够亲切的问候和热情的接待,我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虚心接受充分考虑,耐心回答老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二是实行限时服务。高校财务部门要根据单位业务量的大小制定切实可行的限时办结措施,提高高校师生对财务部门的满意度,从而化解双方矛盾,让财务人员更有获得感。三是尊重他人。在工作中要尊重师生、真诚相待、礼貌待人、态度亲和、语气婉转。简而言之,让服务意识在每个工作流程中得到体现,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努力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工作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顺应这一变化高校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高校会计人员只有积极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整体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符合高校发展要求,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素质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