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0-01-19 06:20宋咏梅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学研双创校企

宋咏梅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部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 西安710054)

产学研深度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趋势,是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多种不同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含专业化能力、职业化素养及专业研究能力等,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以此促进学生成为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彰显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深思的有效性。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重视产学研教育的开展,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全面化、综合化发展提供平台,进而增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一、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价值

(一) 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从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开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重视学生理论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误区,使学生空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效度不足,这必将影响到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而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旅游管理产学研教学的开展,能够优化传统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含教育内容、方法、模式等,立足于专业教育形式,推进专业理论与实践融合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领,使学生不仅掌握丰富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更具有超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从而从容面对社会发展需要。例如:基于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多角度、多层面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融合性教育,实现旅游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二)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对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借助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双创教育更好地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高端化的趋势,对旅游管理人才综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旅游管理人才不仅应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化能力,更要具有职业化素养,包含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以此才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高校是专门人才培养的重地,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要,调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三) 促进学生良好就业

当前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学生,而在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下培养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破解就业难的困局。在以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重视学生专业化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找到对口的工作。但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瞬息万变,如果旅游教育固守成规,不能够随着产业变化而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够更好地就业。而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中,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的开展,推进企业与学校专业的对接,学校教育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课程,使学生学习到时效性强的课程知识。与此同时,通过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融入到企业一线,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运用平台,加强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运用中思考问题,达到知识活学活用效度,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原则

(一) 一个中心原则

产学研深度合作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开展,始终要以“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此,学校立足于旅游管理专业形式,根据其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以一个中心原则促进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此彰显旅游管理产学研教育开展的有效性。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学开展中,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本着一切为学生发展原则,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优化教育教学体系与培养路径,打造优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进而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案。

(二) 主体参与原则

产学研深度合作下,旅游管理专业双创教育的开展,需要学生主体参与到其中,以此才能够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度,实现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通过加强针对性引领,才能够使教育活动有所成效、有所成就。因此,学校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需要遵从主体参与原则,明确学生为参与主体,根据学生主体性,开展旅游管理教育教学。

(三) 理论与实践融合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的开展,不同于其他教育模式,需要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融合性,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为切入口,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打造双创教育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不仅能够学习到有效的理论知识,更能够学习到实践本领与技能。因此,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需要遵从理论与实践融合原则,推进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对接,进而实现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开展的有效性。

三、产学研深度合作下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一) 发挥政府引领功能,完善合作机制

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的开展,应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借助学校教育路径及企业生产模式,进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度,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实施模式。针对当前校企合作形势来看,双方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可以在以往校企合作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在此背景下,需要政府发挥其功能,对校企双方引领,并且借助宣传活动和初步的合作,提升校企合作的认知度,让校企能够充分认知到产学研深度合作对校企双方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并积极主动地融入深度合作之中。首先,政府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中,可以提前调查校企双方参与到产学研深度合作中的意愿,知晓双方发展诉求,通过开办会议、联合攻关等模式,加强校企双方交流,尽可能地满足双方诉求,并且在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增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性。其次,政府鼓励企业与学校一同构建产学研教育方案,并且融入到其中,给予一定见解,明确校企双方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诸如:学校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企业应无偿为实习生、在校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融入一线,推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最后,政府加强资金、人力的投入,促进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

(二) 丰富专业理论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在旅游管理培养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过程中,依托于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需要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涉猎多领域课程知识,强化理论素养,提升实践能力,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首先,针对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导向,将企业实际工作模式、内容引入到其中,创设情境,以此丰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其次,针对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度、多形式融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与意识,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双创教育的成效。最后,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导向开展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重视学生综合性发展,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更能够从中知晓其他学科知识,诸如经济学、艺术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心理韧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模式。

(三)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合作交流

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需要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合作提供交流、实践平台,以此增强合作的有效性。科研平台的建设,涵盖线上与线下平台的建设,首先,线下平台的建设,立足于旅游管理专业,加强科研基地的构建,为学生专业研究提供平台,使学生在研究实践中,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其次,线上科研平台的建设,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建立科研园地开展线上科研教育活动。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引领学生融入到科研中,加强学科研究,增强自身对学科的深入认知;另一方面,网络科研平台能够为校企双方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企业引领效度,实现企业引领学校教育模式。

(四) 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跨界型”优秀团队

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促进跨界合作的优秀教师团队的打造,使跨界教师发挥综合教育效度,推进旅游管理产学研教育的开展,以此培养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借助产学研教育模式,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训,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自身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活动,进而增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研究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优化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形式的需要,更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因此,学校应重视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教育的开展,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下,立足于学生发展趋势,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促进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兵能将。

猜你喜欢
产学研双创校企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